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国家利益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国家利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获。

一瞧这情形,南易消磨时间的心态就变了,变得认真,要是不钓上几条鱼来喂饱这帮野猫,容易被它们鄙视。

他认真他的,水里的鱼并不给他面子,一个钟头过去,鱼腥味没闻到一丝,边上的野猫开始躁动,你喵,我喵喵,纷纷发出讨伐声。

南易不知道接着能不能上鱼,正所谓羞刀难入鞘,他悄悄打发猴子去买猫粮,要有鱼腥味的,鱼形状的就更好。

南易在钓鱼之时,青瓦台以经济首席秘书为首,正在召开金融改革会议,与会的有财政部次官、金融室长、央行总裁等经济相关部门的头头脑脑。

毫无疑问,能登上高位的人绝对没有脑子不够用的,南韩也不例外。

任意对南韩其中一个财团进行深入分析,都可以见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企业多样化经营的程度很高。

前五的财团平均约有附属企业40家,总数为210家;前三十的财团约有附属企业616家。这种异乎寻常的多样化经营,主要是通过建立新的子公司实现。

财团庞大、异乎寻常的多样化经营结构,以及公开呼吁青瓦台介入对财团的贷款,对南韩在全球成功地获得市场份额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企业的亏损可以用另一个企业的盈利来弥补。

这种广泛的多样化经营是对财团主要的公开批评之一,但是,这些批评或许应该考虑至少

第一点非常明显,虽然财团被指责没有培育核心能力,为了更充分地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获得范围经济的好处,企业之间的动态协同效应,这些是在众多不同的部门实行多样化经营的正当理由,另外,毫无疑问资产多样化降低了风险。

第二点是非常容易被遗忘的一点,多样化经营通常与分工密不可分。亖星的50家,现代的49家,l的53家,大宇的25家,sk的33家附属企业中,只有少数部门的少数几家企业在总销售中占有较大份额。

亖星3家附属企业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7%,尽管现代在制造业的不同部门分布比较均匀,但5家附属企业的销售额仍占总销售额的70%,大宇4家公司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5%。

关于多样化经营优缺点的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又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

一旦财团的结构由于企业从集团分离出去而有所变化时,公司马上就是专业化。在过去的几年中,青瓦台试图利用精心打造的信贷控制体系来约束财团多样化经营的趋势,诱使集团专业化,但收效甚微。

这样的多样化经营使得财团企业负债累累,最高的已经到百分之两千多,现代和l的债务超过了股权的500%,其他3家也不比它们低多少。

高负债加上较低的盈利能力,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企业濒临破产。可以这么说,即使不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南韩自己也会爆发一次金融危机,它的内部矛盾已经积累到爆发的临界值,按不下去了。

把时间拉到十年前,南韩只有寥寥几家财团能说清楚主营业务是什么,以大宇为例,1967年,刚成立的大宇只是一间纺织品贸易公司,一直到1972年,南韩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大力扶植重化工产业,大宇才算是借着东风开始扩张。

它的扩张并不是出于大宇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扩张,而是按旨意行事,青瓦台大手一挥,指着经营不善的双美实业、三州大厦、新成通商、东阳证券等企业,亲切地对金宇中说道:“小金,由你来兜底。”

金宇中当时是不乐意的,一是看不上其中几家企业,二是兜里没这么多钱,但是青瓦台觉得他看得上,那就必须看得上,金宇中胳膊拧不过大腿,一寻思,看得上就看得上吧,但是钱呢?

南韩扶持财团发展的策略并不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在受到日本殖民的那几十年时间里,有不少政府高层受到过日本文化的熏陶,也对日本的经济体制比较了解。

当往前走之时,面对两条岔路,第一条是有前人走过,陷阱已经被标注,第二条是完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陌生之路,毫无疑问,南韩选择了第一条,摸日本过河。

扶持,自然不能盲目,既要扶在点上,又要时刻掌控在手中,基于此目的,青瓦台设计了一种以信贷为基础的产业金融系统来建立财团,在一个资本缺乏的国家,财团不得不依靠向青瓦台控制和拥有的银行贷款。

由于企业负债率很高,甚至超过拉美和东南亚企业,为避免破产,财团不得不与青瓦台保持良好的关系。青瓦台控制了以信贷为基础的产业融资系统,这样,就可以影响经济的投资模式,引导部门的动向。

南韩企业负债率很高的性质,在南韩历史上一贯如此,这意味着部门之间贴现率或优惠贷款利率的微小变化,都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在债务\/股本比例很高的情况下,这些工具对企业现金流影响很大。所以,财团与青瓦台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事实上,南韩所有的财团都有股份掌握在南韩的银行手里,而这些银行受青瓦台控制。

而从1962年至1972年之间,南韩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涓滴效应,不给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殊的优待,而是集中力量发展财团,进而带动一大片富裕群体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

被扶持的财团旗下都有数量庞大的职工,在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完全缺失的年代,财团的福利水平直接影响到全韩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南韩的耕地贫瘠,无法安置太多农民,也没有可以容纳太多工人的国企,因此很难抵御失业的冲击。

即使财团不断作死,也很难断了它们的信贷,让它们破产,财团永远处于被青瓦台监管的状态,一定意义上成了“永不破产”。

一方面,青瓦台不得不不断挽救处于困境的财团,以防银行体系瘫痪和大规模的失业,1972年的债务危机中,青瓦台允许财团延期偿还债务,为财团提供救援贷款。

1979—1993年间,青瓦台向重工业和化工业的企业提供财务补贴;1984—1988年间,它又对海外建筑、造船、纺织、机械制造业的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青瓦台成了承保人和责任承担者,为财团和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