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前桥之战
危机危机,危险中自然有机会。 其他人只看到了危险,土井利胜却看到了机会。 对于旷日持久的战争,他一直觉得对东瀛不是好事。 毕竟帝国就在一旁虎视眈眈,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动作,但如果说这头恶龙多么心善,土井利胜打死也不会相信。 他和只坐镇幕府的德川家光不同。 这些年来为了战争,他游走各地,督促政务,对于民间的状况最为了解。 他深知民间已经到了崩溃的地步。 百姓能够负担的,已经超越了极限。 如果战争继续下去,不等德川幕府和外样大名分出胜负,暴起的百姓就能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各地暴乱的消息传来,尤其是伊达宗胜平叛失败的结果,让土井利胜认为,战争不能再拖下去了。 必须尽快消灭外样大名,然后休养生息,才能保住东瀛的国体。 之前双方势均力敌,还看不到立刻结束战争的希望。但是这次幕府内部的危机,反而让他觉得这是请君入瓮的好机会。 “叛逆那边的暴乱情形远不如我们严重,肯定会迅速平定。届时那些外样大名必然会趁机出兵,对我们赶尽杀绝。他们这种急切的心理,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机会。” 土井利胜说了思路,却惹急了伊达政宗。 “那仙台怎么办?” 仙台可是伊达家的老巢,别人不在乎,伊达政宗可不能不管。 要是没有了仙台,伊达家也就不存在了。 “只要幕府在,伊达家才有未来。” 土井利胜冷冰冰的话,让伊达政宗尽管愤愤不平,但也不得不安静下来。 “战争打的太久了,幕府的钱财和人力已经见底了。能够尽快结束战争,无疑是最好的。” 德川家光发话了,也给此事奠定了基调。 此时的德川家光是有些懊悔的。 他虽然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但不如父祖辈的,是没有战阵经验。 以至于面对战争,只能指望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 这代表着他对于军事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也没法有效地把控战争的进度。 这也是德川幕府为何迟迟不能战胜外样大名的原因。 和他相比,外样大名那边,无论是加藤忠广、岛津光久、毛利光广等人,全都战场经验丰富。 这些人始终在第一线,对于战况随时都能做出调整,这才有效地避免了外样大名各方面的短板。 不过土井利胜说得对,外样大名也到了极限,肯定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战争。 而这种急切的心理,就是德川幕府可以利用的机会。 鸟取的海边,喊杀声铺天盖地,血腥味弥漫天地。 看着从四面八方压力的大名军队,义军上下悲愤不已。 他们向首领愤怒地质问道:“说好的援军呢?为何还不来?” 义军首领浑身无力,神情绝望。 到了这个时候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被骗了。 那些帝国的人只将他们当成了炮灰,根本就不打算在他们身上投入过多。 他们退到海边,就是指望帝国从海上进行接应。 然而,海上什么都没有。 大名的军队不断缩小包围圈,一批接着一批的义军被杀戮。 即使有人投降,大名军队也不接受。 外样大名恨透了这些背后捣乱的人,誓要用最残酷的手段震慑敢于反抗之辈。 “这些人狼子野心,一旦上位必定贪心不足。他们的利用价值已经结束了,现在就用他们的死让东瀛的百姓彻底绝望吧。” 外样大名的军中,帝国的观察员悠闲地看着战场。 对于义军的覆灭,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哪怕这些义军是他们鼓动起来的。 毕竟这些义军当中的首领,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人,也没有几个是纯正的农民。 他们只是寄希望于依靠帝国的帮助飞黄腾达,一旦得逞,对于帝国将不会有什么忠诚,也对东瀛百姓是一种伤害。 既然如此,就利用他们给外样大名制造麻烦和损害,才最符合帝国的利益。 现在看来,效果非常好。 整个鸟取地区已经彻底打烂了,大片的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到了只有三成,其中大多数还是老幼妇孺。 鸟取的现状,也是整个东瀛西部的现状。 外样大名能够从民间征调的兵源,已经渐渐枯竭。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他们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战斗很快结束了。 鸟取义军没有一个人活下来,全都被大名军队杀光。 唯独留下的地方,成为了鬼蜮。 这些地方如果没有外力投入,起码三十年内都无法恢复生机。 但外样大名已经顾不得这个了,得知幕府军队大批撤退、前往仙台平叛,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诸君,皇国兴废,在此一举!” 毛利光广最是积极。 长州藩和其他藩国不同,位于本州岛上。结果这几年的战争,大多数都是在长州藩境内打的。 长州藩遭遇的破坏最为严重。 毛利光广最希望战争赶紧结束,哪怕将战场推到长州藩之外呢。 岛津光久等人也觉得这是天赐良机,立刻挥军东进。 萨摩藩的水军冲过濑户内海,顶着七、八月的大风,贴着本州岛南海岸奔袭静冈。 一旦拿下静冈,就等于打开了江户的西大门。 毛利光广、加藤忠广等人率领陆军贴着北海岸进展迅速,重新占领了长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