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诏令
她不再作声,刘启有自己的考量,估计因为窦太后不是亲生吧。 刘启当然不高兴,他刚和晁错商议过,也费劲说服丞相上疏冬宫,祭天时阻止窦太后前往,只要他自己去。 若要去,最好只让薄太皇太后去,窦太后不要跟随。 能说出的理由当然是:窦太后眼睛不好,天冷了,为了凤体康健躲在宫里最周全。 但没想到薄太皇太后一定要去,也一定带上窦太后去。 薄太皇太后这是要把自己积了二十余年的东宫余威完整地传给窦太后么? 太皇太后能有东宫之权势,一是大汉以孝治国,皇帝的母亲生来就有权势;二是曾经的吕太后打下过庞大的权力根基,她老人家在时不仅有小东朝,还去西宫称过制;三是,到薄太后主政东宫时,很多权力是儿子孝文帝故意让渡出来的,因为当初登基就是一帮功勋权臣拥立的结果,母子俩需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与权臣们周旋。 但现在,此一时彼一时,凶悍的开国功勋权臣们基本都被父亲熬死了,自己登基时已是三十二岁,背后不需要一个强势的太后再对自己指手画脚。 何况,窦太后非自己亲母,东宫权力太盛,将对未央宫起到掣肘作用。 当然刘启也能想到大母这么做的原因,她忧心,想多一层防护保住薄皇后,想把薄皇后托付给窦太后,所以给她权势,一步步打造她的威信,以防自己将来对皇后不利...... 也许真的把刘彘抱给椒房殿,把王美人凭空抹去,她老人家才真正安下心来,不再想漂着给自己树这么一道篱笆墙了。 “陛下,到晚膳时间了。”王阿渝乖巧地把可口的膳食端到他面前来,伸出纤纤素手盛汤饼。 宫灯下,他看着她,圆润的臀部,圆润的腰身,圆润的手臂,圆润丰满的胸,松散随意的垂云髻堆在脑后,一缕发丝垂下来,半遮在红润的面庞上。 她一直保持着他喜欢的样子,温柔恬静,不声不响,笑起来,眼眸中荡漾着迷人的微波。 留住她,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换成别人,可能就不留了。 每每想到结束她的生命,刘启便觉得内心刺痛,深深不舍。 自己终究是皇帝,也许以后的路没那么好走,但总能走下去。 父亲失去了母亲,他这一生又过的是什么日子? “陛下,太皇太后说要去祭天,若妾有空也可以去看看。” “你不要去,在殿里呆着。”他毫无表情道。 “妾还没见识过祭天呢。” “没什么非看不可的。” 王阿渝只好作罢。 细细地为刘启斟上他爱喝的菊花酿,在她抱出儿子时,案桌空了,刘启不见了,盛好的汤饼和酒杯里的酒都纹丝未动。 门外连苏小鱼也不见了踪影。 她认为他突发有事,过会儿还会回来的,但人到三更也没回来。 翌日,李尚宫才小声禀道:陛下昨晚去了椒房殿。 她怔了一下,不知道他去椒房殿做什么,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太子妃和薄太后费那么大力气,尚且不能让他就范,现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他要找回与皇后恩爱的日子了? 不过薄皇后是原配,自己没什么别扭的。 接下来,刘启与薄皇后去霸上祭天,帝后出行的仪仗队规模庞大,身体有恙的薄太皇太后与窦太后也随了行。 那种宏大盛况王阿渝没福消见,只能在殿前殿后带着孩子们一边晒太阳,一边听着各种小道消息。 在甬道上碰到唐八子,唐八子永巷挑些做衣裳的宫锦。 她声音小小的,也说起:“往年拜祭,都是皇帝一人率百官前去,现在东宫的两位老人家也去了,倒不多见。” 王阿渝想的是,是不是因为薄太皇太后身体不好,也借机祈福呢? 唐八子并不晓得。 祭天后,刘启也没回猗兰殿来。 如果休沐日他要回椒房殿,平日也在那里么? 李尚宫打听的消息是:是的,平常休息,据说陛下也回椒房殿。 哪去了,迟早还要回来的吧? 还真不是,直到年都过去了,也没再回来。 以前刘启下了朝,要么直接回御书房,要么回猗兰殿,现在一律回椒房殿。 李尚宫甚至说:曾看到过陛下进出过关雎殿呢,但主要是回皇后那里。 王阿渝猜不透其中的复杂,加上刘启一向是任着性子来,也只有等待了。 年后十月,皇帝的第一道诏令出来了。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耐,秦《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耐,秦《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减者欲,不受献,罪人不帮,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礼仪秦。” 丞相申徒嘉等人的附议是:“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诸侯王彻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献祖宗之庙。请宣布天下。” 以王阿渝的解读,孝文帝因意外得到皇帝位,一辈子不安心,一辈子也谨小慎微地没出过大差错,一生都努力对朝臣迁就,对百姓实施仁义恩惠,就想印证自己虽得位不正,但却具备了一个帝王该有的仁德,做了一个帝王该做的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