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百损道人(下)
讲到这里之后,武青婴说道:“算了,跟你讲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口干了,我也是小时候当故事听,具体的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完全。不如你还是自己看吧。”说着武青婴站起身来,她走到了书架前,然后翻找了片刻之后,从里面拿出了一本有些破旧的书,然后递到了张无忌的面前。张无忌接过之后,上面的封皮上写着“修文日志”。修文,张无忌知道是小武的名讳,而这日志应该就是日记的意思。不过张无忌还是很想吐槽,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但还是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打算看一看。但刚要翻开看看,但一想到偷看别人的日记好像不太道德。于是张无忌对武青婴说道:“青婴姐,这是你先祖留下的日志,我一个外人看好像不太好吧。”武青婴此时嬉笑着说道:“不是你一个人看,我想跟你一起看!”听到这话,张无忌笑了笑,随后也不再推辞,两人便坐在一起,开始翻阅这本日志。这本日志其实就是一本武修文晚年写下的回忆录,前半段多是他跟郭靖一家,还有杨过,完颜萍等人的一些陈年往事,看过神雕侠侣的都知道,张无忌就直接略过了这一段。他直接从武青婴未叙述完的地方开始看起。当初李清微救下武修文之后,便脱下了自己的道袍,以万户侯世子的身份,掩护武修文一家离开了。而耶律齐的尸身也在李清微的安排下得到了妥善的安葬。武修文从他的口中得知郭靖等人均被蒙古人厚葬,他也算安心了。而且武修文的日志之中,详述了这位李清微的身份,与武青婴说的分毫不差。随后张无忌看向了后面的事情。武修文一家虽在李清微的帮助下逃出了襄阳的包围圈。但武修文是郭靖的二弟子,蒙古朝廷缉拿的重犯。忽必烈下发了海捕文书,四处缉拿武修文。而武修文一家逃到了大理国旧土,依旧没有摆脱蒙古朝廷的追捕。最后几经辗转与朱家逃到了这昆仑山之中。正是这座溶洞秘窟,让他们躲过了蒙古麾下的那些密宗高手的追捕。那些蒙古高手追查几次后不见踪迹便也作罢。之后数年武修文便与朱家的先祖,在此地建起了一座连环的庄园,从此定居于此地。看到这里,张无忌不禁点点头。随后他向后又翻了几页,他证实了自己的猜测。那便是这位名叫李清微的全真俗家弟子,正是令张三丰都皱眉的“百损道人”。其实“百损”并非是他的道号,只是江湖众人对他的蔑称罢了。全真教虽然在全真七子时代力主抗蒙,但老一代的先辈们接连去世,新一代弟子们也只好接受了改朝换代的现实。在最后一位全真七子郝大通的主持下,全真教开始化整为零,道徒们纷纷离开重阳宫避祸。大家从此自立门户传道,以图来日东山再起。全真道自此也分成了龙门,华山等等多个流派分支。而且有些弟子自立门户后,也不再以道士自居,而是还了俗,譬如华山派。但也有依旧以道士自居的,比如龙门派。而李清微也回到了洛阳家中安分的当起了自己的小侯爷。但尽管离开了全真教,他依旧以道家居士自居,除了必要的场合外,平日里都以绣有八卦的华服着身。因为他身为蒙古汉人勋贵,且本领高强,被蒙古朝廷看中,征召他为蒙古效力。他为了保全父母妻小,只能被迫在蒙古朝廷当差。而他因为要继承父亲官爵,在兄长死后,依照蒙古旧例娶了自己的蒙古贵族大嫂为妻,接纳了哥哥留下的妻妾,完成蒙古朝廷安排的政治联姻。而且还跟哥哥的妾氏育有一女。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后继者收纳父兄的女人,这在蒙古人的文化之中属于很正常的事情。而蒙古人让汉人勋贵们也这般行事便如图满清的“剃发易服”一般,都是用来测试汉人接不接受他们的文化,测试他们的忠诚度的。若是不依的话恐有杀身之祸。但在汉人的意识里,这欺娘淫嫂乃是大逆不道之举。因此李清微被天下江湖人所不齿。还被江湖上的武林同道们送了一个“百损”的蔑称。百损的全称是“百无禁忌,损人利己”。而非是“百般阴损”。尽管百无禁忌放在其他地方算是个不错的词汇,但在这里是大家讽刺他娶大嫂没有忌讳。至于损人利己就更不必提了,他虽是汉人,也为大宋做出过不少的贡献,甚至他的平妻都是大宋的公主,但出于身份立场这些事情自然不能公开。在天下人眼中他就是个汉奸。而这种潜藏于黑暗之中的自己人,终究不是能被所有人理解的。武修文曾经为了完成师父的遗愿,曾经找过李清微帮忙。想请他寻找屠龙刀,之后高举义旗,成为天下的领袖,率领汉人百姓们驱逐鞑虏,再造神器。毕竟他是李唐后裔,他的平妻赵珂又是大宋的公主。而李家又是世袭勋贵有兵权在手。在武修文的眼中,他是最适合做领袖的人。但当时天下已定,中原自金朝末年到南宋末年将近五十年的战乱,早已是断壁残垣,饿殍遍野,急需休养生息。汉人百姓们也经不起再度的动荡了,这需要几代人的韬光养晦才能恢复元气。且当时蒙古帝国横扫世界,达到了极盛时期,尚未衰败,已无撼动可能,因此李清微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拒绝了武修文的提议,并且劝他放弃这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当然了百损道人作为帝国的既得利益者,蒙古朝廷的汉人勋贵。他的话在武修文的心中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但出于救命之恩,武修文也只好作罢。不过百损道人倒也没有说谎话搪塞武修文。他的后人大元汉人世侯李思齐,与李思齐的养子宋朝宗室之后赵琦,这父子二人献关中之地倒戈朱元璋,为徐达击败王保保创造条件。为彻底驱逐蒙古人巩固西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而见过百损道人之后,武修文才开始渐渐放弃光复河山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开始找回屠龙刀,然后准备参悟其中机密,为后世子孙光复中原创造条件。但很可惜那屠龙刀自襄阳失落之后,一直辗转于江湖上,武修文穷极一生都未能找到,最终郁郁而终。看完这本日志之后,张无忌感慨世事的变迁。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件事。以前他看书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认为玄冥二老是百损道人的弟子。而从百损的称号和武功传人的恶行上,他一直以为百损道人是个没有出场的超级反派大恶人。但没想到武修文的笔记之中讲述的百损道人的生平,虽不算光明磊落,倒也不失为英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郭靖那种侠之大者的胸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志。这位百损道人身为既得利益的蒙古勋贵,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这已经实属不易了。阵营立场不同,食蒙古俸禄却资助敌国,他算不得什么忠臣义士。但依旧算的上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豪杰。而且根据武修文的这本笔记来看,这百损道人在襄阳最终战的时候,已经是年过四旬的中年人。如此看来他跟杨过等人是一代人,比自己的师公张三丰要年长的多。而张无忌清楚的记得十年前挟持他的鹤笔翁也就五十岁上下的年纪。而那个时候距离百损道人离世也已经三十多年了。这日志之上所述,百损道人比杨过都要虚长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