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融改革(上)
扬州城郊。 高家大院里,几个高家男人坐在一起,坐在上首的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者,而下面有两个中年男子,另外还三个年轻人。 其中一个年轻人一脸着急道:“爹,我们的大米最近销售的势头这么好,正是要趁热打铁的时候,继续扩大工厂的规模,尽可能的抢夺市场的时候,孩儿已经听说,城东的那几家粮商也是向机械分厂那边购入机械了,恐怕用不了多久,他们的机制碾米就要流入市场了,到那个时候,就晚了!” 上头的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道:“慌什么,这碾米生意,我们能够看到,外人自然也能够看到,但是我们高家已经先行大半年,他们想要追赶,远着呢!” 此时,另外一个年纪略大的中年男子道:“话虽如此,不过还是要慎重,我听说最近有人来到碾米厂里挖人,说不准就是那几家粮商使坏!” 当即那年纪略小的中年人道:“大哥说的是,这来我们碾米厂挖人的,除了那几家粮商还能有谁,不过他们挖去的都是一些普通工人,不碍事,至于那几个技术骨干,都是我们高家子弟,他们挖不走!” “不过就算他们一时半会缺乏人手开不起来,但是我们也还是要尽快的加大碾米厂的规模,不仅仅要加大规模,而且我还准备在苏州那边再开一家碾米厂!” “不过这资金不好筹集啊,开一家碾米厂投入可不小,如今我们的银子都是压在货物上,如果要抽调银子建新厂,恐怕会影响碾米厂的运转了!” 众人的讨论的时候,坐在上首的高老太爷则是睁开了眼睛道:“银子不是问题,尽快把那几家商铺变卖,再把田地也出售半数,这开新厂的银子也就差不多了!另外,现在的工程师还是不够,再从旁支里选十名聪明伶俐的孩子送去工部学院学!” 言罢,他撑着拐杖占了起来:“碾米厂这生意,我们高家既然做起来了,断然没有放弃的道理!” 当即这几个儿孙们就是点头称是! 打发了众人出去后,高老太爷又是想起了去年,他去城内老友家手谈的时候,得知老友家中的三子在扬州兵工厂里做事,不由得感兴趣多问了几句,刚好听到了老友三子说他们的机械分厂搞出来一种利用水力碾压大米的机械,这种通过水力机械直接碾压大米,不仅仅成本低廉,而且碾压出来的大米颗粒饱满,品质上佳,卖相相当好。 扬州兵工厂机械分厂搞这些水力碾压大米机械设备,实际上是为了工部的官方碾米厂准备的,而工部的碾米厂主要是为了向军方供应成品大米的,同时也是向官方的其他内部机构供应大米。 但是高老太爷虽然年纪大,但是精明的双眼却是一眼就是从中看到了庞大的商机! 这种碾压大米的方式虽然一开始的投入比较大,但是生产的单位成本要比传统的手工碾压低多了,而且碾压出来的大米品质上佳,更关键的是可以大量生产,用来充当军粮那是暴殄天物啊! 大米还是这些大米,但是经过这么一加工,价格至少翻倍啊! 所以高老太爷很快就是凑集了资金,并通过老友三子的关系,从扬州兵工厂机械分厂购入了这么一套机械,准备专门碾压这种大米出售。 机械分厂本来就是生产这些器械的,虽然大多时候都是为了工部内部的其他工程提供机械,但是对于民间的订单,只要是应用于民用需求,而不是用来制造军械装备的机械设备,他们也是卖的,毕竟机械分厂虽然挂名在扬州兵工厂下头,但也是自负盈亏啊! 购得设备后,高家还排了家族子弟去工部所主办的工部学院学习技术,毕竟这机械设备虽然很原始,但也是机械设备啊,不是专业的机械人才可玩不转。 很快,高家的碾米厂就是开了起来,并开始生产机械碾压的大米! 这种大米自然是不是面向普通大众的,而是专门出售给中产以及上流社会阶层,一经推出,因为价格低,品质上佳就是迅速打开了市场! 不用一月,看到了庞大未来前景的高家老太爷就是开始筹集大量资金,几乎是家中的现银抽调一空,又购入了数套碾米机械。 现在,不敢说日进斗金,但一年的收益,都是比得上他们以往十年的收益了! 十倍以往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高家为什么投身工商业的理由! 到了现在,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竞争,高家的家主更是一咬牙,直接把家中的其他产业变卖,为了筹集资金,甚至连土地都是变卖了大半,然后用资金扩大碾米厂的规模,更准备在苏州那边开设了一家分厂! 当高家开始筹集资金扩大产量,投建苏州分厂的时候,扬州城东的几家粮商也是各有算盘,机械碾压出来的大米,比以往用手工,小作坊搞出来的大米,质量上佳,成本还低,由不得他们不动心啊! 甚至他们比高家更加的财大气粗,这几家粮商都已经是各自向机械分厂下了采购机械的订单,而其中最多的以及啊,更是一口气订购了数十套用于碾压大米的机械设备。 要知道,这年头的机械虽然原始,但是能够用来超大规模加工粮食的机械设备再便宜也便宜不到那里去。 因为人家机械分厂虽然生产成本不高,但是技术无价啊,人家研发技术也是要花费成本的啊,以前是工部内部销售,价格不高,但是往外头买,那价格可就贵了,而且还是天下独此一份,你爱要不要。 所以这些机械的设备价格可是相当的高昂。 而且后续的维护费用更是不低,搞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其实并不低! 不过,机械设备买不起,搞不了大规模的工厂,但是可以搞小规模的作坊,一样赚钱。 数十人规模,甚至只有几个人规模的小作坊,最近已经是在大乾治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他们虽然只是手工生产,但是同样赚钱。 而赚了钱的那些作坊,自然就会想要扩大规模,购买机械,最后升级为大规模的工厂! 所以说工商业的发展,实际上都不用楚行手把手的去教,去说,只要把扶持的政策摆出来,有了这个大环境之后,自然会有无数的聪明人琢磨出来其中门道,然后投身其中并赚取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