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老板大气!
“好。”
沈毅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因为这场纳降,虽然对于他,以及整场战事都很重要,但却不是必要。
也就是说,周家父子不投降,沈毅也不是没得打,只是往后延迟个一两年,两三年时间罢了。
至于后勤补给问题。
这一路过来,沈毅占据的土地,可不是不毛之地,山东河南大块平原,这都是最好的地方!
了不起狠心一些,原地休养个大半年,粮草后勤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不过征南军能够投降,对于目前的局势还是总体有利的,毕竟沈毅虽然是个强硬派,但却不是什么战争狂热份子,这场战事能够尽快结束,更好不过。
沈老爷静静的看着周元朗,开口笑道:“这一场下来,周先生应当就是最大的受益人了。”
周元朗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他微微低头道:“这种受益…”
沈毅似笑非笑:“莫非周先生还是心向伪齐?”
“不敢。”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我父子能够弃暗投明,心中不甚欢喜。”
“那就好。”
沈毅淡淡的说道:“尊夫人还有几个孩子,不太适合长途奔波,就先住在静海,十日之后,我去沧州受降,受降当日,我会派人将尊夫人与几个孩子,送往建康。”
“到时候,你们父子二人,也应该要去建康接受封赏了。”
受降这种事情,必须要价格够高,才有资格去做。
尤其是受降数万人。
整个淮安军中,哪怕是凌肃去受降,资格也不太够,也只有沈毅,能够去沧州受降。
而且这件事很重要,因此哪怕是现在北伐正在进行之中,沈毅也必须抽出几天时间,去沧州受降。
毕竟受降之后,还有五万出头的征南军,需要他去整编。
对于沈毅要亲自去沧州这件事,周元朗是有预见的,因此也没有太多吃惊,只是微微低着头,开口道:“还有一件事,征南军中有一小部分朱里真人,他们虽然是异族,但毕竟也会跟着一起投降,请侯爷到时候高抬贵手…”
“饶他们一命。”
沈毅琢磨了一下,开口道:“这个不难,不过这些人绝不能继续留在军中,我可以做主,给他们大陈子民的身份,从此不再是什么朱里真人。”
“不过如果他们要是事后惹是生非。”
沈老爷面无表情:“我也饶不得他们。”
“多谢侯爷!”
周元朗躬身低头:“那在下,这就离开静海,转去沧州了。”
沈毅淡淡的点头:“我这里事情还多,就不远送了。”
他起身,把周元朗送到书房门口,然后开口吩咐道:“蒋胜,替我送一送周先生。”
蒋胜低头应了一声,一路把周元朗送到了大门外,然后让人把马牵给他,等蒋胜送完了人,回到书房里的时候,沈毅已经写完了一张纸条,他把纸条递给蒋胜,开口道:“送到前线去,让苏定这两天抽空回来见我一面。”
蒋胜低头。
沈毅头也不抬,继续奋笔疾书:“一会儿,还有几份文书送出去,两份送建康,一份送周怀那里,都是很要紧的文书,不可怠慢。”
说到这里,沈毅手上的动作停了停,然后开口道:“尤其是送建康的两份。”
蒋胜低头:“我先去把手里的这份送出去。”
沈毅点头。
等蒋胜离开之后,坐在书房一侧的李准,起身站了起来,将写好的草稿送到沈毅面前,低头道:“中丞,这是送中书的文书草稿,您看一下大意,大意不错的话,学生这就润色誊录。”
沈毅接过去看了一眼,随即点头:“嗯,就这个意思,照着写吧。”
说完这句话,他抬头看了看李准,笑着说道:“李先生最近,做事得力了不少,值得夸奖。”
李准低着头,脸色有些发红:“学生从前,自以为有些才学,因此恃才傲物,这段时间跟着中丞,才知道中丞的辛苦。”
“能为中丞这种国之干臣做点事情,学生倍觉荣幸。”
沈老爷笑了笑:“等北方的事情一了,我向朝廷举荐你,给你谋个官身。”
李准连忙低头:“中丞,学生只希望能够一直跟在中丞身边,哪怕只是抄抄文书,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个道理李准自然是懂的。
他这个职位,大概相当于沈毅的秘书,准确来说,是秘书的一部分。
另外一大部分,是蒋胜在做。
不过即便如此,也已经足够了,将来沈毅凯旋回朝,一定位极人臣,跟在沈毅身边,比出去做官,要有前程多了。
沈毅这会儿忙的厉害,要给皇帝写信,还要布置燕都附近的战场,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想,只是淡淡的说道:“那就以后再说。”
“你快写罢,我这份送宫里的文书,一会儿写好了,要一并送建康。”
“是。”
随着沈侯爷书房里毛笔起落,几份文书陆续从他的书房里“飞”了出去,飞向建康,飞向各军主将手中。
其中去建康的两份书信,依旧是内卫以六百里加急送出去,在三天之后的第四天下午,送到了建康皇城甘露殿,送到了皇帝陛下手中。
这会儿,洪德皇帝正在与宰相陈靖说话,大太监孙谨,手捧着沈毅的密信,小心翼翼的靠近,低声道:“陛下,前线文书。”
皇帝皱了皱眉头,回头瞪了孙谨一眼,有些不太高兴了。
“没看到朕正在跟陈相说话?一点规矩也没有。”
孙谨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低头颤声道:“陛下,六百里加急,沈侯爷送来的文书。”
一旁的陈靖,看了看地上的孙太监,然后又看了看皇帝,低头道:“陛下,既然是六百里加急的文书,您还是先看一看,至于建康官员俸禄的事情,不急这一天两天,臣回去之后,跟赵相再商议商议,看看户部能不能再挤一点钱出来。”
“至少,先发一个月的俸禄,对付对付。”
皇帝无奈叹了口气,一边接过孙谨手里的文书,一边开口道:“户部怎么就能拖欠这么久的俸禄?这样罢,朕从内帑里,拿十万两银子出来,先把建康的俸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