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七国之乱(五)
孙子说,上兵伐谋,若能不劳民伤财、不伤筋动骨就化解了内战,这不是天下最好的事么? 那天,刘启与诸臣继续商议大军东出,需要后续粮草之事,内侍就通报:袁盎到。 袁盎此时已是平民,身着葛麻素衣,昂然出现在宣室殿上。 刘启希望袁盎能在众臣面前说一说有什么退敌良策,但袁盎面有难色,意思是耳朵太多,不方便说。 刘启便挥袖让其他人暂且回避,只留了晁错。 袁盎看看这个御史大夫,还是有难言之隐。 刘启只好示意晁错也回避一下。 晁错刚离开,袁盎便向刘启保证道:因自己在吴国待过多年,非常了解吴王的性情,吴国领头造反全是因为仇视晁错,根本无关陛下。陛下只需把晁错杀了,向吴王谢罪,并恢复吴楚被削夺的封地,叛乱自会消除。 杀晁错,杀了还要以谢吴王,还不如朕以谢天下! 刘启虽愤闷,但也得掂量一下七国联军的分量,而长安却没有这么多常备军,真要对攻起来,恐怕朝廷与诸国会杀得天昏地暗两败俱伤,最后让北边虎视眈眈的匈奴人捡了大便宜,趁机入侵虚弱的大汉。 所谓上兵伐谋,能让七国自行退兵是最好的了。 但袁盎说的话有几分可信呢? 因为刘启刚登基两三年,对国家的人事还没摸太清。 根据汉律,作为储君,平时不得与外朝臣子有联络,太子无论当多少年基本也是与政事隔绝的。 天下事均于皇帝与前朝员工安排,这是为了安全,以防前朝臣子引诱太子窥视权力而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来。 直到皇帝崩前,才与储君一一就人事进行详细交接,何人该用,何人不堪用等。 但治国真正的经验,还得在帝位上靠时间摸索。 好在虽不知道吴国底细,但却清楚袁盎与窦婴和窦家的交情。 袁盎深度参与此事,是受窦婴指派,还是因妒恨晁错蒙了窦婴,刘启并不了解背后之情。 窦婴是窦太后的堂侄,虽说他的尊儒与尊黄老之治的窦太后政见不同,但毕竟是窦家人,是东宫信得着的自家人。 袁盎也好儒学,有多重身份,为人既刚直有才干,明大义有见识,也很投机。 在吕后一朝时,是吕家的门客。 到孝文皇帝一朝时,又变身新帝的内臣,曾积极为孝文皇帝铲除当时的政敌高帝第八子淮南王刘长出过力,不仅主张削减淮南王的封地,后来淮南国一分为三,分封给了刘长三个儿子也是他的主意。 所以,此人能为皇帝的困局着想,算有谋略。 袁盎同时也被东宫窦太后所信任,孝文皇帝在位时,对窦皇后不仅是冷淡,甚至无视。 有一次去上林苑消夏,宴席上郎署根据文帝平时的喜好,把宠姬慎夫人的坐席安排在了窦皇后同等的位置。 袁盎看到了,私下把慎夫人的坐席给后撤到“帝姬”的位置,还引起了慎夫人的气愤,连孝文皇帝都怒而退席,当场就闪下窦皇后尴尬地坐着。 还是袁盎,用曾经的高帝过度宠爱戚夫人而引起吕后愤怒,高帝崩后虐杀戚夫人并遗祸赵王刘如意的惨剧,最终说服孝文帝。 连慎夫人也幡然醒悟,不该挑战窦皇后,从此对椒房殿毕恭毕敬。 毕竟窦皇后的儿子一个是当朝太子,另一个在梁国为王,这后宫迟早会是窦家的天下。 窦皇后对袁盎也甚为感激,皇后无宠,皇帝哪日说要废后,不是轻而易举的么? 所以袁盎与窦家的情谊就这样结下了。何况袁盎与窦婴都喜儒学,都做过吴相,更有志同道合感。 窦太后也向来不喜晁错,晁错作为帝师,对刘启影响太大了,他是法家和儒家的继续者,整天想着富国强兵,太为皇权着想,不仅积极干预朝政,还对任何超越皇帝权力之外的力量都加以排斥。 窦太后觉得,他这么蛮干,迟早有一天会削权削到东宫头上,毕竟东宫的“小东朝”势力也不容小觑。 很会察人的袁盎此时建议刘启杀掉晁错平息七国之乱,也符合窦家的利益。 刘启此时就有些犹豫,他非常明白袁盎与晁错有私人恩怨。 晁错行为峭直孤深,常为了国家利益等大义不惜得罪人,算国家的物,还让人到袁家把财物搜了出来,要依律治罪下狱。 他为人就是太激进刻板,有时也睚眦必报,与袁盎素来不和,更看不上他与窦家人走得近。 他曾在皇帝刚登基后就说袁盎的坏话,说他在吴国做丞相时收了吴王的财产,好在那时刘启也不糊涂,没有全依晁错之言,仅免了袁盎的官职,赦免为平民。 帝国庞大,需要大量各种有才华之人的报效,怎么能随意处死? 这次,不过是轮到袁盎要报仇雪恨了。 但真要杀了自己的老师向七国示弱么? 也就是刘启在犹豫时,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 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的联名上疏已递了上来,大家一致的意见:杀晁错以平祸乱! 祭出晁错以平息纷乱,值不值得?当然太值得了。 就像汉在草创弱小时,隔三岔五以公主和财货向匈奴和亲,以换和平一样只是以时间换空间,在等待自己壮大反击的时刻。 现在关东诸国谋反,还勾结匈奴,基本是把汉置于死地。 现在也需要以时间换和平,以图后续。 于是刘启只能硬着头皮在那份联合奏疏上,写下“可”字。 意味着朝廷的御史大夫的命运,就随前朝众人的意愿处置了。 那晚刘启丧头丧气回到猗兰殿,沉沉地坐于案前,对满案的珍味也没了兴致。 王阿渝也没敢多问,在缝补小野猪扯破的衣裳时,刘启往榻上一躺,面朝里,不声不响睡去了。 以往很少这样的情景,估计是遇到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