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视死如归
540、视死如归 “天上白云飘荡,地上人儿马蹄忙。我为了一腔侠骨柔情,流浪走四方。不怕风和霜,只怕情丝乱,想把儿女私情放,谁知偏又不能放,为什么我对他总是情难忘。不怕风和霜,只怕情丝乱,想把儿女私情放,谁知偏又不能放,为什么我对他总是情难忘……” 是热血男儿,便不畏一切!血海深仇!终极一生!耶无害已下定死心,誓为他的爱妻阮晓峰的惨死大报血海深仇。他曾想,他要亲率大军前去剿灭太行山贼;然而,如今世道,江湖杀戮,武林动乱,战乱纷纷,非但忠孝难两全,国仇家恨更是难以周全而顾。耶无害心里明白,边疆危急,大军已多去戍边,京师空虚,他又怎能为报一己私仇而调兵遣将、增加朝廷的负担?为把自己从太行“鬼门洞”里救出来,朝廷已是劳军伤财!这报仇一事,看来,他不能也不应该再求助于外援,自己的私事还只有自己来解决!哪怕那太行山寨是刀山火海,他也要冒死一闯,狠狠地杀他个片甲不留。即使最后他遍体粼伤,命及将亡,他也算能对得起九泉之下阮晓峰惨死的冤魂。所谓人来一世,要么老老实实地安分守己,要么就烘烘(轰轰)烈烈,风云变幻;大丈夫处世,死何足惧?事到如今,别无他想,他要单刀独骑奔杀太行。 “三猫”耶无害主意已决,立即打点行装,于孟秋七月二十一日子夜凌晨,星夜出发,带上必备物品,挎上他的“太极宇宙无敌剑”,登马飞驰出京,视死如归,踏上黑暗的东关大道。 前方,长途艰险,但至少前程还有光明、杀戮、死亡……在等待着他。孤独的黑夜,孤独的行动,他却已不再感到孤独。因为,阮晓峰的冤魂在黑夜里不停地招唤着他,他的心目之中久已燃起火红的希望、火红的力量,永远促使着他百折不挠、无所畏惧地前进。在他前进的黑暗之路上,他的耳边,又回荡起起激昂慷慨的心声—— 乱世英雄乱世情,乱世英魂乱世忠。 神龙见首不见尾,汉家自古出英魂。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似人间无数。 孝子忠臣世罕见,一世钟情谁见了? 怎奈,自古依依情难了,人鬼尚且恋今宵。 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乱世雄雄风云起,惊涛拍岸浊浪击。 人间无道不为高,无边风月过眼底。 自古雄才多磨难,只因难过美人关。 娇生惯养多误身,从来纨裤少伟男。 温园只养金玉叶,风霜雨露催折枝。 纨裤子弟不自量,怎料,巾帼尚且不让花蛾眉。 乱世风砂浪淘尽,淘尽世间几多忧? 浪里飞砂情无尽,海枯石烂也难瞑! 自古多情损少年,不尽长江滚滚流! …… ···························································································· 七月二十二日辰时,大明宫紫宸殿。 “回禀皇上,耶将军不在官署。”天子疑惑道:“如今刚刚将他救出虎口,他能去哪?再命人前去翰林院寻找。” “启禀皇上,耶将军不在翰林院!” “继续全城搜寻。” “是!” ···························································································· 风陵渡口,“三猫”耶无害已纵马驰骋在晨阳之中的黄河北岸。经过辗转北上,在黄河的东岸,他途经河津县(古称绛州龙门,属于山西省运城市。)的一座小村庄,使他不由想起大唐名将薛礼·薛仁贵。这个小村庄正是薛将军故里。薛仁贵,名礼,龙门人,农民出身,贞观时从军打仗,因屡立战功和救驾太宗使他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村庄江有一土岗,形似伏虎,名曰白虎岗。岗侧土窑传为薛妻柳氏寒窑遗迹。窑南侧有一洞孔,因薛仁贵征东时为白袍将军,故名白袍洞,内塑薛氏夫妇坐像两尊,乃乡人怀念百奉祀。村南汾河奔流,白虎岗向东2里百底村东侧,即当年薛仁贵汾河湾射雁处。 这些故村故地,甚是令人神往怀念。可是人去物空,岂非空牢念?耶无害一颗誓报情仇之心,已似如离弦之箭,驷马难追!但他哪里知道,他这一时的意气用事,不辞而别,已闹得京城天翻地覆,寻他不见。 ···························································································· “回禀皇上,耶将军不知去向!” “回禀皇上,耶将军下落不明!” “回禀皇上,京师内外,毫无耶将军的消息!” “好了,好了,你们全部都给我下去!” “皇上!”只见监察御史史文烈向前提醒道:“是不是耶将军已得知阮晓峰被害的消息……” 程福贵闻听此言,不禁心神闪动,一股不祥之感直冲心头。但是,他还是不愿把事情想得太糟,说道:“阮晓峰被害之事,朕已命人守口如瓶,他如何得知此事?” “皇上,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纸包不住火一样的秘密。如今耶将军下落不明,据微臣判断,他已得知阮晓峰被害的恶(噩)耗,必是单身独骑去太行报杀妻之仇。” “他真的会又去了太行?!”程福贵思索道:“可他为什么没有向朕辞行?” 善于察言(颜)观色的史文烈见天子对此事还是闷闷不乐,他深知皇上对耶将军的关顾非同一般,已达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地步,而且他还十分了解耶无害的为人之道、处事之风,所以他又向天子解释道:“皇上,你不必忧虑,也不要怪罪耶将军。因为微臣非常了解耶将军的为人,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他是决不轻易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