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观影
“苍蝇”混迹在人群中,朝着《疯狂的石头》首映的放映厅涌去。 当然,他不是真的苍蝇,这是他的艺名,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名小有人气的影评人。 国内电影行业的发展,与海外最大的不同或许就是,附属产业没能发展起来。 似乎电影拍完,去院线或者影展晃荡一圈,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别说什么版权开发、周边产品,就连依附着电影行业的特产影评人,都处于上不得台面的状态。 有明星演员、明星导演甚至明星编剧,但国内却没有明星影评人。 就算是资深影迷,让他说出一、两个国内知名的影评人,百分百说不出来。 影评人没有发育起来,完全是历史的原因,以前的渠道被媒体掌控,拿钱办事很难培育出独立的影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在茄子点评网以及各大论坛上,都开辟了相关的区域,让大众可以为电影打分。 影评门槛的降低以及草根影评人的诞生,让职业影评人的影响力被无限的削弱。 国人讲究的是“人微言轻”,职业影评人这个职业,在专业领域挑刺儿,但他们自身并没有太多令人信服的资历。 很多明星的粉丝为了维护偶像,经常会说一句:“你行你上啊!” 这句话用在影评人身上,真是再也合适不过,他们或许评论电影,能从各种角度解读,魔改导演的想法。 但真要让他们拍电影? 嗯,大概能算是电影分类里的灾难片……… 影评人这个职业在国外,除了担当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工具外,更重要的是帮电影人摇旗呐喊,冲击奖项。 但在国内想要拿奖,影评人就算是喊破喉咙,也没人会在意他们的意见。 而网络这一发声渠道,有点名气和潜力的影评人,大部分都被熹子影视收编了。 剩下的地位就有些尴尬,连明星都有些玩不转粉丝经济的年代,没有固定收入的影评人,很快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苍蝇属于没被招安的那部分,不是他有多清高,而是咖位不够。 熹子影视也注意到没有知名影评人这个事实,于是招揽了一些有潜力的人,开始人为的造星。 流量和资源一股脑儿砸下去,很快就培养出几个名气一流的影评人。 看似是持中立态度评价电影的好坏,但私底下则是董熹的爪牙。 影评人阶层的划分,就彷佛当年5、6代导演,一部分成为主流,而另一部分就只能隐于地下。 苍蝇就属于后者,不过他并不甘于现状,想在这个行业出头,名气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怎么才能有名气呢? 再喝了两瓶二锅头,三盘花生米以后,苍蝇瞥见了自己书架上的《水浒传》。 “想要被招安,自然要先反!” 这个“反”也有讲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开喷。 甭管是什么电影,就是一个字“喷”,就算全世界就你一个人觉得它是烂片,也要坚持下去。 最好是能让电影导演下场和你对骂,一旦走到这步,就离胜利不远了。 前段时间的《天下无贼》和《功夫》上映,苍蝇都在网上一通嘲讽,成功的激怒了冯晓刚,双方在微博上交战了几个回合。 不过《功夫》方面没啥水花,毕竟吐槽的人太多,他算老几。 但凭借着和冯的一战,也让苍蝇从小有名气跻身为知名影评人。 尝到甜头的他,像是一只闻着腥味的苍蝇,盯上了大热的《疯狂的石头》。 董熹,他不敢招惹,但宁昊? 简直就是最完美的磨刀石! 想找一部电影的毛病实在是太简单了,电影拍的不好不用说,就算电影拍的好,也能有一万种吐槽的理由。 连被誉为最完美电影的《肖申克的救赎》,也有人说是节奏拖沓,赔本之作。 当然,要想写的有理有据,就必须要把电影吃透。 正好,《石头》的首映式在山城,做为本地人的苍蝇,花大价钱搞到一张首映的门票,第一时间来见识一下。 影评人自然不会只看一遍电影,但第一手资讯也十分的重要。 拿着电影票来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苍蝇转身四顾,发现周围座位上的观众,什么年龄段的都有。 “不愧是董熹,看看这观影群体的组成,号召力真是一流啊。”苍蝇有些感叹道。 成功的导演,不一定拍的都是好电影,但一定有他的电影受众人群,但像董熹这种老少通吃,人见人爱的,还真就是独一份。 不同于其他电影的首映,主创人员会先上台叨咕一阵,熹子影视出品的电影,一般就直接呈上作品。 待到所有观众入座后,整个放映厅瞬间昏暗下来。 放映厅里,无数人打起精神,准备迎接欢乐的洗礼。 电影开始,熟悉的音乐搭配着龙标出现,片头的两大出品公司,熹子影视和中影的loo则紧随其后,再然后就是【华国新导计划】作品。 苍蝇注意到在演员的番位上,董熹是当之无愧的一番,然而二番竟然不是姜闻也不是刘德华,而是孙宏雷。 诚然,这两年的华强哥很火,但二番……似乎有些拔苗助长的嫌疑。 “除了尿不出来,总想尿,还有啥症状?” 电影开头是董熹一张大脸皱着眉头怼着摄像头的大特写,没有美颜和滤镜加持下,谈不上有多好看,但莫名的喜感。 尤其是在宁昊客串的医生,一击**后,现场更是充满了笑声。 而苍蝇则是更多的注意到开头的水龙头,所代表的镜头语言。 这就是职业病。 不过还没等他多加思考,剧情就快速的推进,俯瞰整个城市的视角,一道略显油腻的旁白声响起: “……城市是母体,我们就生活在它的自宫当中。” 提起朱亚闻,观众第一反应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