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轮到你报答了
br>
曲凝兮思绪繁杂,冷不防听见映楚在一旁问道:“小姐不是喜欢殿下么?”
她抬起头,看向映楚,毫不犹豫道:“我和你们殿下,绝无可。”
光是两人的身份,就隔了万水千山。
她相信,东宫绝大多数人对她的感官,与日前遇到的那位太子中丞一样。
不同阵营的家伙,别来沾边。
撇开身份不谈,裴应霄人,俊美如斯,智多近妖,什么样的女子才成为他身边人?
曲凝兮不曾设想过,因为事不关己。
这稍微设想一番,不是不可……或许是陆焰花那样的,与大多数闺秀不相同。
陆家的遭遇非同一般,众人对陆焰花也格外宽容。
她一都不亲近旁人,不过跟东宫走得近,不在乎外人私底下的评价,也不是多嘴多舌之人。
人与人的相处颇为微妙,曲凝兮不太准确形容,陆焰花带给她的特殊感。
反正是个颇具个性的女子,感觉非常胆识,扛住裴应霄脸之下的真实面目。
映楚不解:“小姐既然选择了殿下,为何觉得不可?”
太子妃之位她不敢说,但是东宫其他位置,是极可的。
映楚不敢说多么了解主子,但看他对小姐,目前是绝无仅独一份的。
融月娴青是太子的近身侍女,在外谁敢不尊着她们,何时伺候过其他人呀?
更别说映楚自己,她和姐姐二人明面上是不跟随太子的,她擅长易容术,许多事她参与。
殿下就这么把她派出来了……
曲凝兮一摇头:“太子见多识广,身旁诸多良缘,怎选择我呢?”
那也太可怕了。
她怕自己去了东宫被一群人提防,指不说是继后派来的钉子呢。
冷遇就罢了,裴应霄这人就不是善茬,她如何应付得了?
想着想着,曲凝兮拧起秀眉,她差忘了,她的婚事,还得裴应霄头才成行。
曲家姑娘嫁给王家子,给东宫造成妨碍么?他同意么?
而且她知道了太子这么多秘密,早已经被拿捏住了,哪由着她安心出嫁?
还是那句话:只死人才守住秘密。
*******
曲凝兮思前想后,婉拒了与王锦意见面,回信让他安心念书,科考要紧。
不说秋闱近在眼前,就是万神节,估计他也不缺席。
都是占据他时间的事。
曲凝兮暂时不与王锦意约提亲一事,她要把事告知太子,得到一个回应后才可继续。
她乖觉得很,立即给裴应霄写了信,由映楚帮忙转交出去。
如听话安分,一如当时她亲口表忠心那般,不让自己的婚事成为东宫的妨碍。
曲凝兮猜想,裴应霄对事不在意。
即她嫁入王家,对局势又多大的改变?
王丞相是个聪明人,岂因为女姻缘就倒戈二皇子?更遑论,她这个当事人,第一个就不赞成二皇子夺位。
前曲凝兮对于大位之争没什么想法,她生来就在曲家,轮不到她选择支持或反对。
现在她不觉得无所谓了,二皇子的品性,实在难堪大任。
大桓朝交给这种人手里,真的不弄出一任昏君么?
还不如就让他做个闲王,太子于于理都要尊曲皇后成为太后,安永侯府也不需要冒险。
到时候在尚京低调做人,好好培养三郎,踏踏实实是安稳。
若说富贵险中求,怎么看都是万丈深渊。
曲凝兮很觉悟,嫁人后安分过日子,不想搅和政治相关,她没这个耐。
她为裴应霄清楚,只是,信件送出去后,没半声回响。
仿佛石沉大海。
一直到曲凝兮的蒲丰县之行结束,也不曾收到太子的指示。
他没同意没反对,曲凝兮乎怀疑是没看到她写的信。
但映楚不出错的。
主仆人要回到尚京了,十日后是万神节,一切筹备妥当。
这是个盛大的节日,大桓家家户户为欢腾。
天子叩谢诸神,为苍生祈福,帝星稳固,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万神节的祭坛位于皇城东侧,那里建了一座高塔,名为鹤壁。
节前三日,需得挑选未成家的年轻小辈入内,在塔里斋戒沐浴,聆听诵文,抄写经书。
太子身为主理人,是必须去的,二皇子也不例外。
至于其他人,名额限,竞争激烈。为神明献出一份虔诚心意,无疑是非常荣光。
曲凝兮为自己只需要在万神节当日,在塔外随众人跪着就好,谁知,她被选了去。
再一打听,另外人皆是熟面孔。
陆焰花、郑思君、雅平郡主、及王锦意和一位徐子。
他们的父兄皆是手握实权,各家推出一人。
入鹤壁塔之前,曲皇后召见了曲凝兮。
从庄子回来,曲凝兮就不拒绝宫,怎么说也要去一趟。
她疑心,姑母是特意安排,想让她做些什么。
果然,到了苻丹宫,捧着茶喝完半杯,曲皇后遣退身边人,交待她一件事。
“你们在静室抄写一天经文,太子身份不一般,他单独一间,只隔着一道门。”
曲凝兮听着,缓缓抬起眼帘,望着她。
曲皇后安抚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