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烧死她
好凶悍的菌丝!
我心下一凛,担忧叶京褚的同时,一股源自女后的怒气,怒不可遏的从心头翻涌上来。
与怒气一同浮现的,是关于观音土的记忆。
原来所谓的观音土,不过是含有观音菌的土壤而已。
当年姜央从颛顼部落逃脱,前来九土部落投奔女后。
女后不知母亲又给自己添了个妹妹,于是祭出息壤,并教导姜央驱使息壤的方法,以验明她身上是否真的有女氏血脉——
只有女氏后人,才有可能驱使息壤,让息壤跟随意念起伏增长。
姜央按照女后的指导,一一照做。
息壤也在九土族人的注视下,成功增长一倍多。
确认姜央的身份没问题后,女后便安排手下带姜央去安置。
她对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妹妹其实并不在意,心思都留在战场上,满脑子都是下一战要注意的细节,以及采用的战术等等。
结果就在下一次开战前夕,负责伙食供应的伙房部忽然派人来报,说一直好好生长的蔬菜粮食一夜之间全部枯萎,粟米颗粒无收,地里不知为何,生长出大片大片圆形伞状物体,异香扑鼻。
女后闻言大惊,迅速赶往伙房查看情况。
她掌管天下息壤,当
初开战初期,她就已经提前预防颛顼部的人对他们的粮草下手,特意采用息壤作为种植土,以神力滋养土中农作物,为族人供应口粮。
因此壤田中的农作物与女后的神力相连,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枯死。
更令女后忧心的是,她身为息壤的掌管者,壤田出了这么大的变故,她竟然毫无察觉,直到族人来报才得知消息!
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唯一能出现纰漏的,就是息壤在用来测试姜央的时候,被姜央动了手脚!
一时间,九土部落的族人群情激愤。
姜央本来就是女卿被颛顼掳掠生下的孩子,她是女卿的女儿,更是颛顼的女儿!
族人们对颛顼部落的恨刻骨铭心,能容许姜央投奔过来,完全是看在女后对族群的卓越贡献上。
此刻她一来就毁了大家的口粮,分明是想毁了大家的活路!
所有人齐呼烧死姜央。
这次连水神共工都亲自下场,命令族人将姜央的琵琶骨刺穿,并以上古雷击木封印姜央神力。
他要让颛顼看看,当年颛顼施加在精卫身上的痛苦,他如今也能原封不动的还到姜央身上。
当年他的小女儿精卫,就是被颛顼部落的人锁了琵琶骨,封
了神力,才会活活淹死在自己家门口的。
她可是水神的女儿!
如今,火神的女儿,终于也要被烧死在火神面前了。
当晚,九土部落枕戈待旦,只等天一亮,便带着姜央给颛顼送去战礼。
女后也无暇顾及姜央。
她去壤田施展农耕咒,消耗了自身一多半的神力,才勉强将死掉的农作物全部种植出来。
在种植的过程中,她发现息壤中多了很多丝状物。
那些物质与息壤的粘合度很高,生命力顽强,只要稍有缝隙,就能迅速扩张蔓延。
与此同时,那些丝状物还能变化形态,冒出土壤变成一朵朵小伞的模样。
女后对那些多出来的物质进行了观察研究。
她发现菌丝是一种比植物更高维度的存在,菌丝不光有自己的灵智,会主动避让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还会对生命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有的是白色菌丝,能修补受伤的肢体,粘合破损的皮肉。
而有的黑色菌丝,则会令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更严重的,会直接将人拉入幻境,使人神魂颠倒,不知所踪。
这些神奇的菌丝,或好或坏,都是姜央获得的神明力量。
女后醍醐灌顶,夺门追去。
或许姜
央损毁壤田,对息壤动手脚,并不是为了害死九土部落,帮颛顼打赢胜仗。
她恰恰是想献上自己的瑰宝——那些挤掉农作物生长出来的白色菌丝,全部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菌,只要吃下这些菌丝熬制的饭羹,战士们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治愈的能力,伤残概率大大降低!
那些菌丝,就是后世被苗巫族奉为珍宝,世代饲养的红太岁!
假如姜央想毒害九土部落,那么她完全可以在壤田种植另一种黑色菌丝。
那是后世的传世毒蕈——豹斑毒鹅膏菌,如今已经以鲜美的味道和强烈的致幻性,闻名全世界。
原来这妹妹,是真心来投奔的!
只是她兀自行动,毁灭军粮,才引发了天大的误会。
这时群情已经激愤,她又是颛顼的女儿,身份上有天然隔阂。
这时再想解释,根本没人听。
女后急的冒火,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有自己能救姜央。
两军开战,不管是颛顼害死精卫,还是父神为了报复颛顼,火烧姜央,到头来最受伤的,其实都是母亲女卿。
精卫和姜央,都是女卿宁死都要守护的孩子。
遥远的记忆滑过,我心头泛起淡淡酸涩。
曾几何时,女后为了
保护姜央,也曾竭尽全力的奔跑过。
那是流火一样的清晨。
战斗的号角吹响整个泽国土地。
火龙申栖背驼颛顼,睥睨于高空,十米宽的火球如同流星,不断砸向大地。
女后消耗过剩,此时已经无法御水滑行。
她靠双腿奔跑,不时要躲避滚烫的火球,在燥热的焦土中不停穿梭。
她生来亲土,父亲又是水神,水性极佳。
因此她有个致命弱点,就是怕热怕火。
那一天,伴随着漫天的火流星,和神兽愤怒的咆哮声,她跑的眼冒金星,喉咙烫的仿佛能喷火。
等她赶到的时候,姜央已经被刺穿琵琶骨,如同精卫临死前那样,被钉入上古雷击木,架在焚火台上。
九土部落的战鼓擂的震天响。
烧死姜央的呐喊声,直达天际。
颛顼身乘火龙,高高在上,俯视众生。
他几乎没给共工要挟的权利,便一掌拍在申栖龙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