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香槟已经准备好了
300多个座位,然后两本论文加起来有150多页,所以光是这些发出去的论文,就至少用了将近20万张纸。
不过,对于这样一场报告来说,这些都是值得的。
而随着李牧进入会场,也立马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作为整个数学界在今天的唯一主角,他也值得这样的关注。
一时间,许多人也都向他打起了招呼。
李牧笑着回应着这些招呼。
只不过,在这些英语的招呼声中,突然夹杂着一道中文的“李牧,你好!”,让他感到格外的亲切。
转过头一看,他便见到三名华国人向他走来,两男一女的组合。
看了一眼他们的着装,还有胸前的挂牌,李牧就问道:“你们是央视的人?”
这些人当即就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是的。”
其中为首的一个中年男记者也向李牧伸出了手,郑重道:“我是央视驻英国记者站站长尚培元,这两位叫张涛和陈琳。”
“尚站长好,还有张记者,陈记者。”
李牧笑着和尚培元握了握手,说道。
“你客气了。”尚培元笑着说道:“我们还得感谢你,帮助我们争取到了这次现场记录的机会。”
本来,李牧的这场报告会,BCC拿到了独家转播权,不过在李牧的争取下,央视这边也拿到了面对国内的转播权以及记录权。
可以说,这场报告只有这两家媒体能够在现场进行记录和转播,央视方面自然也很感谢李牧的帮忙。
李牧倒是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你们也算是帮我宣传,应该是我感谢你们才对。”
“哈哈,不管怎么说,你也帮了我们大忙,我就先在这里提前预祝你的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了。”尚培元说道。
旁边的陈琳也点点头,一脸地激动:“而且我们知道你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时的时候,也特别高兴,老早就想来见一见你了,像是我,一直都羡慕你这样数学特别好的人,这场报告会,我们可期待好久了。”
李牧笑道:“那就谢谢了!感谢你们的期待。”
“嗯。”尚培元点头道:“那就不耽误你了,加油!”
说出加油的同时,他也给李牧比了一个大拇指。
而旁边的陈琳,以及另外一位张涛也都向李牧比了一个大拇指:“加油!”
没有废话,三位记者便回到了他们的位置上,也就是会场的最后一排。
李牧的心中微微感慨,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见到这三位国内来的记者,他心中也挺高兴。
当然,接下来他也要好好的准备这场报告会了。
和怀尔斯以及两位同门告别,前往了会场的后台,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
而怀尔斯也和两名学生分开了,作为知名的数学家,他的座位一般都会被安排在前面,以方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听清报告。
这些学生们段位不够,所以就只能坐在后排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怀尔斯来到了第一排,找到了他的座位。
而十分巧合的是,他身旁坐的人就是法尔廷斯。
“哟,格尔德,好几不见了,也来参加我学生的报告会了?”
怀尔斯笑呵呵地打了一声招呼。
法尔廷斯瞥了他一眼,毫不给面子地说道:“你就不要把李牧是你学生这件事情,成天挂在嘴上了。”
“啧,你还是一如既往啊。”怀尔斯倒是丝毫没有在意,笑呵呵的说道:“我看你就是羡慕我的学生都很棒。”
“另外,听说你认为最好的数学家,现在也终于变成四个人了,我就先替我的学生谢谢你的夸奖了。”
法尔廷斯面无表情地说道:“呵呵,你倒是不用代替李牧感谢我,反正你不在其中。”
怀尔斯耸耸肩膀,然后转头又看向了另外一边坐着的人:“哇哦,德利涅,原来你也在啊,感谢你来参加我学生的报告会。”
德利涅倒是不像法尔廷斯那样不给面子,只是没好气地说道:“我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听你炫耀的,他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有你的帮助吗?”
“这当然是有的。”怀尔斯说道:“那是在一个美好的早晨,我在图书馆偶遇到了李牧,而当时的他正陷入进了迷茫之中,然后我就给了他一点小小的引导……”
听着怀尔斯的讲述,旁边的德利涅和法尔廷斯:……
d。
真是受不了这种家伙。
于是两个人很有默契地一同起身,对工作人员说道:“给我们换一个座位!”
“诶,别走嘛!我还没有说完呢。”
怀尔斯赶快摆手:“好了好了,我不说了我不说了。”
德利涅和法尔廷斯这才作罢,当然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没有第一排的作为给他们换了。
接下来,虽然怀尔斯不炫耀了,但却又拿起手中地两本论文,时不时地指着上面的某个步骤,赞叹一声:“这一步写的可真不错,有我当年证明费马大定理时候的那种风范,不愧是我的学生。”
以至于德利涅和法尔廷斯两个都已经六、七十多岁的老人,差点没忍住一起揍这个家伙一顿。
……
随着时间的过去。
正式的报告即将开始,怀尔斯也终于停了下来,静静等待着李牧的上台。
上午九点半。
墨顿学院的院长,马丁·泰勒从后台走了出来。
只不过让在场不少人都疑惑的是,马丁·泰勒上台的时候,手中还拿着一瓶香槟。
当然,马丁·泰勒没有解释拿着这瓶香槟上台的缘由,只是将它放在了演讲台的旁边,显得各位的突兀。
面对着话筒,他说道:“大家好,我是马丁·泰勒,很高兴能成为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报告会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