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摆架子
王寒斩获过电视剧最佳男主角,俗称视帝。他的演技毋庸置疑,张叹当初看中他的演技,气质与张东升相符,所以心中的第一人选是他,只是他当时拒绝了。 当时张叹、刘金路和高小兰三人轮番请他,愣是没请动。 刘金路和张叹与他不熟,高小兰认识他,请他吃饭,专程邀请,没能邀请到。 不过他比较坦诚,直言不希望演绎张东升这样的坏人角色,因为他刚刚当上父亲,想给女儿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话说回来,如果他真的饰演了张东升,现在景区里挂起来的“张东升禁止入内”的招牌就是他了。 邓文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有景区和小学挂起这样的招牌,让他高兴于《隐秘的角落》影响力之大的同时,也烦恼自己的名声和形象 他很担心自己从此固定了张东升这个形象,再难以突破,演艺圈里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有的演员原本前途远大,但是因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而始终无法摆脱,观众看到他,就首先想到这个角色,这让他还怎么饰演别的角色嘛。 邓文已经有这样的担心。 王寒当初拒绝了张东升的角色,后来几乎忘了这事,直到最近《隐秘的角落》播出,热度一波接着一波,身边不少人议论剧情,他才想起,这不是当初他拒绝参演的那部电视剧吗。 要说没有一点后悔那是假的,他认真看了每一集,是追剧大军中的一员。看完后,他认为如果自己来演张东升,能做的更好,或许可以凭借这个角色,再次冲击视帝。 不过这都是后话,他只在心里偷偷的想过,没对任何人说过,哪怕是他老婆。 他是从经纪人那里得知浦江电影制片厂要制作《隐秘的角落2》,经纪人的意思是,希望他争取一下,公司也是这个意思。 谁都知道,有第一部在,第二部未播先火,不说肯定火,但大概率差不了。 他犹豫了许久,内心是拒绝的,最终确实拒绝了。 他不接拍《隐秘的角落2》,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当然人家导演、编剧、制片人轮番请他,他没答应,现在自己主动凑上去讨要角色,多尴尬。 拒绝后,王寒暂时把这事抛在了脑后,没再多想。直到今天,经纪人再次找到他,告诉他浦江电影制片厂已经立项了新剧,正在对外试镜演员。 经纪人知道他的顾虑,特别提到,新剧不是《隐秘的角落》续集,而是一部全新的电视剧,名字叫《沉默的真相》。 尽管王寒没有收到剧本,但是他所在的公司有个男演员收到了,经纪人找到对方,“借”到了这份故事梗概和某个角色小传,并且成功说服王寒给制片厂打个电话。 王寒先给高小兰打了电话,他们有些交情。 高小兰不介意多他一个来试镜,不过她建议王寒再和张叹或者刘金路说一说。 王寒想想也是,当初三人都邀请了他,现在既然想要角色,理应也给三人分别通气才对,于是第二个就给张叹打了电话。 张叹倒没有想太多,王寒是个好演员,他挺欣赏,《沉默的真相》是一部群戏,对主配角的演技要求很高。 他在电话里和王寒聊了聊剧本和角色,约好时间来试戏,末了,王寒主动邀请他找个时间吃饭。 王寒属于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要么不求于人,一旦有求于人,那么所谓的骄傲、矜持、架子,统统可以放下。难怪这样的人能够成功,要是换个人,很大可能拉不下脸。 主演和主要配角都有邀请了试戏的演员,这天快下班时,张叹特地找到刘金路讨论演员的问题,当看到试戏的人员名单中出现“苏澜”的名字时,愣了愣,还以为是刘金路故意照顾的,但见他毫无异色,心想是自己多想了,苏澜应该是刘金路自己看中的,毕竟他又不知道自己和她的关系。 这时刘金路忽然看着他嘿嘿笑道:“苏澜是个好演员,演技进步明显,完全能够胜任李静这个角色,张老师你要抓住机会,要是再拿不下来,活该单身。” 张叹:“……” “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当我看不出来呢?当年拍《女人三十》时,你的心思就挂在脸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不是,刘导,你这也知道?当初拍《女人三十》你又不在。” “嘿嘿,我听说的。你别急着否认,喜不喜欢那是你的事,我看中的是苏澜的演技和潜力,和你无关,我只是告诉你这个事,近水楼台先得月,你自己看着办吧。” “……晚上王寒请我们吃饭。” “王寒?不去!当初我三番两次请他吃饭,他不赏脸,怎么?现在想找戏拍了,就来请我吃饭?行呐,我也不是小气的人,给我打电话,亲自请我,别让你转达,没点诚意,我干嘛要去。” 话音刚落,王寒的电话就打来了。 张叹就站在一旁旁听,听到刘金路推辞说晚上有安排了,去不了。 挂了电话,刘金路对张叹说:“不是我故意要摆架子,有时候演艺圈是你不能不摆架子,不然别人觉得你好说话,心里就不会把你当回事。你也别为王寒心疼,能混到他这种程度的人,这点脸色都不叫脸色,他看出来看不出来,都没关系,他就得看我这点脸色,别觉得委屈,不然我当初也该委屈才对,你也该委屈才对,高总也要委屈才对,委屈都能当饭吃了,他尝尝没什么不对。他要真想演戏,就会再给我打电话。” 王寒确实又给刘金路打了电话,这是第二天的事,刘金路这回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说当天没有时间,另外约了个时间。 当晚总共5个人,张叹、刘金路、高小兰,还有就是王寒和他的经纪人。 高小兰有点类似中间协调人的角色,她既是《沉默的真相》的制片人,也是王寒的朋友。 饭桌上,王寒姿态摆的相对低,虽然没有直言,但是态度摆在那。这事说开了就真的开了,大家都不是小肚鸡肠的人,能答应吃这顿饭,其实就已经放下。 聚餐过后,王寒的经纪人想继续安排活动,但是大家都有些累了,便散了。 告别大家后,张叹准备叫代驾,忽然想到上次的那个,住在黄家村的,名字一时忘了,在手机通讯录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