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谋划
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张建国若有所思地看向宋援朝。 “援朝,晓芸说这些……。” 宋援朝微微点头:“当初放弃腾飞厂这件事舅舅您是清楚的,当时有不少人不理解我让大琪这样做,可最终腾飞厂还是在大琪手上放开了。” “有些事我们不能钻牛角尖,有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说憋屈,又或者心里过不去,这些我都能理解,毕竟自己亲手一点点创立起来的企业就这么没了,换成任何人这里都会有疙瘩。” 宋援朝伸手向自己的心口指了指,诚恳道:“在面对事实情况,有些事我们没办法改变,就像您刚才说的那样,车队企业的性质是摆在那边的,车队的那些人诉讼从政策来看也没什么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你的承包责任协议。” 说到这,宋援朝把目光投向了罗阳:“老罗,你刚才说找关系,拼后台,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这个问题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解决,一句话说的好,人心散了,这队伍就不好带了,就算这一次强压下去,难道车队的那些人就会真的甘心?人心是很难琢磨的,一旦起了贪念,这个贪念根本就压不下去,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有他们这些人在,以后的麻烦还多着呢。” 再一次看向张建国,宋援朝认真道:“舅舅,我的建议是和当初腾飞厂一样,长痛不如短痛,趁现在还没彻底撕破脸的情况下主动退出,不过就算要退出当初的投入也得划分清楚,车辆什么的无所谓,我记得车队自有车辆并不算太多,多的都是挂在车队下面的个人车辆,这些全部给交给公司也行,但仓储那块地皮必须拿下来,这个绝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至于其他的您看着谈就是了。” 张建国点起一支烟抽着,想了想皱眉道:“你说的倒也有道理,可是我有两个问题。” “您说。” “你让我保留仓储地皮有这个必要么?车队主要业务靠的是运输,没了车子光一个仓库又有什么用?” “这个……。”宋援朝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有些话还真不好说,他总不能告诉张建国相比车队的那些车子,真正值钱的反而是作为仓储的那块地。 别看这块地目前是在郊区,可从地理位置来说在未来却属于中环内了,而且车队仓储目前的这块地面积非常大,其升值潜力极高。 相比地皮,那些车辆反而算不得什么,别看现在车辆的折价高出地皮,可要知道车辆是会折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折旧比例越来越高,最终变得一文不值。 此外车队内部自有车辆所占比例不算太高,而且不少车从公里数来看也不短了,与其放弃仓储地皮直接拿车倒不如放弃车辆直接拿下仓储地皮,这是一件怎么算都划算的买卖。 当然了,宋援朝自然不可能这么和张建国讲,所以他换了一种吃小亏占大便宜的说法说服了张建国,同时也告诉他相比目前的车辆,仓储更有用处。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把车队交出去,我再重新注册集体性质的公司?这不和之前一样么?如果再来这么一回我可受不了,这不走了老路?” “这个不用担心。”宋援朝笑着告诉张建国,只要他下了决定,接下来不需要重新注册车队,宋援朝这边会用合资公司的名义直接拿下仓储这块,然后再用合资公司来进行注册一家真正的“物流公司”。 由于新的公司性质是合资公司,其中股权划分是非常清晰的,张建国作为物流公司的股东和实际经营人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办法入股新的公司,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因为公司性质未来扯皮的可能。 “合资公司?是香江盛华?” “不!是一家的新的公司,现在还在准备工作中,不过等过了年估计就有了,您放心,这家公司虽然是合资公司,但公司经营方面由我说了算!” 宋援朝这话让大家很是惊讶,追问之下宋援朝告诉了他们关于一分厂准备单独合资的消息,同时叮嘱他们这个消息绝对不能透露,因为一切还在准备和讨论过程中。 听完宋援朝的解释,张建国刚前的愁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面的喜色。 天无绝人之路,何况这件事有宋援朝帮忙托底,张建国还担忧什么呢?再说了,合资公司下属的物流公司,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高大上,可比集体企业强多了。 张建国这些日子早就受不了那些贪婪的赤老了,要不是看在车队经营的份上忍气吞声好言相劝,以张建国的脾气早就翻脸了。现在有了退路,他还担心什么呢?既然车队是他一手一脚搞起来的,那么张建国就有绝对的信心重起炉灶,他倒要看看没了他张建国,凭着那几个贪心不足狼心狗肺的玩意能把车队搞出什么花来。 这顿酒一直喝到半夜,后面谈的大多都是怎么让仓储地皮从车队产业中剥离,并且等宋援朝的合资公司成立后再成立物流公司的细节方面。 当然许多事靠张建国自己去做是不行的,宋援朝也没这个时间和精力,而且他在沪海呆两天就得赶回金陵去,所以最后重要的任务就落到了平日里没什么事的罗阳头上,对此罗阳也不见外一口答应,还笑眯眯地说等物流公司建立后他打算参和一份,就不知道宋援朝宋大老板是否愿意。 罗阳要参与,宋援朝当然不会反对,先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凭罗家的背景,他参与进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何况罗阳参与也不会直接在内资方面打主意,毕竟作为合资公司政策规定的内资51%部分这个是不能改变的,但在外资结构上就可以做文章了,无论是张建国还是罗阳,直接通过外资占据一定股份,而且这点宋援朝也是乐于所见的。 虽说合资的外资主体是应安妮的公司,但宋援朝和应安妮谈的时候从来没有打算让她的公司占据外资全部。宋援朝直接向应安妮提出,她那家公司需要由宋援朝方面进行注资,从而改变股权结构。 宋援朝可以允许公司在重新注资之后由应安妮保留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可至少要出让45%的股权给宋援朝。 应安妮考虑后大致同意了宋援朝的要求,毕竟她的那家公司除了抬头和应家在海外的背景外,在内地没有任何值得拿出手来的东西,她向在内地发展事业,除宋援朝外找不到其他可以信任并有如此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