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武器
搞定了刘源清,左梦庚把事情报到张继孟处。 张继孟没有多少意外,只是问道:“刘源清可靠否?” 左梦庚没有正面回答。 “银子更可靠。” 张继孟点点头,笑道:“这样更好。” 是啊,爱财的人就送他钱财,其实远比不贪的人更好对付。 张继孟关心问道:“你要重整后营,可有兵源?” 左梦庚点点头,早就想好了。 “码头那边的工程早晚要结束,那么多流民不管理起来也是个麻烦。” 张继孟抚掌大笑。 “先前瞿明府还在牢骚,说等码头完工,这些流民又要成为隐患。他若知晓你的谋划,必定大喜过望。” 左梦庚早就盯上这批流民了。 那个时候,他想的是,找个机会将流民拉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藏起来练兵。 可是鲁西平坦,一时不知道该选择哪里。 现如今他成了千总,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那就更加方便了。 “这些流民原本游荡无食,面黄肌瘦,不堪大用。这段时日他们在码头劳作,辛苦是辛苦了些,但每日可以饱食,身体渐渐恢复。这便是最好的兵源,而且更好掌控。” 钞关码头完工之后,流民又会失去工作。这段时日吃了饱饭,他们必然担心日后的生活。 左梦庚出面招兵,这些人必会欣然应召。 不过他前来找张继孟,也不光是为了招兵的事。 “张叔叔,后营成军不成问题。难点在于武器,咱们还需要想办法解决。” 现在的后营不光人没了,武器装备也没有了。 张继孟这里是大开绿灯的。 “这些时日盘点府库,临清协的武器还算充足。你那里都需要什么,回去核计好,报上来即可。” 左梦庚却没有欣喜,而是犹豫着要不要开口。 “怎么,有何不妥之处?” 左梦庚咬咬牙,决定还是试一试。反正不成的话,也不会损失什么。 “依小侄之见,那些弓弩刀枪,其实用处不大。不说质量如何,即使上乘,今后拿到战场上去,也没有大用。要想强军,非得火枪、火炮不可。” 张继孟一愣,随即皱眉。 “这可难了。临清协按制,火器需要兵部调配。” 他又道:“再者说,令尊原本就是车营都司,火器如何,你又不是没见识过。何必如此在意?” 左梦庚争取道:“叔父请想,弓箭远在先秦时代就已应用,时至今日,射程、威力和当时又有何区别?火器则不同。火器在宋时发明,其时远不过三十步,力不能透甲。可今日呢,百步外杀人份属寻常。只怕日后火器的威力,还有余裕。” 张继孟却不这么看。 “即便火器再能打的远些,透甲更犀利些。可火器装填繁琐,战场之上,也不过两射而已。我在京师看过奏报,辽东诸军对火器之用,除了佛郎机炮和红衣大炮外,余者皆怨声载道,不愿使用。” 关于这个,左梦庚能说的可就太多了。 “辽东诸军不愿使用火器,并非火器不好。而是其中猫腻太多,祸国殃民者众。朝廷发配辽东之火枪,丧心病狂者,两张熟铁竟仅存其一。这种火枪根本不能使用,一旦开火必炸膛。未伤敌,先伤己,以至于士兵们弃之如履,宁可用刀枪也不用火枪。” 明末贪腐之风大行其道,军中更是重灾区。 吃空饷、喝兵血,将士兵当做家仆奴役都是寻常。武器装备上的贪污,才是最令人发指的。 左梦庚在辽东时,就亲眼看过,火器营收到的火枪,枪管薄如蝉翼,轻飘飘的如同纸糊。 有经验的老兵拿在手里一掂量,就直接扔掉不用。 明末的火枪制造,枪管用的是卷制锻打方法。 将两张烧红的熟铁卷成筒状,然后不停捶打,外层包着内层,成为枪管。 之所以用两张熟铁,就是为了保证强度。 可兵杖局的贪官们竟然偷偷地将两张熟铁减少为了一张,卷制锻打成的枪管甚至用锋利点的刀剑都能砍断。 这样的武器上了战场,纯粹就是在坑人。 张继孟还是第一次知道这样的事,震惊莫名。 “军政败坏,竟已至此吗?” 左梦庚轻轻点头。 “所以说,辽东之败,非谋略之不足,而败于内腐。” 张继孟喟然长叹,心头沉甸甸的。 本来对于侯恂、刘宗周等人暗示,全力扶持左梦庚一事,他还是有些疑虑的。 此时听得这般真相,让他不由坚定了一些。 “既如此,你为何还非要求索火器呢?” 左梦庚笑了。 “朝廷打造的火器,小侄是万万不敢用的。可假如我们自己能打造火器呢?没有贪腐之事,用足材料,则火器为利器也。” 张继孟刚觉着他有些异想天开,但细一思量,发觉还真能成。 明初时,火器铸造的管控非常严格,非军器局、兵杖局不得铸造。 可到了后来,尤其是嘉靖朝以后,随着各地用兵增加,火器的制造和运输,就成为了大难题。 一是从京师制造火器运往各地路途遥远,运费靡贵,大大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二来朝廷制造的火器质量太差,诸军都不爱用。 鉴于实际情况,朝廷逐渐放开了火器制造的限制。各地卫所、官府都可以在有需求的时候,向朝廷申报建立兵器所。 最著名的戚家军,用的火器就是自行铸造的。 本来临清这样的承平之地,申请建立兵器所,朝廷不会批准。 但钞关码头之变,临清驻军损失惨重,重建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