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约定履(8)
日落日升,一天又一天。 石晓晓心安理得地和姐姐一块儿带着孩子出行玩耍,偶尔壮着胆子使唤一下跟着一块儿来的姐夫,心中觉得这样的日子真是不错,叫人过得十分滋润。 阿宝和圆圆也十分喜欢每日的不同,每天都充满了新鲜感,连带着这个天天跟在一起的小姨也更加喜欢了。 石茂山和李春见自家两个女儿感情这么好,也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石晓晓,他们则是镇守铺子中。 石家小门对面的那个院子里,舒亦钦揉了揉自己发闷的胸口,一口一口啃着包子,目光不善地看着碗里余下的包子,那模样怎么看怎么凶狠,就像是一只小怪兽撕扯着一块布满血丝的鲜肉。 “既然这么对我……,那就怪不得我了……”舒亦钦恨恨地撕咬着,身上仿佛跃出了一只嘶吼怒号的怪物。 石家几口人和和美美地沉浸在平静而美好的生活里,除了时不时在心里嘀咕的江乔,好像每个人都忘了一件事儿,一直到某天早上。 为了能够每日按时开门做生意,石家的当家石茂山从来不让自己沉沦被窝,总是要早早离开温暖的床榻,走到自己熟悉的案板前取面粉倒水和面,让自己美味的面食不错过每一个清晨到来的客人。 陪着石茂山的不仅有黎明将现的天空,夜未散尽的微凉,坠在庭院野草上初初凝结的露珠,还有他的妻子,李春。 李春,一个踏实勤快的居家女人,从成亲之日起就和石茂山形影不离。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坚定的信念一起度过晨间的微风和夜间的月辉。天上启明星未灭,他们便开始认真地做着每日将要出售的包子馒头,一次揉搓,一次按压,都是他们对自家食物品质的要求,他们做出的食物从未让顾客失望过。 杨柳巷子里,这个驻扎了几代人的食铺——石记包子馒头铺,总是巷子里最早飘出炊烟的那一个。 仿佛他们便是这一条老街每日的起点,伴随着那氤氲而起的水汽拉开帷幕。 江城之中,这一条古老的巷子便慢慢地苏醒,褪去夜晚的寂静无声,染上白日的喧嚣热闹。 人流渐起之时,新的一天便开始了。 第一轮包子馒头刚刚蒸熟,李春站在铺子上就迎来了第一个食客。 “石家的,我要两个包子两个馒头。”脚夫张架着自己肩上的扁担,一手递了钱给李春,说话间伸长脖子望了望铺子里边,“老石呢?晓晓呢?” 李春收钱捡了包子馒头,油纸包好递给脚夫张:“老石做了一早上的面,这在里屋歇着呢。晓晓看她外甥去了。” 脚夫张有些惊奇地看着李春:“都这个时候了,你们还忙着做生意?晓晓怎么也这么不上心?这钱啊,是赚不完的,做生意也不差这么一两天嘛!”脚夫张的话说出了一股劝诫的味道,活像石家人为了赚钱就什么都不顾了一样。 “嘿,老张,你这是说什么话呢?”李春听着他这口气就不乐意了,他们家又不是见钱眼开,哪用得着他这么说话的? 脚夫张瞧李春还在嘴硬,一边咬着包子一边忍着心中滋生的不愉说道:“又不是什么大伙不知道的事情,你何必遮遮掩掩,大家都知道……” 脚夫张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巷子里热闹的敲锣打鼓声给盖住了。 李春十分在意他没说完的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知道的,到底是什么。 听着这些像是在指责自己一家的话,李春心里有些星星点点的小火苗,却还是要脚夫张说个究竟。她正欲叫住脚夫张理论,就见脚夫张伸头望了一眼从巷子外走来的那一队人,便像是见着了肉的苍蝇,冲着那吹吹打打的热闹劲儿就围了过去。 李春心里腹诽着脚夫张这只坏“苍蝇”,大清早就坏了自己的好心情。 那渐渐行来的热闹声染着氤氲的红光,吹打出的曲调欢快喜悦,远远望着像是什么接亲的队伍。 没听说过今日谁要成亲啊?李春回想了一下近日听的一些消息,实在没想起来这巷子里到底有哪家人要接亲了,还搞这么大阵仗,都快把巷子里给堵了。巷子里有喜事固然是好事,可这么一来可不就将巷子占了大半,没了人来人往,这生意还怎么做啊? 李春想着,觉得石茂山今日这包子馒头可算是做多了。 那敲敲打打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一群人挤在不甚宽的巷子里叽叽喳喳,似乎是在说什么话,一个穿了喜庆红衣的人影从那堆人里跑了出来,冲到石记上,对着李春叫道:“婶子,你家的包子馒头我们全买了!” 李春眨眨眼,看着眼前这个收拾得干干净净乖巧讨喜的红衣小子,皱着眉又揉了揉眼睛:“东东?” “嗯!”林东东点点头,有些兴奋又有些迫不及待,“李婶,就让我们全包了吧!” “东东,你这是在干嘛?”李春依旧没反应过来这小子说的话,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跑腿啊!”林东东咧嘴一笑,眉眼都是喜意,“福满喜满好运满!这些蒸笼蒸屉里的包子馒头我们全都包了!” 李春头回听见人买包子还跟店主说吉祥话,一时不太确信林东东是不是在逗自己玩儿。 “喏,这是买包子馒头的钱!”林东东说着话,双手递银子送到了李春手上,“十全十美喜临门!” 他说着话,又有几个人抱着东西走了过来,近了便问林东东:“包子馒头买了吗?” “买了!”林东东得意地指了指李春手里的银子。 李春莫名其妙地捧着自己手里的十两银子,心知这银子买下这会儿蒸好的包子馒头绰绰有余,虽然买主是熟人,可一口气全买了,这也太过奇怪了吧? 李春还想拉着林东东多问几句缘故,就见刚来的四个人问她:“不知可否借宝地一用?放几样东西?” 李春一脸糊涂地指了指灶台旁边摆出来的小方桌。 几人便将手里的东西放了上去,却是三只匣子和一叠竹编的全新篮筐。 其中较高一人对李春和气笑道:“这些包子馒头既然已经买下,我们便在贵店稍作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