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风雨欲来【祝大家新年里万事顺利!】
身为兵科给事中,自然也就是当事人。 显然孙三杰的奏章可信度远比键盘侠们要高的多。 也就是说,广宁、大凌、右屯三地筑城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崇祯旨准,周延儒授意,梁廷栋主之,孙承宗无奈,丘禾嘉执行,祖大寿、何可纲督责。 值得一提的是,祖大寿也是被胁迫的之一。 己巳之变后,有个细节。 回到辽东的祖大寿,从不敢孤身离开军营。 他怕什么呢? 他怕离开保护,让朝廷抓去问罪。 而当时在辽东,谁会这么干呢? 自然是辽东巡抚丘禾嘉。 丘禾嘉此人,属于崇祯信臣,上位速度极快。 崇祯元年时,他还仅仅是个兵部主事。 到了己巳之变,他担任马世龙的监军,因为有功,进入了崇祯的视野。 凯旋之日,崇祯还给他赐了一块金匾。 【帝依长城】 好家伙,这一下丘禾嘉就进入了仕途的快车道,一跃成为了位高权重的辽东巡抚。 可实际上,这种提拔其实负面影响很大。 说好听点,叫做简拔于微末、受命于乱军之际。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诸葛亮《出师表》的味道? 估计崇祯很喜欢《出师表》,所以对待臣子的态度上很喜欢这么干。 从袁崇焕开始,梁廷栋、丘禾嘉、杨嗣昌等等等等,都属于超擢之列。 可这种行为换个角度去解释,那就是媚上弄臣。 尤其要命的是,丘禾嘉仅仅是举人出身,连进士都不是。 整个大明,以举人而官至巡抚者,只有隆庆朝的海瑞、万历朝的张守中、艾穆。 丘禾嘉也知道自己出身不正,为了维系权柄,自然只能一心遵从崇祯的旨意行事。 修筑大凌城的决议下达后,他就威逼着祖大寿去做这件事。 祖大寿当然知道修筑大凌城十分危险,打从心眼里就不想去。 没奈何之前己巳之变中,他已经有了把柄落在朝廷手里。这个时候再违抗命令,那就等于是公开造反。 他又不想投降后金,只好赶鸭子上架,带兵前出大凌城。 不过他也对丘禾嘉怀恨在心,与之互相攻讦。 丘禾嘉弹劾祖大寿延误军机,祖大寿疏奏丘禾嘉贪赃枉法。 文武不和,这本就是取乱之道。 孙承宗看在眼里,知道这样下去要出问题,于是秘密上奏,要求将丘禾嘉调走。 本来朝廷是同意了的,准备让丘禾嘉去南京任太仆寺卿。 可是旋即取消了这个决定,同时兵部还传檄过来,催促甚急。 兵部尚书是梁廷栋,这说明,崇祯否决了孙承宗的意见。 从另一件事上可以佐证这件事。 同一时间,崇祯下诏,加孙承宗太子太傅兼食尚书奉,还荫其子为尚宝司丞,赉蟒服、银币、羊酒等。 结果孙承宗不受。 老头当然看的出来,这是崇祯在和稀泥呢。 军国大事,危在旦夕,可帝王却还在耍权谋手段,孙承宗已经意识到了危机。 奈何在大明朝,没有皇帝支持,他再如何心急如焚也无可奈何。 虽然现在刚临近五月,许多事情还没有发生,祖大寿更没有动身去修筑大凌城。 但通过情报,左梦庚已经察觉到了危机。 “君臣昏聩至斯,视军国大事于儿戏也。可怜孙阁老,要背负千古骂名了。” 李邦华看过情报,怒不可遏,更对老战友的遭遇十分同情。 刘宗周不懂军事,问道:“中恒,一旦大凌城修筑,辽东便会有战事吗?” 左梦庚直言相告。 “不但会有战事,还将大打特打。黄台吉绝对不会坐视大凌城修筑好的。” 黄宗羲知道更多的军情,立刻道:“辽东战事一起,必要从关内调兵。可纵观朝廷部署,可调兵之处少之又少。弄不好,会找到咱们头上。” 左梦庚比他更加坚定。 “不是咱们,就是宋伟。” 如今还有机动兵力的,就剩下山东了。 上次宋伟冒进,被慕容财打了一个全军覆没。可朝廷不容山东有失,同时也是为了制衡左梦庚,又令宋伟重新组建了军队。 这一次是足足五千人的车营,火器配比非常高。 到时辽东打起来,朝廷一定会从山东调兵。 “辽东那个烂泥潭,咱们绝对不能去。” 李邦华的说法,代表了大家的意见。 这一次和己巳之变不同。 京畿好歹离山东不远,而且周围是明廷统治中心,当时的后营有足够的转圜空间。而且不显山、不露水,并不引人注意。 可这一次要是被派到辽东去,将避无可避,直面后金主力。甭管输赢,对新军都是重大损失。 最最重要的是,这一仗不论结果如何,对新军都没有任何好处。 没有人知道,左梦庚其实比他们知道的更多。 在大家都想着如何避免去辽东的时候,左梦庚的目光却看向了登州城。 随着大凌河之战的到来,那件影响深远的叛乱也就不远了吧? 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呢。 “要想不去辽东,明面抗旨自然不行。除非有不能前去的必须理由,这才能让朝廷无话可说。” 黄宗羲灵光一闪,隐隐抓住了苗头。 “你的意思是……” 左梦庚自信一笑。 “我决意,回去之后,全军出击,彻底消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