准备
同时,对弟弟妹妹们更严格了,每天都要往山上跑个来回,射箭更是每天都要练到手都抬不起来。吃食就更好了。 还是不放心,又到了铁匠铺询问可有小孩子容易用的武器。铁匠铺老板说:“倒是有一种,不过一次只能放三箭。放完就要重新装填。而且射程近,必须近身。” “那有样品吗?可以看看吗?” “可以,这是有人在这订的,还没有取走。你看看。” 只见老板拿了一个像是圆盒状的小匣子在手中。 “你看,这是袖珍弩,能连放三箭,要是不注意,杀伤力不容小觑。而且是绑在胳膊上,有衣服盖着,能出其不意。” “只不过只能发三箭,就要重新上弦。也就是打个措手不及吧。” “这个也贵,一个就要3两银子呢。这还是人自己拿的图出来做的。做的很精细麻烦又耗费时间。而且我们铁匠铺是买了这个图才能做的。所以不能便宜。” “那行吧,我要十个。我还要二把偏小一点的红缨枪头。一把稍小些的大刀。”你看我这么一大笔单。你送我几把匕首呗。 铁匠师傅想了想,算了一下,说道:“”行吧,这确实是个大单,弩30两,枪头本来是3两,大刀是8两,但你都要小一点,我就一共收你42两,另外再送你2把匕首。” “不行,送我4把吧。我们不够分啊。要不这样吧,我再加一两,你给我5把怎么样。” “哦,还有弓箭要给我打三把比成年人稍小些的。” “可以,一把算你八两,要加箭吗?当然要的,五十支是一两。” “好吧。一共算你七十两好了,除了匕首,我还给你送个小铁锅,烧水炒菜熬粥都刚刚的。” 这一单都能管二个月了。怎么可能不做呢。 约定好时间,娉婷留下定金,拿了签子就回去了。 又过了一个月,就下了一场小雨,连地皮都没有打湿。村里人都在忙着浇水,河水也渐渐的变浅了很多。娉婷一方面在查缺补漏,一方面也在积极的挖野菜。 要是太脱离了,她们几个孩子是绝对没有活路的。必须跟紧大部队。一方面更是督促弟弟妹妹锻炼身体。要是真的要跑的时候,免得跑不动。 柱子回来的时候,娉婷也让柱子多买粮食。这次是柱子结婚后第一次过来。 柱子租了一辆车,赶着天黑给他们带来了各种粮食,大概有二三百斤。还有一些红薯干、肉干、芝麻糊之类的干粮。也有四五十斤。 娉婷看到这些,说道:“柱子哥,我们都买过了,就在地窖里面,你拿回家去吧。” “家里我都送过去了。这是特地给你们买的。粮食多怕什么,就怕没有。你们不知道饿肚子的滋味,饿急了眼是什么都能干出来的。千万不要大意。” “好吧,那这嫂子知道吗?” “知道,要是不知道,我哪里来的银钱买呢。” “那柱子哥你没吃饭吧,你洗洗手坐一会,饭一会就得。刚好还剩点菜。” 娉婷来到厨房,舀了一碗红烧肉,又做了一碗米饭。做了一个蛋汤。一会就端过去了。 第二天,柱子就要去上工了,临走之前,娉婷拿了两个袖珍弩过来,告诉柱子该怎么样用。 然后说道:“也不知道以后是什么样子。要是乱了,拿着这个防身吧,你和嫂子一人一个。” “绑在胳膊上面,能让人防不胜防。这上面的我都放了迷药,只要划破皮就有用。又拿出一个小瓶,这里面就装着那个迷药。小心点,自己不小心碰到也会晕。” “这个只能放三箭,放完就要重新上弦。放的时候一定要瞄准了。要近身放,不然浪费了就危险了。” 柱子没有说什么,只叫她们安心过日子,不要再到后山去采药了。越是年成不好,山上就越危险。 她们几个就都在家里加紧练习。一行六个孩子早上绕村跑一圈,然后回来蹲马步。再练习剑术。 吃过早饭再背书,写字。然后再练习射箭,两小就练习弹弓。 下午,休息一会。就去学习。各忙各的。每天都忙的团团转。 后山的树木也是日渐枯黄。娉婷隔三差五就去趟县里或者是镇上。现在的东西价格都有所上涨。大米本来卖7文一斤,现在是10文一斤了。粟米也涨到5文一斤了。 娉婷是看到什么都会买点,都不买多。十几二十斤的样子,不打眼,不惹人怀疑。就是平时采买的样子。 今天娉婷到肉摊,看到肉还剩下大半片。奇怪道:“今天怎么还有这么多呢。” 老板苦着脸到:“猪肉涨钱了呀,不涨我要亏死的。今年这天看着就不正常,人都去买米粮了,哪还舍得吃肉呢。” 娉婷想了想说道:“那要是我把这些包圆了,你能便宜多少。” “真的。” 老板惊喜道:“要是你能包圆,现在是二十二文,我二十文给你。你看剩的这些猪头猪脚的我都送给你。” 好的,一斤便宜了二文钱。娉婷就都要了,一共是一百三十五斤多,老板就按一百三十五斤算。 娉婷让老板把肉都给砍好,一斤左右一条,骨头也敲碎了,老板还送了一个竹筐。 娉婷又看到街上还有卖鸡的,也给买了下来。 回到家,娉婷只拿了二三斤肉出来,加上一个猪头和骨头。又拿了一只鸡出来炖汤。 娉婷这阵子就不停的在厨房忙活。一口一个的肉丸子就做了二三十斤肉。把骨头都做成了汤。下了面条子,攒了满满一大桶。 剩下的肉就各种花式做法。满满的做了二桶。就这还不放心。又去买了两个大缸。装了满满的二大缸水。 天越发的干了,河水已经露出了河床。尽管村里人日夜不停的浇水,可庄稼还是肉眼可见的枯了。 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萎靡了。有好些有远见的人家都已经早就在节约粮食了。有的人家一天都只吃二顿了。还都是稀的。 天越发热了,太阳炙烤着大地。再不下雨,可能吃水都难了。要不是村头有二口老井。那是当年建村时,将军下的令挖的深井。不然连人吃水都难了。 现在村里白天都不见人。只有黄昏时有人挑水,打柴的。白天太热了,能躺着就不动,省点力气好省口粮食。 村里的气氛很凝滞。娉婷几人也不跑村里了,几人就在家里锻炼。家里的井挖的很深,所以还能打上来水。暂时还是能保后院的粮食。 娉婷把家里的鸡隔两天杀一只。有时红烧,有时炖汤。等人都要控制吃食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吃的喂鸡。 娉婷就留了七八只鸡下来留着下蛋。这样子,也不多。村里也还是有舍不得杀了的。农家就靠着养点鸡下点蛋,好换点油盐的。 玉安跟着贾大夫也学的有模有样的了。一些风寒风热拉肚子的小毛病也能看了。就是针炙还不行。都不如娉婷学的好。也许是岁数小,手不稳。 娉婷常常让玉安送点好菜过去。贾大夫看几个孩子也很怜惜,这几年处的很不错,娉婷要是请教什么,贾大夫都会耐心讲解。不然,娉婷也不会进步这么快。 等到秋收时,村里一阵忙碌,发现产量减产了五成还多。一亩地只收上来一百三四十斤。这个交完税根本不够吃,田少的人家,撑死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