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巩固统治
目前大乾王朝的企业们,已经是在东北勘测了大量的煤矿、铁矿,还发现了金矿等等矿产,其中的煤炭和铁矿更是重中之重。
国企部所属的北方煤炭公司,已经是在辽西和辽东两省先后开发多个煤矿了。
随后,江南钢铁公司为首,和其他几家公司联合成立的辽西钢铁公司也是在前几年挂牌成立,并开发当地的铁矿。
同时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就近炼铁炼钢,其生产出来的钢铁成本非常的低廉,已经是向国内众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供应了。
而东北的开发,也是大乾王朝里众多移民开发地区里,第一个以工业开发为主的地区。
当然了,其农业开发也是没有落下,辽西和辽东两省虽然寒冷了一些,但是地形平坦,水资源也是比较充沛,所以发展农业也比较适合,除了种植传统的高粱、小麦、稻谷这三种粮食外,当地还开始广泛种植大豆。
如今东北大豆的种植规模已经是不算小了,而且所种植的大豆品质相当优越,以至于东北大豆在国内的市场上都已经是创下了不小的口碑,并迅速成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引擎之一。
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当地的矿产开发!
大乾王朝对国内众多地区的移民开发,其力度是要远远超过对海外领地的移民开发的,毕竟本土才是根本,而海外移民开发,只是辅助而已。
很多时候,海外领地的移民开发,更多的还是为了军事服务,大乾需要在海外领地维持一定的移民人口数量,用以维持在当地的统治。
这种大环境下,大乾王朝移民屯垦司为代表的官方力量,其实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力量到海外移民开发上的。
然而如今的贵族却是补充这方面的不足。
被册封到海外领地的贵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自掏腰包组织大量移民前往封地进行开发。
他们固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也直接促进了大乾对海外领地的开发力度。
比而说婆罗洲,大乾王朝的官方机构这些年来,一直都是没有闲工夫来处理婆罗洲事务,虽然名义上把这个地方归属到了吕宋府管辖,还在婆罗洲的几个沿海港口里设立了商站以及港口,但是,这些年来,可是一直都没有设立正式的行政机构呢。
而现在,随着刘青山组织大量移民前往婆罗洲,大乾王朝官方也是首次派遣了相关的官员前往婆罗洲,并正式成立了婆罗洲衙门,嫡属于吕宋府。
吕宋府婆罗洲的首任知州温如海就是带着自己的属下和刘青山的船队一同前往。
随着船队一路南下,在广州停泊并补给,然后就直接杀入南洋深处,准备前往吕宋的时候,温如海站在船尾,了望着逐渐从海平面上消失的地面!
等到彻底都看不见地面后,他才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和刘青山这样获得封地的贵族们,兴高采烈的前往封地不同,他们这些官员对于前往海外领地任职,却是没几个人高兴的。
刘青山兴高采烈,那是因为婆罗洲有着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他的封地,其中更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他的私人土地,这里头蕴含着多么庞大的利益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对于温如海这些官员们而言,去海外领地任职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但凡是有点门路的官员,都是想方设法避免去海外领地任职的。
因为这年头的海外领地,基本上就等于是蛮荒之地,距离本土成千上万里的,这去海外领地和发配流放某种程度上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温如海只是个普通官员,没有什么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是没有过硬的人脉关系,自从三十岁中仕后,虽然品级升的不慢,但说起来,其实他的仕途之路算不上顺利。
这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在地方任职,从来都没有在京畿任职过,而且在地方任职的时候,也都不是什么好地方,他过往十多年里,一直都是在西南地区任职,而且都是在一些偏僻地方任职。
在琼州府干了几年后,好不容易熬到了一个中上的考评,升了一级,然后调到了广东巡抚衙门里任职。
但是没享受多久的好日子呢,就是被一纸诏令,被派到了婆罗洲担任知州。
虽然说品级又升了一级,但是他宁愿不升这一品级,也希望能够留在本土任职。
但是奈何他只是一个普通背景的中级官员而已,上头的吏部大佬认为他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地方任职,有丰富的经验,适合当婆罗洲的知州,他还能说什么!
辞官不干?
这倒是可以,这些年不少官员都是这么干的,他们宁愿辞官不干也不愿意去海外领地任职。
但是他温如海不行啊!
虽然说他在官场上混的一般,但是好歹也是五品官员,如此撑起了温家的脸面,温家在老家,那也算得上是体面士绅家族了。
再说了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读书有成,长子去年考中了金陵会试的博士,而且名次相当不错,如今正在财务部总务厅里任职,虽然只是个低级的科员,但是这总务厅却是重要部门,里头任职的中低级官员是有机会和当朝大佬们接触的。
但是这要是顺利的话,未来的前途比他这个老爹应该还是要强一些的。
二子如今也是在国子监大学里读书,现在已经是大三了,过两年毕业后也是要下场参加会试了。
而国子监大学号称是官员培训学校,其毕业生,尤其是文科的毕业生基本清一色的都会进入政界发展,而且基本上也是能够中仕,无非就是金陵会试里考中还是各省会试里考中,名次高地而已。
哪怕是为了今后这两个儿子的前途的,他也是得强撑着去婆罗洲。
哪怕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中级官员,在偌大的官场里不起眼,但是为官十余载,加上还没有致仕,在官场上多少也有点关系,给两个儿子太大的帮助不敢说,但是在两个儿子迈入仕途的前面几年,他多少还是能够提供一些助力的。
如果辞官不敢了,这十多年在官场上积累下来的人脉也就化为虚无了,谁还会给一个辞官不敢的人的情面啊!
说不准还会因为他的辞官不干,影响到儿子的仕途呢,当别人都知道他们有一个畏难不前的老爹的哈,以后调动工作的时候还能给这两个儿子好位置?
不管是为了家族的脸面,还是为了儿子以后的仕途,他都得咬着牙去婆罗洲,大不了熬上年,到时候总归是能够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