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家在东华明域
“山巅有风,来自众域,月亏则散,月满则起,风如罡旋,削肌断骨,镇困灵魂……” 辛卓找遍了藏书楼只找到一枚有关西极众域风记载的竹简,这里的人对此并没有讳莫如深、加以掩饰。 竹简中还说上方有各域,如北冥神域、南云灵域,中域、西牛圣域、东华明域等等,类似神话山川地理志。 辛卓仔仔细细的查看各域,发现只有东华明域和自己生活的大周、四方列国那片地方类似,只是……面积不对,书中有云,南北三十八万里山河,东西九河十八山共七十二万里。 他虽然不知道东夷国有多大,但知晓从扶风府至西域极西之地,充其量四五万里,东夷国比大周要小得多,就算它东西跨度两三万里吧,加起来也不过七八万里,和书中记载的七十二万里相差太大。 但翻来覆去的看了许多遍,还是觉得只有东华明域的某些山川河流和大周有细微的相似之处。 不知邓太玄当年是如何选择的? 赌还是不赌? 只能赌一把了! 东华明域的众域之风在“湖明宫”正上方出现,但要等月满之时。 现在是月初,月亏成牙,月满则要等到月中,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这藏书楼中喜爱读经史典籍的军卒不少,但管事之人也有十多个,正冷冷的扫视着所有人。 未防有心人察觉,辛卓又查找了一下有关“缝隙”外世界的一些竹简。 境界方面,对面的凝气期相当于这里的小尊者,筑基期相当于大尊者,金丹期初、中、后相当于地仙八转之前,至于元婴期很难说,很少出现,也只有将军巢的几位神秘之人可以对付! 具体方面,比如对方存在的意义,介绍的便很模湖了,如“自称仙人,实为仙逆”、“旁门左道,邪佞怪物”、“万般修法,有悖人伦”等等。 总之是贬低之词不要命的安加,鄙视之意溢于言表。 这似乎造成了,你看不起我,我更看不起你的局面,你说你是正统,其实我才是正统! 当然这是大部分着书者的主观臆断。 其中也有相对客观、官方的点评与叙述,比如有一条—— “修仙者皆为仙人之奴,不修德行,不修造化……” 意思是,修仙者们不修自身,只论虚无缥缈的大道,一心超脱尘世,丢弃皮囊,为天地自然的附庸,不是真正修行之道。 而且辛卓发现,那些人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元婴期过后就是化神那一套,后面走的是诸如“云台境”、“仙海”的修行路线。 修行的方式和自己猜测的格外不同,如同大周武者那般利用自然之道,但要更加霸道和猖狂。 而此处天地的修行方式好像更正确,自身成神佛,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杀伐决断,最后追求的则是长生不死,与天齐寿,统御天地。 当然,具体怎么修行、境界如何,没有详细提及,只是观点和叙述。 辛卓觉得,金丹、元婴那一套忽然就弱爆了,还是修自身的方式来的好。 当然,这都是一些古人的个人观点,是真是假不好说。 重要的是,一旦武道盛世将临,“裂痕”闭合,两边人是绝对不会再见的,好像“缝隙”的另一边如同幻境一般存在着。 抛弃以上的种种,那么问题来了,“仙”是什么?邓太玄斩的仙,到底是一群什么人,是外面那些人的终极境界?或者其他? 读的脑袋昏昏胀胀,辛卓干脆放下竹简,起身走出藏书楼。 回到居处,逆苍天和格格姑娘三人已经回来了。 四人把所见所闻所读所想,对了一遍,然后都有些湖涂的。 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众域风,既然是众域来的风,总有风来之处,顺着那里就极有可能回家。 目前只有这一条路! 只是…… 这里的人没有任何隐瞒,甚至逆苍天他祖母都知道,既然知晓,好像也不是很艰难的事情,为何还是没有人出去,甚至根本不出去了! 不能就咱们四人聪明绝顶,别人都是傻子。 四人沉默无语,好一会,格格姑娘说道:“成也是风,败也是风,可能这风阻隔了所有人回去的路,或者风吹来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有人通过,断了所有人的念想?” 逆苍天捋着胡须道:“也只能这么解释了,这条路很陌生,生死难料,如何抉择摆在眼前,去了可能十死无生,不去,永远出不去!” 藏龙道:“按照月满则现的说法,我们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只是这半个月我们可能要经历无数次缝隙外之人的进攻,明日会有将军训练新到之人,我等切不可露出马脚,此地之人虽然对此毫不隐瞒,但若知道我们有这样的心思,难免会做出责罚!” “明白!” …… 夜幕降临,天上出现一轮月牙儿,月亮不再是血红色的,恢复了正常模样,皎洁明亮。 清风徐徐,左面无边际一般的悬崖雾气被月光照的犹如仙宫云海,翻滚蒸腾;右面“缝隙”外,天空碧青,仙灵之气缭绕,如同异世。 辛卓在造型奇特的建筑群中信步而行,只觉如梦似幻。 远近有不少兵卒在闲逛,这里没有太多的禁行规矩,但鸣锣、击鼓时,所有人都要做到迅疾如风,第一时间行兵戈杀伐之事。 “湖明宫……” 辛卓边故作闲逛,边按照地形图演示的四处找寻,走走停停半个时辰后,到了一处好似说书讲道一般的儒家风格宫殿,对面明黄玉石匾额“湖明宫”三个大字线条粗狂,又不失正大浩然。 到了! 辛卓仰头看向天空方向,只觉万丈高空处,天地之边一样的“缝隙”的山壁上,隐约有条细小的裂痕,深邃不见底,不知通往何处,莫名给人一种心神震颤、不可不敬的感觉。 他不由心神恍忽,万丈高,不知通往绝命死地还是希望之地,这足矣打消一切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