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 第二百二十八章、奋斗

第二百二十八章、奋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女人堕入风尘有几个已经公式化但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家人重病急需钱;二、老爸、老妈、老哥、老公爱赌钱,欠下一屁股债;三、老公家暴或吸或赌,愤而带着孩子单过,为了孩子忍辱负重。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肯定有人听过更神奇的版本。

牌坊么,每个人都有需要。

就比如南易,他拼命的挣钱可不是为了自己享受,也不是为了后代能快人一步,他是为了世界经济之繁荣,为了帮不会理财的人暂时保管一下财富,将来,迟早会还给原来的主人。

从哪里来的,再回到哪里去。

嗯,也许,南易的第十八代孙叫“将来”,第十九代叫“迟早会还”,第二十代叫“原来的主人”。

总结一下就是三为,为了家人、为了孩子、为了爱情,绝对不是因为自己好吃懒做。

李绍礼的相好,杜老志夜总会的头牌妈咪龙姐,就是这么一位高尚的人,她的家里比较困难,家庭月收入不到万,只有区区的六七千港币。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追求爱情,她十六岁就跟了华仔,两人过起了夫唱妇随的幸福日子,你砍人来我卖身,你侬我侬、相扶相守。

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华仔因为有龙女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兜里就比较殷实,兄弟们抽烟、喝酒、泡妞、买家伙、黑诊所账单、保释、跑路他全负责。

就这么着,混了十来年,华仔变成了华哥,手下有了五六个义字当头的小弟;而龙女也从一线员工混上了管理岗,有了彤彤、真真、宝宝、心心、姗姗、婷婷、珠珠、菲菲、晶晶、笑笑等干女儿,怕把她给叫老了,就没叫龙妈,而是叫一声龙姐。

华仔是一个有大运的人,跟了一个好上司,也就在一年多前吧,他的直属上司恐龙弄到了一个去赤柱进修的名额,恐龙没想着把名额留给自己享用,而是把华仔叫到身边,对他语重心长。

“华仔,你学历太低,我这里有一个进修名额,你去进修个三五年,出来以后,你就是分公司的经理,钵兰街的卫生费由你收。”

听到恐龙的话,华仔是那个感激涕零啊,想当年十七岁不要脸,自己一个没学历没资历的蓝灯笼,居然参加了四九仔的挑选,要不是恐龙哥,他可成不了四九仔。

如今有了进修名额,居然也让给自己,还说什么呢,这样的好上司不得好好报答啊,于是华仔屁颠屁颠的去进修了。

他的几个小弟一下子就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过他们不怕,都是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展开众筹获得了启动资金,买回了设备[砰砰砰、哒哒哒],找好了场地,在一个黄道吉日,他们的生意就开了张。

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他们的竞争对手不讲道义,只不过是想弄几张港纸进行反向研究印刷术,八十八把点三八啊,八十八把啊!

就这样,两个气不过去找秦广王告状,三个痛定思痛登上渔船,听见水手说:“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三人中,一个叫张世豪的看着渐渐模糊的香塂万家灯火,握着拳头,举起双手,用桂省腔大喊:“我行,我行,我一定行!香塂,我大富豪会回来的。”

在海丯的大排档,叶国欢坐在那里,默默的抽着烟,心里寻思着待会该怎么逃单。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感应,也许是张世豪的呼喊化为射线粒子,叶国欢也握紧了拳头,默默下定决心,“去香塂,闯一闯!”

这天,华仔还挺高兴,虽然和他同个公司,但是两人并不太对付的牛屎飞居然来探望他。

“牛屎飞,你怎么会来看我?”点上牛屎飞给自己带来的烟,华仔看着坐在他对面的牛屎飞说道。

“给你带来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香蕉你个巴辣,什么好消息坏消息,有什么话你就说。”

“前两天我去了杜老志,见到了你的马子,长得越来越漂亮了,一看就知道没少被男人滋润……”

“操,牛屎飞,你说什么,我敢再说一次?”

华仔按着桌子站起来,眼睛瞪的和牛眼一样,鼻子里都在喷火。

“坐下!”

边上的狱警看到华仔这个样子,赶紧呵斥。

“别激动,我和你无冤无仇,不会大老远跑这里来消遣你。跟你直说了吧,你的马子跟了新凯子了,家里开茶餐厅的,三家呢。”

“妈的,我才进来多久,这个贱货就守不住了,到底是哪个王八蛋,我要砍死他,砍死他……”

“砍不砍是你的事,我做回好人,话也给你带到了。”

牛屎飞说着,站起来就要走。

“帮我带句话给恐龙哥,这件事,他得帮我。”

“话我会帮你带到,他会不会替你做主,我可不敢保证,走了,好好在笼子里进修。”

华仔的话,牛屎飞肯定会带给恐龙,谁让他收了钱呢。

矮骡子嘛,三更富,五更穷,兜里有钱的时候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没钱的时候就缩起来,所以会给人一种他们日子过得很潇洒的错觉。

其实,一年到头,牛屎飞这种小头目手里也没几个钱,要收买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

南易坐在车里,手里捧着一本《短缺经济学》,这本书很牛。

它的作者在书里对国营企业的运行模式及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解剖,针对普遍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效率低下及商品短缺现象,作者指出其根源不在于“政策的失误”,而在于使企业预算约束软化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制度条件。

这个判断可就致命了,言下之意,必须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条件才可能让国营企业的活力获得焕发,而不仅仅是寄希望于中央政策的调整或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

书里面的这个思路,已经在东欧和苏修获得了强烈的反响,也给他们将来执行激进的休克式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单的说,结合这本书的理论,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