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归梦到家乡
大人去改造尚且能忍耐,最可怜的是这样懵懂的少男少女去了一无所知的农村。陈庆春和表弟陈有道也是懵懵懂懂的,还是在农村多年的叔父陈静轩有经验,先给他们带来了被褥和衣食,并且趁着无人的夜色给队长、村长送来龙潭村最好的毛尖和野味。两个孩子还好,在陈静轩几十斤的明前茶叶的输送下被分到了轻松的活计,去茶场去种茶。
兄弟俩与茶山的缘分就此开启,他们在秋天搬进了山里,年轻的孩子们被交代得抓紧在天冷之前自己砍树和泥简单搭建一个生活用房,不然冬天来了有他们受的。等到简易的房子搭建好之后,一群人就开始了扎根在了山里,每天在12000多亩山地的路上来来回回采籽、种茶之路。每天天蒙蒙亮去山上采摘老树茶籽,一粒一粒埋进土地。在山上几乎什么事都得自己做,另外还要开垦,除草,种粮食,还经常要面对的是被村民嘲笑“啥也不懂的城里娃”。荒山野地,无路无桥,无水无电,搭房、铺路、打井、修渠,庆春和弟弟有道和很多懵懂无知的年轻人一样像一个野人,不知疲倦。春夏秋冬一直在不停的耕种劳作,等茶籽发芽,除草、松土、采茶、修剪、开垦、补种,再等待发芽,周而复始。一群人离别了父母的怀抱,再也没有能撒娇和倾诉的地方,每天夜里躺在有些冰冷潮湿的床上,庆春和表弟有道都能听见很多人在哭,有道也会哭,但是每当这个时候庆春都会轻声的安慰弟弟“忍耐”和“等待”,他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一定要等到雨过天晴的那一天,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是自己一定会好好照顾弟弟,和弟弟一起期待光明。
庆春和有道遇见过压垮房屋的暴风雪,无数个冰冷难耐的不眠夜,结冰的冬天踉踉跄跄去打水,暴风雨的天气颤颤巍巍去做饭,风霜雨雪是四季常态,可对于这群独居需要自力更生的年轻人看来每一次雨雪风霜都是对他们身体和心灵的考验,寒冷和饥饿时时刻刻萦绕着他们,盘旋着他们的青春。所幸万亩茶园从无到有,他们亲眼看到茶籽变成茶苗再长成了茶树,手里的一杯茶也愈发浓厚与香醇。慢慢的一群人也渐渐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种稻、种菜、养狗,庆春在山林间发现了许多美味的的蔬果,于是偷偷地把他们培育种在了菜园里。经过一群人多年的努力,山上油、米、菜已实现了自给自足。除了需要定期需要买盐,每到春秋,还有大量丰收的水果可以犒劳他们辛勤的劳作。他们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雪皑皑的冬天,一群人就着红艳艳的柴火,烤上糍粑,红薯,再用瓷缸煮上一杯杯信阳老旱茶。爽气怡人的茶汤激荡着一群围火畅谈的年轻心灵,时间的沉淀,让他们褪去了青涩和莽撞,他们开始沉思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也开始反思那些年破除“四旧”、抄家、打人、砸物的行为是否正确?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这些事情是否合理?当时那些被打倒的人真的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吗?自己当年到处揪斗学校领导和教育自己的教师真的应该吗?一个个疑虑也在这群当年活跃的□□中悄然生起。可是时间不会告诉他们答案,他们只能在日复一日中寂寞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