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德国这破船还有三千钉
的脆弱性,而这种脆弱性对战争走向产生作用,离不开英国实施的封锁政策。” 搬过来一个小马扎,李华认真听着程诺的“课”,有些恨铁不成钢:“还是咱们老祖宗说得对,肉食者鄙,连我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这些人在欧战前还在向国外出售粮食,而不是反过来为了备战而收购和存储粮食,太过短视。” 事实上,也不能完全把责任都推脱在德国商人身上,粮食准备不足的问题,跟德国政府也脱不了关系。 当时德国的经济政策规定,出口粮食可以通过关税差额获得补贴,这诱导粮食生产者在收获后迅速出口以拿到现金,而其出口对象甚至包括英国。 哪怕德国军方一再敦促政府取消该政策,但收效甚微。 德国农业利益集团所长期维护的粮食出口政策,使德国无法进行粮食的战略储备,从而致使其只能临时动员现存的经济资源,未能为大量消耗资源的长期战争做好准备。 到了后期,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留学生也跟着遭殃。 擦擦嘴边的汁水,程诺突然问道:“在战争的诸多形式中,围城战以其阻断资源流动的特点,本身就包含着经济封锁的成分,古代是围城,你说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未来我们国家想要封锁他国,你会选择什么手段进行?” “我吗?”李华指着自己,确定是在向他提出问题后,认真思索了了一会儿,随即说道:“封锁的目的在于切断资源流向对手,故封锁必须打击资源流动所依托的贸易与交通,或者干脆阻止敌国的贸易伙伴与敌国开展贸易。” 程诺点点头:“可这么一来,就必须要求我们的国家既要有破坏对手交通线的军事能力,又要有迫使中立国减少或停止与敌国贸易的政治与外交威势,无论是哪一个,似乎都不容易啊。” 李华脸色暗然:“仔细一琢磨,似乎咱们永远只能做一个被封锁者啊!哪有什么封锁他人的能力?即便是有国际法要求,禁止进行包含食品在内的非军用物资的封锁,人家也是照做不误。” 程诺叹了一口气:“眼下的英国,不就是绕过国际法,直接封锁德国导致你们吃萝卜的吗,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价值观。” 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也是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李华心有不甘,握紧拳头狠狠地锤了自己的大腿一下:“难道就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了吗?” 程诺扬扬眉:“根源上咱们虽然无法克服,但明面上咱们还是可以努力一把。” 李华眼睛一亮,赶紧询问道:“什么办法,程教授您快说。” 两口把剩下的萝卜吃完,程诺笑道:“眼下英国主要是靠海军封锁航路,进而控制轮船,不让其停靠在德国。我是想说,如果咱们可以想办法驱赶掉这些海军呢?” 李华迟疑道:“你是说要发展海军吗?” 程诺摇摇头:“巨型战列舰的历史已经慢慢过去,只凭借舰炮的口径,是无法决定一场海战的胜利。” 李华不解道:“那我们该如何去办?” 程诺扬扬眉:“当然是研发飞机,发展空军咯。” 这下轮到李华傻眼了,飞机这种东西虽然听过,但要实际去接触,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 “造飞机?” 看到已经接近目的,程诺微笑道:“对,飞机的重要性在后面的时代发展中,其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无论是拿去搞民航,还是回头做军事,行业潜力都非常大,我推荐你试试这个方向。” 李华傻眼了,赶紧解释道:“程教授,您真不是开玩笑吧,虽然汽车的四个轮子看着比飞机的三个轮子多一个,但实际上的研发难度要刚刚反过来,何况我对飞机还一窍不通。” 程诺笑着摆摆手:“最起码,你是有基础的,不像我,那才是真正的门外汉。” 李华虽然心动,但自己的本事自己最清楚,这点经验积累对于飞机制造来说,根本不够看:“不行,您说的方法虽然好,但并不适合我呀,航空发动机我连拆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程诺乐呵呵道:“那可不见得,发动机虽然不会,但可以研究点别的啊。 比如发动机整流罩,既能减小飞机阻力,又能解决气冷发动机的冷却困难问题,甚至可以设计两排或四排汽缸的发动机,为增加功率创造条件。 又比如废气涡轮增压器,能提高高空条件下的进气压力,改善了发动机的高空性能。 再比如变距螺旋桨,用来增加螺旋桨的效率和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程诺每说完一个例子,李华都跟着在一旁点头一次,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而程诺说的技术进展可不是他瞎编的,都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活塞式发动机领域出现的几项重要的发明。 除了程诺说的,还有冷却排气门、汽缸喷水和防爆燃燃料等等,这些发明为大幅度提高发动机和飞机的性能创造了条件。 而程诺之所以想让李华留德改专业,除了觉得李华是一名可造之才外,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德国在一战后,航空产业发展迅速,比如世界上第一架投入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战斗机。 战后美、苏、法通过买专利,或借助从德国取得的资料和人员,进而陆续发展了本国第一代涡轮喷气发动机。 与此同时,一战后的五六年是留德史上的两段黄金时间。 仅1924年的柏林一地,就有中国留学生近千人。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有战后《中德协定》的签订及中德文化交流的加强,使大批学生留德成为可能,两国完全处于平等地位,德国政府把在华的发展重点转向文化和经济领域。 留学,就是当时中德教育交流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战后德国通货膨胀极为严重,马克大幅度贬值,持美元等硬通货的外国人在德国生活的各种费用较战前大为减少,这种状况刺激了外国学生流向德国。 当中国学生大都较穷,出于生计考虑,他们不得不随各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