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章 争势
“骑二师走到赛音山达地区,遭遇了沙暴,后续的后勤部队有一支在沙暴中失踪。左师长已经下令就地驻扎,暂时无力北进。骑二师判断,大漠当中可能另有道路,万一被喀尔喀蒙古绕过来,断了后勤,骑二师会有危险。” “骑一师行至达理甘嘎,一直没有找到水源,迫于无奈被迫转向北方,在乔巴山一带碰到喀尔喀骑兵追杀一支小部族,已经救了下来。通过这个小部族得到情报,喀尔喀人已经全部后撤到了忽兰忽失温一带。也就是说,上千里的地域内空空如也。倘若贸然进军的话,后勤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联系也容易中断。” “第四师正在向达达勒一带进军,据他们汇报,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敌人。卫司令感觉情况不对,已经停止前进,并且注重两翼的保护。卫司令说,他们这一路缺少骑兵,宁可慢,但是必须要稳。” 各种不利的消息陆续汇报而来,令王思仪眉头紧锁。 不过她的情绪倒是没有多大起伏。 行军打仗,历来困难重重,哪能尽如人意? 否则的话,胜仗来的也就太容易了。 像这样频繁遭遇挫折,才是沙场常态。 尤其是国防军兵分三路、千里出击,路上要是一点意外都没有,那才是不可思议的。 有困难,解决困难就是了。 王思仪看向宁为平。 “目前各部的后勤能够有效保证吗?” 宁为平以副总指挥的身份兼顾后勤,对情况了如指掌。 “暂时还一切如常,但假如继续进军的话,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这个春天的沙暴实在是太多了一些,尤其是骑二师孤军在大漠中,饮用水的消耗非常巨大。他们现在不敢离开赛音山达,因为不知道下一处水源会在哪里。” 王思仪的目光回到地图上。 大漠实在是太大了,大的令人感觉到无力。 她现在都有些怀疑,当年的霍去病究竟是如何横穿大漠,干掉匈奴的? 要知道霍去病时期的西汉军队,无论如何也不能跟现在的国防军相比啊! 可不管怎么说,打仗,未虑胜、先虑败。 经过系统教育的国防军将领们全都牢记在心。 “那就让骑二师停下来,先稳固目前的防线。大势在我,慢慢来,急的就是喀尔喀人了。” 王思仪没有骄狂之心,也没有想过炫耀战绩。身为武皇后,立的功劳再大,于她而言也没有多大意义。 她只是单纯喜欢军事而已。 有她这样的人做统帅,一大优点就是…… 稳。 帝国和喀尔喀蒙古的实力差距是明摆着的,事实上随便谁来,只要不冒进,取得最终胜利是必然的。 漠北再大,也有尽头。 帝国的军人们都学过世界地理,很清楚漠北乃至更北是怎么回事。 有了这个基础,制定计划和策略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不像从前的中原王朝出击大漠时,总是把大漠想的过于浩瀚,因此就只能想尽办法搞突袭,要么就是盲目地被游牧民族带着兜圈子。 漠北在国防军的眼中,是没有秘密的。 特别是在征服漠南之后,通过漠南蒙古人的嘴里,得到了许许多多的漠北情报。 这个时代漠南和漠北还没有太多的隔阂,彼此的交流十分频繁。 有这些漠南蒙古人帮助,国防军打起仗来更加轻松了。 既然喀尔喀蒙古人选择后撤拉长战线,王思仪便决定稳扎稳打。 她派人去请了白小七、洪其、张春、潘云龙来锡林郭勒,在此召开了一次军政联合会议。 “以往作战,都是寸土必争。现在喀尔喀蒙古持续后撤,把大片的地域让给了咱们。那咱们也别客气,自然笑纳。你们政府方面能不能及时派遣官员过来,对这些地域进行有效管理?” 除了潘云龙,其他三人都有战场经验,趴在地图上略微一看,就知道难点在哪儿。 “军方能否保证安全?草原上到处都是道路,要是被蒙古骑兵绕过来偷袭,我们的官员可禁不起牺牲。” 能开拓领土居然是好事,但安全也是几位大佬必须要考虑的。 草原不同于其他地方。 这里平坦如镜,也没有什么天险、要隘阻隔,鬼知道蒙古人会从哪里钻出来。 一旦被蒙古人跑到腹心地带,这里又没有国防军驻守,文政人员绝对会遭遇惨烈的牺牲。 这个问题王思仪显然考虑到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国防军将不会继续进攻。” 她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线。 “我已命令各部在这些地方进行展开,所有的兵力都撒出去。如果蒙古人还能跑进来,那神仙也没有办法了。” 草原太大,漏洞太多。 但那是在国防军戮力进攻时才这样的。 可假如国防军不进攻了,只专注于目前打下来的地盘的防御,其实还是力有所及的。 毕竟国防军手中的骑兵不少,足足十万之众。 将这十万骑兵加上步兵守御若干要点,形成点、线、面的综合防御体系,喀尔喀蒙古人也只能干瞪眼。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要跟喀尔喀争夺民心。民心就是势,谁掌握了势,这一仗谁就赢了。那些蒙古王公贵族对待普通牧民如何,相信你们也都清楚。只要将我们的政策惠及草原上的绝大多数牧民,我们就等于多了无数的支持者。到了那时,我们有无数双眼睛帮忙,喀尔喀拿什么和咱们打?” 王思仪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并没有单纯从军事角度看待问题。 漠南那边,蒙古牧民们在帝国的政策下纷纷获得了新生。 如今整个漠南一片欣欣向荣,牧民们开始享受新政策打来的好处,民心已经完全投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