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推波助澜
皇太后的身边,照例由老五的嫡福晋,他塔喇氏·雪梅伺候着。 康熙走过秀云的跟前时,明显停顿了一下。 玉柱心里明白,老皇帝那天说的是真心话,若秀云不是他的正室夫人,肯定被抢走了。 满屋子都是内命妇,玉柱这个外臣,自然不敢往里走。 老皇帝径直跪到了皇太后的跟前,肃拜之后,毕恭毕敬的说:“臣儿恭请皇太后额涅圣安。” 若是往日里,不等康熙行礼,皇太后已经叫了起。 今儿个,是大吉之日,康熙必须要装孝顺,皇太后也就由着他去当众演戏了。 等康熙行了礼后,皇太后第一时间便叫了起,赐了座。 “都起喀吧。”康熙坐稳之后,抬手叫大家都起身。 行礼如仪之后,康熙叫来慈宁宫的总管太监孙旺,详细的询问了皇太后的生活起居,以及健康状况。 末了,康熙彷佛刚想起来似的,把玉柱叫到了他的跟前。 “奴才玉柱,恭请母后皇太后圣安。”玉柱屏息静气,目不斜视的跪到了皇太后的跟前,行了肃拜大礼。 “起喀吧。”皇太后就会这句满语,说得还挺熘。 皇太后见了玉柱,心里很高兴,笑眯眯的说:“皇帝,玉柱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他的两个夫人,一个比一个水灵。”依旧是蒙语。 康熙笑了笑,说:“那也是朕赐的婚呢。”这话显得尤为意味深长,别人不懂,玉柱肯定懂。 皇太后没有听出来,康熙的话里有话。 她扭头看向佟佳贵妃,笑道:“我年纪大了,牙口不好,饭菜都是烂的,玉柱肯定吃不惯。回头啊,你替我好好的招待招待他,唉,玉柱这孩子就是孝顺啊。” 佟佳贵妃在宫里的时间太久了,又是混在深宫后院,必须看皇太后的眼色行事,她也跟着学了蒙语。 “老祖儿,奴才听说,您老昨儿个,还嚼过一把蚕豆?牙口好着呢。”佟佳贵妃也很机灵,皇太后明明只尝了一颗蚕豆,到了她的嘴里,就变成了一把。 康熙早就知道了,玉柱在皇太后这里,极有体面。 见皇太后特意关照玉柱的用膳问题,不由凑着趣儿的说:“额涅,您老就惦记着玉柱了,可别忘了臣儿我啊。”纯正无比的黄金家族的蒙语口音,甚至比皇太后说的还要标准。 蒙古的黄金家族,自从达延汗改制之后,就仅限于察哈尔大汗王廷嫡脉一系了。 林丹汗的长子额哲,向后金投降,并交出蒙元帝国的传国玉玺之后,标志着,曾经统治蒙古大草原,长达几百年之久的残元蒙古帝国正式灭亡。 康熙也是手毒,在额哲死后,他故意找借口干掉了额哲的弟弟,继任察哈尔亲王的阿布奈。 阿布奈的两个儿子,布尔尼和罗卜藏,起兵叛乱的时候,也被大清的额驸沙律,暗中找机会给干掉了。 比较古怪的是,除了布尔尼和罗卜藏之外,参与叛乱的察哈尔王公贝勒们,都顺利的投降免了死。 布尔尼和罗卜藏的同时被杀,意味着黄金家族的正枝嫡脉,全部死光光了! 玉柱暗觉好笑,老皇帝逮着了机会,就要显摆一番他的纯正蒙语。 当然了,老皇帝这么做,并不单单是为了炫耀。 隐藏其中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确。 朕乃天选之子,继承了黄金家族的权杖,统治整个大草原,天经地义也! 谁敢不服?来战啊! 皇太后的年纪大了,老爱忘记事儿,她记得有事要和皇帝说,却又记不起,要说啥了。 “孙旺,我又忘了事儿。”皇太后瞄向慈宁宫的太监总管孙旺,希望他提醒一下。 孙旺暗暗叫苦不迭,当着皇帝的面,他哪敢说出幕后的实情呀? “回太后娘娘,是秀女的事儿。”孙旺遮遮掩掩的提醒皇太后。 皇太后关心秀女的事儿,天经地义的事儿,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 康熙没有想那么多,也就没太在意这事,更不可能注意到孙旺的异常反应。 玉柱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他一听这话,就大致明白了。 老八不敢明着找康熙要年氏,却想通过皇太后的嘴,达成他的目的。 经孙旺的提醒,皇太后终于想起来了,就笑着对康熙说:“皇帝,老八是个苦命的孩子,身边连个侧福晋都没有,我一直想替他选个会体贴人的好女。”这就等于是公开指责八福晋善妒了。 康熙早就看八福晋不顺眼了,听出皇太后的口风之后,便主动搭了台阶,笑吟吟的凑趣儿说:“不知,额涅您看上了谁家的秀女?” 孙旺知道不好了,本想提醒皇太后,却终究没敢开口。 皇太后也没多想,径直就说:“我听说,年家的秀女长得很俊俏,和老八挺般配的。” “年家的秀女?”康熙一时没反应过来,他愣是没想起来,年家的秀女,究竟是谁? “玉柱,皇太后额涅说的是谁,你应该知道吧?”康熙习惯性的扭头问了玉柱。 玉柱赶紧跪下了,既不添油,也不加醋,看似不偏不倚的说:“回皇上,皇太后娘娘莫非指的是,四川巡抚年羹尧的亲妹妹?” 秀云听了这话,赶紧把头低得更深了。唉,她的男人,又要使坏了呀。 年氏的确是年羹尧的亲妹妹,但是,按照常规,玉柱应该说是前任湖广巡抚年遐龄的次女。 玉柱所说的每个字,都是真的,绝无半点编造的成分。 但是,玉柱只提了年羹尧,这就等于是在无形之中,必然触发老皇帝的职业敏感。 “年羹尧的亲妹妹……老八……”康熙仔细的一回味,秒懂了。 “额涅,您老怎么知道年家的秀女适合老八?”康熙这么一问,玉柱就明白了,老皇帝已经起了疑心。 妥了! 玉柱借力使力,因势利导的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却是阴人于无形,丝毫也不露痕迹和破绽! 历史上的大太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