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许清词到达赫海丽雅大酒店二楼拍卖会现场时,仅剩三件拍品未拍。
经理带路,引着游总以及他不认识的漂亮女人落座早已安排好的第二排。
经理离开时,还频频回头看游总身旁的女人。
女人一袭摇曳红裙,裸露的肩背与手臂白皙如雪,纤腰楚楚,曲线优美身材婀娜,含笑的眼睛明亮有神,面容精致漂亮得让他移不开眼。
这简直不是一句两句就能形容出的漂亮,是绝色般的美。
不仅带路进来的经理,现场其他人也有许多双眼跟着这袭红裙移动。
红裙衬得女人肌肤白到发光,耀眼张扬,是无论在哪里都会成为焦点的令人一眼惊艳的难以比拟的美女。
室内冷气开得大,游熠看了眼后排的人,男性居多,脱下西装外套给许清词披上了。
许清词的美背被遮上了,评价游熠:“还是太大男子主义。”
游熠不以为然:“这世界还是坏人多。”
许清词笑了笑,低头看了两眼从经理手中接过的18号号码牌,推给游熠让游熠拿着。
游熠问:“你不拍了?”
许清词:“有点沉,你先拿着。”
“……”
许清词犯懒,而且午后还有点犯困,她抱着游熠叫人准备的干净抱枕,托着腮,纤细修长的手指,闲闲地一戳一戳着脸蛋儿,漫不经心地打量周围。
忽然,她被左前方的一个长得极其漂亮的小女孩吸引到了目光。
小女孩大概四五岁,脸蛋儿圆得像年画娃娃,穿着很可爱的粉色公主裙,坐在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腿上。
男人正襟端坐,背影挺拔笔直,西装剪裁精致得很明显是高级定制。
虽只见他背影,却也可见他耳朵上架着眼镜,单看镜脚便很矜贵不俗。
小女孩坐在男人身上吃着饼干,饼干碎渣落在男人肩上,男人丝毫不在意,动也未动。
小女孩不时在男人耳边低语,而后咧嘴咯咯笑出来,灵动漂亮又单纯可爱。
许清词偏头对游熠小声说:“我小时候也这么漂亮。”
游熠鄙夷地看了她一眼:“您跟五岁小姑娘比漂亮,您真成熟。”
许清词微笑:“谢谢您夸我可爱。”
拍卖师在前面介绍着倒数第三件拍品,许清词继续悠闲地看着那个小女孩。
小女孩不住地在她爸爸耳边说着悄悄话,说两句就笑一下,女孩的爸爸每次都侧耳耐心听着,偶尔轻抚一下小女孩的裙子,以防小女孩动作太大而走光。
真是个温柔的好爸爸。
许清词对这位西装男的第一印象,如此这般。
拍卖师开始介绍倒数第二件藏品,是个价值不菲工艺精湛但也明显有划痕有年头的铜镜,起拍价三百万。
待拍卖师介绍完毕,许清词正色起来,第一个举牌。
铜镜上面的磨损与斑驳,上面雕刻的那些代表古老与神秘的图案,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现场也陆续有人在举牌竞拍,不断加价。
最后价格加到一千八百万,已经超出铜镜本身的预估收藏价值,陆续有人放弃,而许清词依然在优雅举牌。
到此时,只剩下一人与许清词在僵持飙价。
这人是电话竞拍买家,是许家二小姐——许思竹。
从小到大除了跟许清词抢东西,连男人也要抢的许思竹。
拍卖现场已有人认出许清词,也有人猜到最后在竞拍的两人是谁,人群里有议论声在悄悄传开。
“那女人好像是许家大小姐。”
“她回来了?听说她张扬强势,只要她看上的,一定要拿到手。”
“电话竞拍的那个好像是她妹妹。”
“肯定是,谁不知道,许家这两姐妹向来水火不容,做姐姐的那个,从来不让着她妹妹,好像连她妹妹的未婚夫都抢过,真是的,哪有这么当姐的。”
许清词听得心烦,冷脸问游熠:“这些人是许老二请来说相声的吗?”
游熠客观点评:“说得不好,不专业,以后给你请些专业的。”
许清词烦躁地往旁边看,忽对上那个漂亮小女孩的双眼。
小女孩张着惊讶的嘴巴,好奇地看着她,时而躲起来,时而又探头出来看她。
许清词好心情地微笑起来,冲小女孩挥手:“嗨,小宝贝。”
小女孩脆生生甜滋滋地应道:“姐姐好,姐姐你好漂亮。”
“呀,谁家小宝贝这么嘴甜呀。”
许清词也甜滋滋地说。
许清词正想再和小女孩聊两句调整一下心情,忽然小女孩的爸爸伸手,将小女孩的脑袋给转了过去。
小女孩的爸爸的手掌很宽大,直接遮住了小女孩的脸。
许清词不悦地收了笑,故意大声说了句:“没有礼貌。”
男人仿若未闻。
许清词面无表情地继续举牌。
出价已飙到两千三百万,是许清词的出价极限了。
许清词忍无可忍,让游熠继续举牌,她发微信给许老二:“这东西不值钱,你再加价,会赔手里,别加了。”
许老二自然没回信息。
因为许老二是万年缩头乌龟,只敢在背后捣鬼,这时候只能装不知情,也不敢回信息。
许清词收了手机,眯眼看向电话竞拍那边,那位为许老二代拍的中年男人接了个电话。
挂断后,男人表情变得更加坚毅,继续举牌不放下。
许思竹这意思无疑是,今天势必抢下她许清词看上的东西。
许清词预估着,许思竹这次最多也就能拿下三千万的支持资金。
那么,许清词坚定举牌到三千一百万。
许思竹方有短暂的犹豫,许清词望向与许思竹通电话的男人,投去一个优雅的势在必得的目光。
片刻后,许思竹方再次举牌,三千两百万。
全场寂静紧张,看惯这种场面的拍卖师像是故意将声音说得紧张激昂:“此时竞拍的拍品是唐代富有祥瑞意义的铜镜,周围环绕兽纹兽纹浮雕栩栩如生,生动独特,繁复精致,是繁华大唐时期工艺最高超的代表之一。”
“三千两百万,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