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朕信她
“我就是想让我的儿女富贵光荣,我要让阿娇把生活亏欠我的全都补回来!母亲现在嫌弃我自私,我若不自私,我早就死在堂邑了!你们有谁真正在乎过我的生活?” 寂静中,随着馆陶公主强硬的抽噎声,窦太后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下来:“我没在乎过你?我不是隔几年就让人就给你运去东西么?不就是怕你在外过苦日子么?” “但你给梁王的东西更多!您更偏心他!除了我自己能干,我还能指望谁?” 面对女儿的失声痛哭和指责,窦太后又一阵寂然。 在皇后册立大典前,窦太后曾唤来刘启,做了最后的努力。 因为一旦宣诏,完成册立大典,一切将无法挽回:刘彻就是以嫡子身份,成为想当然的太子了。 册立皇后是关键一步,不走这一步,刘启所有十多位儿子,外加梁王,都将还有资格竞争储君位。 一旦立了皇后,嫡子便横空出世,其他庶子以及战功赫赫的刘武,都将失去千载难逢的登顶机会。 刘启那日来了,阔袖高冠,一身玄色帝王服,进大殿前恐怕还是母慈子孝的样子,毕竟汉的传统就是“以孝治天下”、遵从母氏。 一旦进来,殿门在身后缓缓关起,凭感觉就知道他对自己恭敬的外表下,幽冷的直视。 这种眼光,馆陶公主在最近发怒时也有过,别看看不见,就凭空气中那一丝丝细微的气息,她也能感知到。 眼盲之人,往往有一种内视力,心会更敏锐。 “皇帝决定要册立王阿渝为皇后?” “是。” 窦太后叹口气,声音也慈柔起来,颇有推心置腹之意,“皇帝现在不用敌视老身,老身仅用东宫太后对我汉长远利益的关怀在提醒皇帝:这个女人心机颇深,一旦立后,会在皇帝百年之后掌管半个国运,你可信得过?” 她没听到皇帝的走动,应该还在审视自己——他竟然在审视自己,不去审视他将立的女子?! “朕信她。” 那是他冷漠的声音。 “她没那么干净,也非善类。若因为她在养育八个小皇子、公主,用这个绑架皇帝,皇帝才需要给她一个名分.....皇帝不应该接受这种绑架,可以给她别的,更多富贵,而不是权力。” 见刘启沉默,窦太后不得已,又加一句:“皇帝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面之相,女子多会伪装,说喜爱皇帝、喜爱孩子......没有她不喜爱的。哼,被你关了禁闭的栗姬,她倒有几分真实。” 刘启还是没说话。 因为他要的不是真实,不是赤裸裸恶的呈现,他要的仅是家庭的温暖,要的是每天晚上,橘色光影中,孩子们能聚在一起守着父母进膳的情景。 若是她有能耐用爱孩子来绑架自己,那她就继续好好绑架吧。 自己需要她爱孩子,也需要这份绑架。 若她是通过心机来完成的,那自己也需要这份心机。 自己需要的不是头脑简单、嘴毒心躁、恩怨分明的那种“真”女子,自己需要的是看似愚蠢、实则精明、分得清大势、能用眼前的所谓的吃亏换取未来长远利益的女子。 她能用这种手段和心机与自己相处,将来若自己不在了,她也必然能用这种手段和心机来保护儿女们的利益。 自己要的不是单纯良善,而是有牙齿的善良和可以审时杜势的厚道。 窦太后用女子看女子的同性立场和心眼,对刘启所谓的提醒,都没提到刘启真正忌讳的点上。 相反,她所诟病的她所谓缺点和弱点,却是他看重和需要的。 和她在一起十年了,他已把她看透了。 “若是因为想立刘彻为太子......这么年幼的太子,皇帝可是考虑清楚了?” 他就随便嗯了一声。 她声音就严厉起来:“若皇帝再出现类似去年的病情,一旦不治,我汉又将出现一个娃娃皇帝,不说对能否服众天下,就说对北方的敌人,也将暴露出我汉的弱点,说不定汉宫会再次出现以前吕太后称制的局面!这是皇帝愿意看到的么?” 说起这个,窦太后就觉得自己比别人有发言权,当年她可是在吕后身边做过侍女的,亲眼见过她老人家作为皇后辅佐年轻皇帝时的威严。 刘启又嗯了声,“知道了。” 想必他不耐烦听,要离开了。 她立即提醒道:“不立后,皇帝还可以有更多选择。” “朕想结束纷争和所有人的妄想,不想选了,就这一个!” 说完,他大踏步离去。 她知道大势已去,立刘荣本是自己和梁王的机会,可惜没好好利用,这次他要把上次的漏洞补上了。 只是选择刘彻,依然让她捏一把冷汗,她觉得刘启荒唐,刘彻再聪明伶俐,一个七岁的毛孩子,能聪明到天上去? 你有能文能武也有文武全才的儿子,即使不考虑梁王,你选这个娃娃,就是对在大汉的不负责任! 但刘启明显一意孤行,要在他的道理上,一路走到天黑了。 就是一场病,把脑子烧傻了吧。 好端端,梁王要改变历史走向的窗口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