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要方子
日头缓缓从西边降落,余晖从窗棂透进来时,文舒还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此刻她的眼里心里都只有那些新奇的知识,那些知识就像一缕缕湖水,缓缓的流向她的大脑,最后汇进那干涸的知识海洋。 她就像一块干海绵,遇到水便情不自禁的往里吸收,以至于连外界的环境变化都感觉不到。 这个过程,忘了时间,忘了病痛,直至文老爹端饭进来时,她已经把整本《超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看完了。 夜幕四合,繁华的东京城再次热闹起来,被封的几条巷子反倒成了这热闹中心难得的清静所在。 然而巷中的百姓,除却文舒外,却是个个都在期盼着解封的日子。 两日后,在赵家守了几个日夜的太医局的医官们终于围坐在一起,讨论街巷解封问题。 由于此次鸡瘟受影晌人数较少,几条巷子里除却赵家和少数几户人家外,并无新增案例。且此次发病之人,多是食用了鸡肉,没有食用鸡肉而染病者,暂未发现。 由此,可以判断,此次鸡瘟对人类的传染性不强。起码没有达到接触传染的地步,也未出现明显的人传人的情况。 后经商议,医官们一致认为,此次鸡瘟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和解决,可以解封街巷子。 此消息一传开,巷内的百姓顿时欢呼雀跃,好些人家走出家门,在巷子里聊天笑闹。 一片笑闹声中,唯独两家依旧沉静着,一个是文家,一个是赵家隔壁的林家。 文家是因为文舒还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根本无心管外界的变化。而文老爹因为担忧她的腿伤,也开心不起来。 毕竟那位老大夫说了,文舒这腿就是养好了,也会留下暗伤。遇着刮风下雨的天气,容易生疼。 她还这么年轻,以后的这几十年该怎么过啊! 在文老爹暗自叹息的当口,另一头的林家则全家聚在围墙底下,竖耳倾听隔壁赵大的动静。 全家人都眼巴巴的守在围墙根,只等着隔壁的医官们离开,就去赵家拿鸡瘟的方子。 他们家的大孙女,林小蝶几天前就发了高热,可当时鸡瘟正闹得凶。他们怕请大夫,会被人认为染了鸡瘟。 万一治不好,到时全家都会被连累,丢出城外自生自灭。 所以他们左思右想后决定等一等,先观望观望。若是鸡瘟并不凶险,赵家人被治好了,他们再上报不迟。 若是治不好..... 治不好,他们也没想清楚该怎么办。 不过等侍的时间里,他们也并未全然放任不管。林家大郎搜罗了家里从前留下来治风寒的药和退热的药,让林家大娘子熬了给林小蝶灌下去。 想着,吃些药总归没坏处。 也不知道是误打误撞,还是说他好运气,那些药灌下去没多久,林小蝶竟还真退了热。 这下,可把林家人高兴坏了。只当林小蝶真是感觉了风寒,而不是他们猜想的鸡瘟。 然而,这份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第二天林小蝶又烧了起来,且比第一天烧得还要高。 这下林家人又犯愁了。 恰巧这时隔壁传来赵家人有了好转的消息,林大郎心中一喜,正要上报,却又被自家老娘拉住了。 林老太太将他拉到墙根,示意他继续听。 林大郎侧耳听去,却听得那些医官们说,情况见好,若无新增病例,不日就可解封巷子。 林大郎不明其意,林老太太把眼一瞪,将他扯离院墙后,才悄声道:“眼看就要解封了,此时咱们把小蝶的情况报上去,肯定又得封一阵子。这要让巷子里的人知道了,还不得撕了咱。” “那咋办,那小蝶就不管了?” “咋能不管。”林老太太恨铁不成刚的道:“你刚才没听那些官人说,若无意外,明后天巷子就能解封。巷子一解封,他们肯定就走了,到时咱们去赵家要副方子,照着抓药不就好了。” 林大郎一听,甚有道理,便也同意消息瞒下,只是心里到底还是有些担心。 然而,到了夜间,林小蝶的烧又自己退了些,这又让林家人安心不少。觉得林小蝶就算是染了鸡瘟,也是最轻的那种,要不然也不会自己退了烧。 就这样,又反复了两日,到得今日解封的消息总算确定了。林家人一早便守在墙下听动静,只待医官们一走,便立即冲进赵家拿方子。 只是巷子解封这等大事,上头的官员必要过问。是以这一日早上赵家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等人全部走完,已经是辰时过半,将要近午。 赵大正在院子里收拾邻里们道贺吃剩的瓜果皮,就见林家老太太小跑着进来,不待他招呼,便凑到他身边先开了口。 “贤侄啊,你们可是都好全了?” “自然,一家人都好了呢。”赵大赶忙道,生怕别人误会他们没好全。 “那医官们的医术可真是高明。”林老太太先赞了一句,然后才转到正题,“那医官们开的方子,大侄子能不能给老婆子看看。” “方子?”赵大一顿,狐疑的看向林老太太,“大娘要方子做甚?难道......“ “咳,休要乱想,我家小蝶就是有些咳嗽。”眼见得赵大脸上神色变了,林老太太连忙解释,“这不是瞧着医官们医术高超,肯定比请平常大夫要好些,你那些方子反正也不用了,借老婆子看看又要什么紧。” 赵大不信,劝道:“婶子,这时侯咳嗽可不是什么好事,你还是请正经大夫给小蝶看看吧。” “还要你来提醒。”林老太太瞪着赵大一眼,“要不是瞅着巷子好不容易解封了,怕请大夫,再出意外,连累整条巷子,老身早就上报了。” 一想到有可能再次封巷,赵大不吭声了。 林老太太便是拿准了这点,才敢明目张胆的讨要方子。 眼见巷子好不容易解封了,这时侯没谁会去主动触这个霉头。真要捅出去,惹来了官府,必会被整条巷子的人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