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后装线膛炮时代
上校又是带着抚州号返回国内。
这一路航行回国,自然也不是闷头赶路,这样可是太浪费战舰的有效使用时间了。
实际上徐嘉宁海军上校率领战舰回国,依旧算是执行任务,只不过执行的是护航任务而已,从南非到西亚的时候,他就是护送了四艘商船,从西亚抵达锡兰的时候,又是和两艘商船一起返回。
另外在印度沿海海域返回的时候,他还临时接受了当地外交官的邀请,对印度的一个沿海土著邦国的港口进行了人道主义炮击,解除了数百名被野蛮邪教蛊惑的土著的痛苦,送他们上了西天!
回到马六甲海峡的时候,还客串了一番运兵船,运输了两百多名海军退役士兵回国!
这一路上,实际上抚州号就没有闲下来过。
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大乾海军战舰的常态,名义上前往某个海域执行任务,但是在往返的路上,依旧是需要承担其他任务的,主要是以护航、运送物资或人员为主。
毕竟不能白白的空跑一趟啊,那样多浪费啊。
走走停停,折腾了好几个月后才是返回了香港海军基地。
然而刚回来呢,徐嘉宁就是再一次接到命令。
他的抚州号将不会进行大修了,而是将会直接退役。
这让徐嘉宁海军上校刚开始是有些接受不了,他已经是担任抚州号巡洋舰舰长两年了,多少也是有些感情,在他看来,抚州号虽然老了点,轮机也有些问题,但是总不至于直接退役了吧。
然而上头都这么决定了,他也是没有办法。
不过这种不开心很快就是消失了,因为上头告诉他,对他的安排已经是确定了下来,在抚州号退役之后,他将会带领抚州号巡洋舰的全体船员官兵,转而前往科伦坡号巡洋舰服役,他也将会担任科伦坡号巡洋舰的舰长。
当他稍微了解了科伦坡号巡洋舰后,心情也是没那么差了。
昨天举行了抚州号退役仪式后,他今天将会率领全体官兵驾驶着抚州号进行最后的航行。
目的地是广州的一家拆船厂。
那里将会是抚州号的最后归属!
但那却不是徐嘉宁海军上校以及其他官兵们的归属!
随着响亮的汽笛声,抚州号完成了最后一次航行,直接冲上了拆船厂的沙滩!
于此同时,海军还安排了一艘巡逻舰在外头鸣放礼炮,为该舰送行!
徐嘉宁带着官兵下船后,交接完毕后,就是带着全体官兵乘坐了一艘内河渡轮,前往不远处的第一沙面造船厂。
徐嘉宁海军上校的新船科伦坡号巡洋舰,都还在第一沙面造船厂里呢。
陪同徐嘉宁等官兵的,还有海军的其他几个军官。
抵达第一沙面造船厂后,该公司的总经理陈竹林颇为热情的迎接了他们,沿途还给徐嘉宁等人说着科伦坡号巡洋舰的情况。
“这虽然不是我们沙面船厂第一次造军舰,不过这却是我们所建造的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军舰,为了这艘科伦坡号巡洋舰,我们沙面船厂是付出了巨大心血的!”
“尤其是为了尽快交付,我们的诸多工人都是日夜奋战啊!”
陈竹林说话,言语间充满了感慨,顺带着还有诉苦之类的意思。
这让徐嘉宁海军上校颇为不屑,这么一艘巡洋舰,造价至少三四十万,你们造船厂这边的利润都有好几万了,赚钱的事你们诉苦个屁啊。
徐嘉宁海军上校不是技术人员,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而已,根本不知道第一沙面造船厂承接这艘科伦坡号巡洋舰,非但没赚钱,差点还亏钱呢。
这主要是因为这艘科伦坡号巡洋舰的过程有些复杂。
三年前该舰其实就已经是动工了,当时预计装备的自然是前装线膛炮,但是开动一年后,船体都差不多快要完成了,就是传来消息说后装线膛炮研发成功了。
海军高层那边一声令下,暂停了所有在建战舰的施工,同时暂缓了后续未开工战舰的订单。
为的就是及时更变设计,好把前装线膛炮换成后装炮。
当时的科伦坡号都建成了大半了,最后被迫更改设计,甚至还拆掉了一部分建好的船体呢。
原本以为不用多久能复工,但是当时虽然有后装炮了,但当时实际上只有一个三百毫米的后装炮呢,其他口径的火炮还得进行设计。
等了半年后,等预计的后装主炮完成设计后,科伦坡号才是根据新舰炮的数据修改了设计,进而重新施工。
好不容易把船体搞完了,结果舰炮还得等,因为后装炮的产量还有限,而太多船只等着用了,科伦坡号巡洋舰也只是等待装炮的其中一艘而已。
这一等又是等了好几个月,去年年底才是等到了舰炮,并装了上去,然后进行舾装和测试后。
折腾了许久,如今总算是完工交付海军了。
因为反复折腾,倒是第一沙面造船厂也是承担了一定的损失,虽然变更设计的时候,海军是额外支付了相关的费用。
但是施工周期被延长了太久,被占用的船坞成本,员工的成本都是不小啊。
最后算下来,第一沙面造船厂发现承接这一艘战舰虽然表面上有利润,但是扣除多出来的隐形成本后,其实也没赚钱。
要不然,今天这也不会诉苦了。
但是也只是诉苦而已,抱怨什么的自然是不敢的,这军舰市场利润可是丰厚的很,他们沙面船厂可是靠着长时间的积累,才是能够在被国企部造船厂和皇室造船厂把持的军舰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自然是不会轻易破坏和海军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想着接多几艘新一代巡洋舰、护卫舰的订单呢。
甚至,他们还有野心在大型军舰上插一脚,看看有没有机会承建装甲巡洋舰。
作为大乾王朝里第一家涉足军舰制造领域的纯民营造船厂,沙面造船厂在二十多年的发展里也是经历了无数风波。
当年陈竹林的父亲打理沙面造船厂期间,虽然和军方关系良好,也能承接部分巡逻舰和护卫舰的订单,但是因为技术有限,规模始终不大。
同时陈竹林的父亲对股权看的非常重,哪怕是当年造船业最为兴盛的时候,也只是仅仅让出了百分之十左右的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已。
资金不多,技术提升的不快,自然是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