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今夕何夕
黄晓推开院门,一眼看去,又是怔住了。 不过,他经过了这些怪异之事后,心理素质强大了许多,很快就反手关上门,走了进去。 院子比祖屋大了很多倍,光是院子就要比先前的整体房子大上许多,但除此以外,所有布局都是大变样。 中间正中有七间房,正中的堂厅原是药房的布局,靠着墙是一排木柜,虽然隔得有些远,但黄晓知道,那些一格格抽屉组成的木柜,一定是药柜,药柜前,有一个柜台…… 屋后却又多了一个小院,想来是内宅,他一时间没心思进去看。 院子里,原本的右边杂物间,现在看来应该是厨房,靠着厨房的是洗漱间。 这两间正对面,也是两间房子,也不知是作什么用途。 而在院门附近位置却又多了一个小房子,黄晓扫了一眼,就知道,这是门房。 不过这院子里,静悄悄的,似乎早就没人居住一般。 黄晓快步走了一圈。 所有的现代物品都不见了,没有任何现代气息! 邪门得很! 黄晓再次打开院门,门外依旧是古代。 反手关上。院内依旧是药房的布局。 再打开,再关上! …… 黄晓额头上白毛汗又出来了。 这特么都关合十几遍了,都是古代! 难不成回不去了? 难道是穿越过来了? 不过,刚刚明明回去过了呀,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在现代社会,他黄晓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人士,但生活质量绝非缺衣少食的古代能够比拟的,更何况在古代,人命似草芥一般,就如同刚才,若不是自己有现代知识,现在恐怕都拉去给那狗屁崔少爷殉葬去了。 街坊以及摊贩们在魏忠贤等人走后,均各自归位,眼见黄晓站在院内,反复关开大门,均有些好奇。 有人叹息道:“唉!黄晓的傻病又犯了,真可怜呐!” 有人接口道:“可不是嘛,刚刚我见他说话挺正常的,还救活了已经死了的崔公子,我还以为晓哥脑子开窍了,心里真真为黄大夫家感到高兴,你是不知道呀,黄大夫可是好人呐,年前我家小儿子……” 又有人打断插嘴道:“等等……你说黄家这傻儿救活了死去的人?你亲眼看见的?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又不是我一个人看见了?我和你说呀,当时呀,那场面!那是相当的……” 这人说刚刚的事,那是一个眉飞色舞,听众愈多,不断发出惊叹声,还夹杂着一些附和声。 月娘在旁边原本看不见黄晓的举动,听得众人议论黄晓的怪异行为,心中有些担心,眼见早市将散,稍微收拾了一下碗筷,迈步走了过去。 “晓哥,你……” 刚刚到门口,正好遇到黄晓满头大汗的拉开门。 黄晓一愣,随即想起自己还没付钱,不由得尴尬的道:“不好意思啊,我……早点钱,暂时先欠着。” 月娘见黄晓虽然满脸尴尬之色,但话语逻辑清晰,显然不似以前那般浑浑噩噩,心中一宽,嫣然一笑,道:“相比晓哥的救命之恩,这点吃食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你还帮奴家赶走了那讨厌的崔少爷!以后呀,每日早晨都过来吃食吧。” 她语气真诚,黄晓也不知道该怎么推辞,加之穿越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也没心情说什么。 月娘见黄晓呆看自己,俏脸一红,作了一福,就要离去。 黄晓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姑娘留步,方不方便进来谈谈?我……心中迷糊不清,还请你帮帮我。” 不管能不能回去,最起码得了解现在所处的时代等基本情况。 月娘一呆,侧头四顾,见有人似乎指指点点,脸上更是红了,毕竟一个姑娘家和男子这样倾谈,已经是不合礼教,再要是进他家里,怕更是不妥,想要拒绝,但想到黄晓刚刚帮了自己那么大忙,而现在黄晓眼中那份忐忑,更让月娘心生怜惜。 她点点头,黄晓大喜,侧身让开。 “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叫黄晓,我的情况你知道吗?这是什么地方?还有现在是哪个皇帝?什么年号?现在是几月几日……”黄晓迫不及待的一口气问了出来。 月娘一怔,她知道黄晓一向呆呆傻傻,却不想居然呆傻到这个程度了! “你叫黄晓,字伯达,你黄家一直都是悬壶济世为生,你是家中独子,你母亲早亡,前些日子你父亲黄大夫去世了,家里的仆从也都散了……街坊都叫你晓哥儿……” 原来黄晓和黄晓一样,家庭背景几乎差不多,都是母亲早亡,父亲又去世了,而且父亲的职业也相同,不同是黄晓父亲只是一个赤脚医生,因为没有行医资质,之后不得不务农打零工,而黄晓的父亲则是朝阳门一带有名的大夫。 黄晓从出生下来就呆呆傻傻的,就似得了离魂症一样,总是窝在家里,也不说话,一年都难得出几次门,就算是出门,也是安安静静,不吵不闹,就似木头人一样。 月娘还是顾忌黄晓的脸面,有些话都没有说透彻,比如他每天早餐都是在她摊位上吃的,不过从来都没有说过话,更别提给钱这件事了,似乎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不过,黄晓父亲在的时候,总是一个月给她一笔银钱,也没有亏待月娘,不过自从上周黄父去世后,却再也没有人为黄晓付钞了,好在月娘心地善良,也没有计较这些,此刻她讲述起来,自然也不会提起。 “今儿是五月二十二,这儿是京城东四牌楼大街,你没看见吗?西边就是朝阳门,再往前走三里就是皇宫,陛下是天启皇帝,登基了……五年,对,是五年!奴家记得……” 居然是大明朝!天启五年的大明!木匠皇帝的大明!好像木匠皇帝没两年就挂了,后面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吧,十几年吧?大明就没了? 黄晓平时也没有特意去关注这些,读书学的历史早就忘记得差不多,大致的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