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技术
肩甚至超越了江浙的鸟铳,生产的数量肯定要低一些。 不过对于这个数据,楚行肯定是不满意的,倒不是他不认可扬州兵工生产出来的火器,而是战争不等人。 楚行思索了一番之后,对众人说道:“老枪型继续制造,哪怕质量稍微低一些,先让将士们有枪可以用,哪怕后续质量上来了,再替换也可以。” 没有火铳,主力部队的战斗力是几乎为零的。 为此,楚行要求下面直接大规模先紧急生产一批旧式火铳。 因为生产旧式火铳,不论是人手,还是生产材料都是现成的,用来过度是刚刚好。 陈耕耘也说道:“旧式火铳跟新式火铳不一样,没有必要非要在扬州集中生产,大王可以下一道王令,命各迁徙队伍,暂停迁徙,就地生产。至于耗材,由工部调运即可,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因为大乾的战略重心正在逐渐南下,青州府、安丘县、临朐县的兵工厂作坊,正在搬迁,陆陆续续往海州和扬州这边儿走,在路上肯定是要耽搁一段时间的。 这也是目前火器生产的速度下滑的原因之一。 当然,除去扬州兵工厂之外,海州兵工,淮安兵工也已经投入生产,不过产量都不算高,海州兵工目前月度生产火铳四百支,而淮安兵工则生产三百支。 虽然一个月可以生产一千一百支火铳,对于当下的大乾来说,虽然已经算是够快的了,但是根本就不够看。 因为总体来说,他比之前大乾在山东的生产速度要慢。 而大乾王师作战、扩军对于火器的需求又在提升。 这就导致了大乾的官员们,想尽一切办法在外面搞枪。 说实话,因为战争因素,江浙的火铳越来越难搞,敢搞走私的商人越来越少,就连沈雀一个月也搞不到几百火铳了。 至于东瀛人生产的火铳,质量堪忧,楚行根本不想用。 所以楚行要求,扬州兵工在顺利投产之后,肯定不能只生产新式火铳,技术可以培养,但是老一套不能放下。 楚行希望现在扬州兵工厂可以逐渐满足大乾对于火铳的需要,同时待可以大规模生产之后,又可以大规模生产新式火铳。 毕竟半年后,大乾面临的环境只会更加复杂。 陈耕耘等人闻言,知道大王的心意,纷纷领命。 楚行又在兵工厂转了转,拍了拍刚才加工火铳的工具,“这便是本王曾经说过的车床吧?这玩意搞出来了,也不跟本王说一说呢?对了,水车搞得怎么样了?” 陈耕耘听到这话,却面露尴尬之色,说道:“大王,水车和车床这类工具,在孙大人和何大人的指导下,我们确实摸索出来了,但是实用性还略微有些低。” 听到这话,楚行当下就有些不开心,怎么每次本王想搞点新技术,爬爬科技树,你们就说不好用呢? 当下微微皱眉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