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团圆(三)
看着赵姬离去的背影,我好像能明白在这个冰冷的年代,她历经生死,却不被承认,寻求庇护却求而不得。被人抛弃,又被人寻回,好像别人手里的一颗棋子,丢来丢去,但始终不被人重视。
曾经她也是名动京城的美女,也许她入了一户普通的商人,也能过平凡安定的一生,却偏偏跟了吕不韦,又被他送给了异人,最后却被他们抛弃在赵国。一个女人这一生并不想考虑什么家国大业,只想有些财富,有些许权利,平平稳稳的活下去,便是入赵姬所想。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错,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列国斗争,她只是万千无法掌握命运的其中一个。
我转身又进了秦宫,见到嬴政站立于桌前,低着头沉默着,而秦王和应蛟母子却也不在,想必是扶秦王去内殿了。
我忐忑的走过去,“太子殿下,都是奴婢的错,若不是奴婢以为……”
“不是你……”嬴政低声说,但语气里确是抑制不住的愤怒,“我只是一个被丢弃的孩子,一顿饭,何至于此。”
嬴政说完,便抬脚,揣在餐桌上,整个桌子瞬间打翻在地。
菜汤饭汤撒了一地,泥烧的盘子碗,瞬间化为了一地碎片。
看着这幅场景,我慌忙去收拾地上的碎片,却被嬴政拽了起来。
“我们走!”嬴政还是那般语气。
“可是……太子殿下……”我有些紧张的想让他再多考虑一下如何做合适。
“走吧……”
我跟着嬴政,随着他一步步前行。
虽是个少年郎,但是嬴政的脚步却走的很沉重很疲惫,古代并不如现代的灯火通明,能为我们照亮前路的只有纸糊的灯和天上的月光。
我手上没有灯,而不知为何原本皎洁明亮的月,却被天上的乌云牢牢遮住,不肯透出一丝光亮。
我眼前的少年就这样在黑暗中走着,我能看清的只有他身上象征着秦国太子的花纹在闪着微光。
“嬴政……你父亲只是希望,你未来能当好一个国君。”我冲着那个背影,声音略微高些说道。
嬴政顿住脚步,看着漆黑一片的水塘,说道,“我的降生好像一个错误……”
“不是的……”我轻声说。
“我的父亲不爱我,母亲因为我是父亲的孩子才在赵国受尽冷落和白眼。”嬴政的语气低落,极度掩盖声音里的哽咽,“我只是一个多余的人,应蛟才是父亲疼爱的孩子……我……不该奢望太多……”
“政儿……”我听着他这样说,忍不住心疼道,“不是你的错……这天下没有一个孩子降生是错的……”
黑暗里他轻轻摇了摇头。“在这个秦宫里,我剩下的只有你和母亲了……”
我走过去抱住他,努力咽了咽唾沫,让自己能冷静的说话。就是如此我也平复了很久,才在他的耳边低声说道,“没关系,我会陪着你。”
自那次之后,嬴政时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处理公务就是读书练剑,不曾有过半刻停歇。
我听宫人的私下里议论,秦庄襄王派了蒙骜攻打魏国的高都和汲,并派出了王龁攻打上党郡,设立为太原郡。
也不知是不是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过于心急,导致其余五国,联手抗击秦国。秦国败退,为首的信陵君将大将蒙骜追击之函谷关。
秦庄襄王也因此一病不起,彻底将自己的身体拖垮。
弥留之际,秦庄襄王唤了嬴政去他床前,我则站在侧面,等候吩咐。
这时的庄襄王嘴唇干裂发白,眼睛是睁着却也无了神色,头发看起来也是干枯毛躁的没有了光泽。
他伸出一直苍白的手,嬴政赶忙抓住。
“政儿……为父撑不住了……”庄襄王声音发抖,有些绝望,“为父……只能把国家交给你了……”
“父王……”嬴政眼里噙着泪喊到。
“咳咳咳咳咳……”老秦王干咳,“你怪……父亲吗……”
“嬴政不敢。”
“那边是怪……”老秦王喘着微弱的气,闭了闭眼睛,继续说道:“政儿,为父愧对于你……”
“为父……后悔……咳咳咳……后悔没有……带你们母子……一起走……”说完这句,他好像整个人都脱力,身体向后倒去,被嬴政赶忙扶住。
“政儿……”老秦王含泪,继续说,“天下……得归一啊……”他这句话颤的厉害,是一头雄狮郁郁不得志的悲慨,却也无能为力,只能垂垂老矣,然后死去。
“六国……本是一体……咳咳咳……”
“是周天子……他让国家……分裂至此……我们打的不是外人……咳咳咳……是我们……自己人啊。”
“父王……”嬴政担忧的叫到。
老秦王缓缓的摆手,一字一字郑重的说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态。我只恨……没能……没能……看到……统一大业。”
“咳咳咳咳咳……”
“我没能……没能……让……百姓……咳咳咳……免于……征战之……苦……”
他握紧嬴政的手,用尽自己的全部力气,“政儿……你得去实现它!”
说完这句……他的手从嬴政手中滑落,这个君王历经三年,也诀别与这座秦宫。
“王上,薨了!”太监大喊。
丧钟也在这一刻敲响,那最后一顿不太完美的团圆饭,竟成了最后的团圆饭……
那一刻不论是悲伤还是不舍,都会随着死亡化为灰烬。
“父王!”嬴政拼尽全力大声喊叫着,“父王!你醒醒!你醒醒!”
他跌坐在秦庄王的床前,双目失神……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他并没有哭出声来,只是失神的坐在那。
不知是过了多久,嬴政起身,在秦庄襄公的床前跪地行大礼。他后背挺的笔直,眼神坚定的看着秦庄襄王离去的病体。
“儿臣,在此立誓。不论今后的路有多难走,定会让天下归一,定会让天下百姓不在置身于列国斗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