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定海神针
“台湾明明在侧,大明朝廷坐拥宝地而不自知,不灭哪有天理?” 自从来到台湾,得知这里水稻竟然一年三熟,其他作物更是终年不绝,公端就如同魔怔了一般。 数遍大明内陆,哪里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这块宝岛千百年来就在大陆的旁边,可是中原王朝从来没有想过开发、掌握。 一想到大陆上的百姓们因为粮食不足而忍饥挨饿,一边又任凭如此宝地被外来者陆续占据,公端对大明朝廷就充满了怨言。 当然了,他也被左梦庚和夏国中枢的英明决策而佩服不已。 更加激动的就是,这样一块宝地将会由他来亲自主持开发。 别的不说,将来的煌煌史书当中,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要想让这里大兴,最需要的就是人口。先前移民过来的百姓,还有本地的土着,根本不足以应付这里的建设。二十万,起码还需要二十万人,才能让这里成为国家的粮仓。” 左梦庚就在眼前,公端也不客气,张嘴就开始要好处。 这也是夏国官员同大明官员最大的不同之处。 大明的官员在见到皇帝和上司的时候,只有唯唯诺诺。除了所谓的道义之争外,根本大气都不敢出。 可夏国的官员,只要是关于公事,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那就寸步不让。 甭管你是夏王还是内阁首相,不争出个长短是非出来绝不罢休。 至于管上级要好处的事情,那更是张嘴就来,丝毫不带客气的 这也是左梦庚有意为之。 中枢的权威固然需要维护,但是官员的主观能动性也必须保护。 奴才一样的官员,那和大明有什么区别? 反正他最希望的就是,夏国的官员人人都是李云龙。 不怕折腾,只要有好处,可劲儿折腾。 “国内的人口你就不要想了。吉林那边文件一封接着一封,多少人口都填不满。现在舟山群岛和琉球也是新占之地,也必须要移民一部分过去。” “我这里很重要。” 果然,公端寸步不让。 左梦庚没有和他辩论。 台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不在其他地方之下。 “国内的人口没有办法移居过来,不过近在迟尺的福建……你能弄来多少人口,都是你的本事。” 这个提议让公端眯起了眼睛。 国内的情况他又不是不知道,之所以还张嘴要求,其实就是在打埋伏。 现在左梦庚开了口,不管他怎么做都有人给背书了。即便因此而惹得大明朝廷不满,双方发生冲突,也有国家替他出面。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五年,最多五年,我能让台湾产的粮食抵得上国内的全部产量。” 对于这个保证,左梦庚哈哈大笑。 “你可不要以为真能实现。论粮食产量,这边无论如何都无法从吉林相比。” 公端很是不服气。 “这边常年温暖湿润,那边半年酷寒,怎么相比?” 左梦庚就喜欢属下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你对于吉林的辽阔缺乏基本的认知,那边的面积是这里的千倍、百倍之多,而且那边的土地也更加肥沃。” 公端沉默了。 是啊,在土地的绝对面积面前,台湾的气候似乎不足一提。 左梦庚生怕他钻进死胡同。 “台湾这里良好的天然环境,其实更加适合种植经济作物。尤其是甘蔗,国内需求量很大。在满足基本的粮食需求之外,种植附加值更大的经济作物,才是台湾的出路。” 左梦庚在台南还举行了一场会面。 他将附近的土着代表都召集过来,进行了真诚的恳谈。 这里的土着,一部分原本听从于荷兰人,一部分跟汉人亲近。 因为受到荷兰人和汉人的影响,开化明显,因此被称为熟番。 要是不看衣着和相貌,行为举止已经和汉人区别不大了。 还有一部分躲进了深山老林当中顽抗到底,对外来者极为仇视,对同是土着的部落也毫不手软。 这部分没有开化的部落,被称为生番。 夏国取代荷兰之后,原本听从于荷兰人的土着有些迷茫,又有一些害怕,唯恐遭到清算。 亲近汉人的土着却无所谓。 他们受到汉人的影响很大,早已摆脱了原始状态,对于中原的事情也有所了解。 不管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们只想安心过日子就好。 对于夏国来说,听命于荷兰人的土着,还有在深山老林当中凶恶顽抗的土着,是解决的重点。 第一步,就是要对土着进行分化。 和汉人关系好的熟番,左梦庚给了丰厚的奖励。 除了赐予部落首领任命诏书之外,还在平原地带给他们划分了地盘,并且责成当地政府帮助这些土着学习农田耕种技术,还在他们的居住区内建立学校和医院。 这些熟番原本跟汉人亲近,对于汉人优秀的技术早就十分倾慕。 现在新的宗主对他们更好了,他们的忠心自然更上一层楼。 对于原本听从于荷兰人的熟番,左梦庚着重进行了安抚。 除了赐予他们大量的丝绸、棉布、盐巴、铁器等生活用品之外,还邀请他们参与到当地建设当中。 尽管这些人将信将疑,但是看到新来的宗主十分和蔼,对他们也一视同仁,便也安心下来。 接下来,就要靠时间的影响了。 只要这部分土着不抗拒同汉人接触,持续不断的浸染之下,早晚会变的一模一样。 而对于那些顽固躲在山中的凶恶土着,左梦庚经过询问得知,熟番对他们也十分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