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上瘾的地产生意
东京是亚洲最发达的城市,相比于国内的经济中心魔都,东京的人口是魔都的2倍,面积是魔都的三分之一,人口密度是魔都的6倍,dp总量是魔都的20倍。 可是,有一个产业东京非常惨。 那就是房地产。 自从80年代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现在,全日本40%的房产,都已经被外资买下来了。 尤其是日本东京的帝国饭店。 这是皇家结婚、宴会的百年老店。 然后被一家美国的资本cerber给全资收购了,变成了美国人的饭店。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cerber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看门狗”。 对当地人来说,堪称是奇耻大辱,闻者纷纷落泪。 今年3月份,华尔街的资本就嗅到了风向不对,纷纷地从日本房产市场撤离了。当月,日本的房产价格就集体暴跌30%。 现在是9月份,金融市场越发地紧张。 雷曼、美林这种世界巨头都有破产的风险,而金融危机的核心点,就是房地产。过去半个月,房产价格再次暴跌40%。 跟去年的同期价格相比,现在的日本房市,普遍跌幅都达到60%-70%。 相比之下,豪宅的跌幅比较小,只有40%左右。 很多都是外国人的二手豪宅。 这些老外们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活不下去了,哭哭啼啼地要回国了,老家都快沦陷了,还哪有心情在东京享受纸醉金迷啊? 就开始集体卖房。 房产中介给周不器挑的这3处房源,都在港区,都是待出售的二手豪宅。这里是国际化的富豪区,全东京的外国有钱人几乎都住在这里。 二手房有一个好处,可以拎包入住。 甚至今天就可以搬进去了。 “这边有很多高级住宅,大使馆都在这边。还有一个好处,东京的高校也主要分布在港区。”唐斌辰若有深意地帮他介绍。 周不器眼睛一亮,“大学都在这边?挺好啊,那大学生很多喽?” 唐斌辰笑笑,“嗯,很多。” 周不器道:“现在来看,日本市场咱们已经算是吃下来了,十拿九稳。这完全可以作为亚洲海外市场的中心,进一步地向韩国和东南亚辐射了。我以后可能会经常往这边来,这人生地不熟的也不行,得有一个助理。可以从大学时期开始培养,重点要学好中文。” 因为说的是中文,房产中介根本听不懂,脸上只能挂着讨好的笑容。 这一点有些奇怪,这个日本房产中介是个50多岁的大叔,西装革履,穿得比周不器还像成功人士。 唐斌辰想说的是另一件事,“我觉得总部大楼的事,可以换一个思路。” “哦?” “从04年开始,从国外来的地产热钱开始涌入东京。这里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建筑成本低,被认为是抄底的机会,然后,外资就开始推动东京的地产市场转热。过去这几年,东京的地产价格一直在走高。” “这下是断崖式崩盘。” “对,就是崩盘。”唐斌辰点了点头,“日本的经济跟美国深度捆绑,次贷危机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过去这几年,在外资的带动下,东京开发了一片又一片的地产项目。现在资金外流,在集体大跌。” 周不器明白了他的意思,惊讶道:“你是说……你是说咱们不自己盖了?直接买一处楼盘?” 唐斌辰道:“我找人计算过,直接买是最划算的。不仅是省时省力,可以尽快地搬进去,关键价格也低,成本价就能拿下。更重要的是地理位置。” 周不器扭头看他,“这里?港区?” 唐斌辰道:“没错,就是港区。过去几年在大面积的基建,中心地段的地都被拿光了。咱们拿地,只能去郊区了。云计算中心和物流仓储中心是基础设施工程,放在郊区没问题,可是总部也在郊区,就有点偏离主流了。还是应该在中心地段拿地,就像谷歌、亚马逊、微软那样。只有在中心地段,才有大公司的形象,在招聘的时候才更有竞争力。跑到了偏远郊区,员工们下班后要到市里喝杯清酒、娱乐应酬,太不便利了。” 周不器深以为然。 日本这边的职场环境跟国内、跟欧美都不太一样。 别的地方,员工们恨不得下班了就赶紧回家,陪家人待在一起,留出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可是在日本不同,男人下班之后就回家,会被家人嘲笑。 是不是要被解雇了? 是不是在公司里没有朋友? 是不是工作不顺利,被领导冷落了? 正常的情况下,员工们都要在公司里自愿加班一两个小时。然后跟公司领导,或者公司里的朋友一起出去吃晚饭,喝点小酒,应酬一下。 这被认为是职场社交的重要一环,甚至男人下班后跟朋友们去风俗场所快活一下,女人们往往也能理解,认为这是工作的一部分。 下班就回家陪老婆的老实人才是不能容忍的,才是没用的体现。 以至于到了晚上,很多小酒吧里会有单身男人在孤单地一个人喝酒,喝到11点多了,最后一班地铁了,才会起身回家。 因为害怕回家太早被家人瞧不起。 社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这就是本土环境对企业选择的重要影响了。如果紫微星日本的总部在郊区,那跟本地文化就太格格不入了。 应该选择经济发达、娱乐产业旺盛的中心地带,方便员工们下班后的娱乐活动。 从这也能反映出一个问题——现在的唐斌辰,信心十足! 这样的社会背景,唐斌辰肯定早就发现了,他迟迟没说,是因为底气不足。万一买了一栋写字楼,日本市场却没做起来,那不惨了? 现在yikyak大火,uc美颜更是成了女孩子必备的手机软件,紫微星日本的业务已经初见成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