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换亲之读书郎与猎户妻
闻言,宋元修再不敢有异议,说到底,他也希望能参加一次。 事情看似就这般过去,实则不然,宋家在村中枝繁叶茂,权势也极大,他跟身为村长的本家二叔打了个招呼,阮家在村子里的事情突然就备受排挤。 阮母知道为何,心情愈发烦躁,连大女儿的温柔小意也听不进去。 “大娘,你说的铁家小子什么时候发财啊?” “娘,那不是发财,那是当大官了。”阮大娘不满,当官和有钱,那可是天壤之别。 “那到底什么时候当官?” 这点阮大娘倒是记得很清楚,“很快的,一年后他既就会去参军,一点点升上去,那时候家中就不缺银钱了。” “还要那么长时间啊。”阮母皱眉,总觉得还很遥远。 “哪里久了,到时候小弟刚好到了娶亲的年纪,家中不缺银钱,也能说个好亲事。” 说到小儿子,阮母的烦躁顿消,罢,如今受些苦,就当为平安积福吧,等日后女婿当官,一个宋家算得了什么。 只阮柔在家中的日子越发不好过起来,她如今受限于村中,连稍远些的镇上都去不了,更遑论更大的城市。 而在村中寻找一个过得去的未来夫婿更不是件简单事儿,她倒不是嫌弃人只是个农夫,可若脑子不够用,一辈子都只能当个农夫,她却也是看不上眼的。 村中倒也有几户读书人家的后生,可惜,不用想都知道人家看不上自己。 阮柔那就一个愁啊,在阮家她不能靠做绣活赚钱,更不能真把人惹生气了,否则自己这小身板可敌不过阮家诸人。 无奈,最后她还是将主意打到宋家那小子身上,谁叫他还有点培养价值,又跟她沾得上边的呢。 上次,经过全家的劝说,宋元修总算下定主意下场一试,县试近在眼前,他每日用工苦读,很快将阮家一摊子扔在了脑后。 阮柔算盘打得噼啪响,按阮大娘子所言,宋元修参加县试遇上倒春寒,二月天突下鹅毛大雪,在科考的棚子里待得头晕眼花,卷子压根没做完,竟连个童生都没能混上。 说来说去,还是身子骨太虚了,那些科考的场地最是简陋不过,还曾有人大言不惭拿些“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鬼话来糊弄,每年不知害死多少学子。 可惜,这也不是如今她能决定的事,她能做的,不过提醒宋家小子注意锻炼身体,别真的倒在考场内。 仔细一算,如今十月,阮大娘子与铁勇的婚事定在腊月,县试在二月,最多不过四个月,说不定她就可以顺利摆脱阮家。 这次,她不打算直接跟宋元修说,而是跟宋母提醒一声,毕竟书呆子的婚事还是得由宋母做主。 于是,一日,宋母出门去地里干活,阮柔终于寻找机会,有意无意跟她攀谈几句,最后更是说了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听得宋母稀里糊涂,没待问明白,人就消失不见。 “莫不是还打着元修的主意吧。”宋母回家跟宋父如是道。 “二娘亲口说,听说每年都有学子因为身体不行,倒在考场上?” “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怨上咱们元修,故意咒他呢。”宋母还是有些不满的,上了年纪的人最忌讳这些生呀死的。 “应当不是。那孩子心性还行,”宋父忖度,“这些话不能顺着听,要反过来。” “反着来?” 宋父不知何时已经在原地踱起了步,良久,他一拍手,“是不是提醒咱们,科举要重视身体才行。” “?”宋母满脑袋疑惑,不知宋父怎么就突然想到了这方面,“你想太多了吧,她一个小丫头知道啥。” “应该就是这样了。”宋父十分笃定,“即使不是,让元修身体好一点也不是坏事。” “你的意思是?” “他前几天不是闹着要下地吗,刚好让他去,干点农活就知道读书的好,也能锻炼下身体,他那身子我看是有点虚。” “至于吗,不行我给他炖两只鸡补补。”宋母有些不乐意,上面四个五大粗的儿子,就连女儿性子也十分剽悍,好不容易最下面一双儿女长得白白净净,叫人瞧了就心生欢喜。 “照我说的做,总没坏处,正好也让他歇歇眼睛,最近天天从早读到晚,别熬坏了身子。” 闻言,阮母不再反对,她也心疼儿子呢,遂道:“行,正好地里活不重。” 宋父宋母二人言两句将事情定下,到宋元修跟前,就是已经做好的决定。 “老六,从明天起,每天上午你跟你大哥他们一起下地,干满一个时辰在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宋元修本人,便是连家中其他人都震惊了。 宋大哥最是维护小弟,当即反驳:“爹,小弟在家读书就行了,下地的活用不着他。” “就是就是。”上次被婆母怀疑,宋大嫂这次连忙出声。 随后,二房、房、四房跟捅了蜜蜂窝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个没完,吵得人脑袋疼。 “行了。”宋父厉喝一声,看向小儿子,“元修,你愿意吗?” 宋元修只是有些诧异和奇怪,倒并没什么不乐意的,当即点头,“爹,我愿意的。” “那事情就这样定了,你们小弟不怎么会干农活,你们多带带。” 说着赶紧溜了,家里孩子多有多的好,下地干活个个一把好手,可吵起来也叫人受不了。 十月的天,其实地里已经没什么活计,小麦已经下了地,菜地里也播上了新种子,最后竟然只有除草和浇水的活计。 大房、二房、房六个人,十二只眼睛,齐齐盯着被围在中间的小弟,思考他到底能干什么。 除草要挥拳头,浇水更是要从远处的水渠里担水,怎么都不是小弟能干得动的。 宋元修顿觉尴尬,主动请缨,“大哥,我去锄草吧。” 宋家大哥想了想,“也行,干不动就歇歇,这么多人呢,不差你一个。” 家中拢共只有两把锄头,水桶倒是好几个,宋元修拿了一个锄头,剩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