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西狂的惺惺相惜
力活自己“这几句话,忍不住泪水流了下来。
杨过明知白眉僧说的只是一个寓言,但故事中所说的母子之爱,慈情深挚,听了也是大为激动。
只听白眉僧继续讲道:“那母鹿说完,便和两只小鹿分别。二子鸣啼,悲泣恋慕,从后紧紧跟随,虽然幼小奔跑不快,还是跌倒了重又爬起,不肯离开母亲。
那母鹿停步,回头说道:‘儿啊!你们不可跟来,如给猎人见到,母子一同毕命。我是甘心就死,只是哀怜你们稚弱。世间无常,皆有别离。我自薄命,使你们从小便没了母亲。’说毕,便奔到猎人身前,两只小鹿孺慕心切,不畏猎人的弓箭,追寻而至。
猎人见母鹿笃信死义,舍生赴誓,志节丹诚,人所不及;又见三鹿母子难舍,恻然愍伤,便放鹿不杀。三鹿悲喜,鸣声咻咻,以谢猎者。
猎人将此事禀告国王,举国肃叹,为止杀猎恶行。“黑衣僧听了这故事,泪流满面,说道:“此鹿全信重义,母慈子孝,非弟子所能及于万一。”】
一灯此处其实都是在点拨杨过和小龙女,在古墓的时候,小龙女虽然说要让杨过离开,但是杨过在断龙石放下的瞬间回来,要跟她同死时,小龙女高兴激动的晕了过去,以至于破功。
【小龙女惊喜交集,激动过度,险些又要晕去,扑在杨过身上,只是喘气。杨过轻轻搂住了她,轻拍她背脊。过了良久,小龙女才道:“好罢,咱两个便死在一起。】
在绝情谷的时候,当公孙止用带尖刀的网网住杨过时,小龙女不担心,反而想到同死之乐,面带微笑,后杨过打不过公孙止,身中数刀,准备束手受死时,小龙女也是一脸甜笑的看向杨过。
【此时见到谷主取出带有刀钩的渔网,心中已想到了一个“死”字,只待杨过一被渔网兜住,自己也就扑在渔网之上,与他相拥而死。她想到此处,心下反而泰然,觉得人世之间的愁苦,就此一了百了,嘴角不禁带着微笑。】
【杨过早已打定了主意:“我既然打他不过,任他刺死便了。”
见他剑到,不闪不避,却回头去望着小龙女,心想:“我瞧着姑姑而死,虽死无憾。”只见小龙女脸带甜笑,一步步向他走近,四目相投,对公孙谷主的黑剑竟是谁都不瞧一眼。】
小龙女在古墓被郭芙所伤,断了生机时,众人急着为杨过到绝情谷寻找解药时,杨过因小龙女没救,转身离开,小龙女也毫无阻止之念。当知道天竺神僧有可能能治小龙女之毒时,二人才又来到绝情谷。
在绝情谷经过恶斗,小龙女当着众人的面抢来绝情丹,递给杨过,又一次把是否陪她同死的选择权给了杨过。
其实杨过别无选择,因为他心里清楚的明白,小龙女真正盼望的是二人同死,永不分离。
所以虽然经过一灯的点化,小龙女在看到杨过扔了半颗绝情丹后,小龙女内心是感激的,又一次晕了过去,跟在古墓时,其实并无多大区别。
【小龙女知他决意与自己同生共死,心中又伤痛,又感激,恶斗之后剧毒发作,再也支持不住,身子微微一晃,晕倒在杨过怀中。】
小龙女如果真对杨过有爱子之情,绝不会如此,不禁想起那对临死前把爱子举过头顶的夫妻,天下没有一个真正爱孩子的母亲,不是自己死了,也希望孩子幸福的活下去的。
所以动了□□的小龙女,对杨过更多的是占有欲,她内心深处实盼的是杨过能一直陪着她,活着陪她一个人待在古墓,死了也能同死之乐。
其实我觉得小龙女是一个情商特别高的人,每次看似她都是把选择权给了杨过,其实她知道杨过的个性,知道她越是这样,他越是别无选择。这一种以退为进的做法,还不如那只母鹿,会苦口婆心劝导幼鹿努力活自己,小龙女再不谙世事,难道尚不及一只母鹿吗?
眼看着小龙女与杨过同死的愿望终于就要达成了,黄蓉这时候横插了一杠子,给了小龙女一把断肠草,让她劝杨过服下去,说有可能能解杨过身上的毒。
你看小龙女怎么做的,她有劝导杨过不要与自己同死吗?其实是没有,她的做法是又一次把球踢给了杨过,把选择权交给了他。她从来就没有劝过杨过不要陪着自己死,仿佛自己死了,杨过便不能独活,是天经地义一样不可能更改。
所以她设了一个很拙劣的骗局,她那个骗局,事实上没有骗过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是黄蓉机智的编出那个谎言,旁观的一灯心照不宣的替黄蓉圆谎,给杨过一个台阶下,杨过有的选吗?小龙女给他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你就背信弃义,要么你就陪着小龙女同死。
小龙女在石头上刻字,十六年那字也掉不了,等于昭告天下:“夫妻情深,勿失信约”,即使你当时不死,过了十六年你还得践行信约,否则你就妄称大侠。
所以金庸写公孙止金刀掉进崖底,听到水声,一定就是预设给小龙女一条生路吗?恐怕不见得,他其实是给杨过十六年后,践约投崖不死,留下伏笔,因为这个崖杨过必须要跳一次。而小龙女的毒,书中说了神仙也救不了,所以金庸给她设的就是一个死局。
但是读者不答应,他们强烈抗议,偏激的甚至给金庸寄刀片,最后金庸不得不改了结局,本来无药可救的小龙女,掉下悬崖,反而活了。因为这种过于巧合,必然引发质疑,金庸的后记很多是来回应读者质疑的。
所以他一九七六年写的后记中的这一段:
【武侠小说的故事不免有过分的离奇和巧合。我一直希望做到,武功可以事实上不可能,人的性格总应当是可能的。
杨过和小龙女一离一合,其事甚奇,似乎归于天意和巧合,其实却须归因于两人本身的性格。
两人若非钟情如此之深,决不会一一跃入谷中;小龙女若非天性淡泊,决难在谷底长时独居;
杨过如不是生具至性,也定然不会十六年如一日,至死不悔。当然,倘若谷底并非水潭而系山石,则两人跃下后粉身碎骨,终于还是同穴而葬。
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这一段也就是为自己迁就读者,更改了不合理的结局强行解释,挽尊而已。其实他初版的设定,应该就是小龙女死了,杨过十六年后跳崖,掉进水里没死,郭襄跟着跳下,拿出金针,让杨过答应不再寻死,后来郭襄代替了姐姐,陪着杨过行走江湖,弥补了郭杨两家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