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将军述职
黑龙江将军王世国,站在码头的城墙上,他的对面则矗立着一座高七丈的灯塔,是整个码头最醒目的建筑。 看着热闹的码头,以及那庞大的鲸鱼,他笑了:“一头鲸鱼,这是多大的财富啊!” 布政使在他身后,也高兴道:“这是冰海初化以来的第一头鲸鱼,看来今年的运势依旧兴旺。” 王世国闻言,脸上的笑容怎么抑制不住了,褶皱开始张开,犹如一朵绚丽的菊花。 东北三大地区,辽东拥有大量的民众,耕田,充当的后勤基地,盛产大量的粮食,钢铁等。 吉林将军府则比邻漠东草原,借助通商的便利,可以说大发其财,皮草,人参、鹿茸,战马,通过辽东输入关内,赋税不缺。 唯独黑龙江将军府,则只有能借助一年只有八个月的解冻期来进行渔获捕捞。 而捕鲸业,就是主推的产业。 鱼肉可以吃,制成肉干;鱼脂可以当成燃料,制成蜡烛;鲸牙可以充当凋刻品;鲸须可以成弓弦;鲸鱼皮可以制革,鱼翅是上品;鲸鱼内脏是香料。 尤其是鲸鱼制成的蜡烛,添加一些香料之后,味道清新,燃烧之后也不会留下污渍,亮度强,且燃烧持久。 饱受京城勋贵们的喜爱,一年买卖上万根,市场达到了十万块之巨,而且每年还在扩散膨胀。 由此反而更加刺激了捕鲸业的发展。 可以说,围绕着捕鲸这个行业,在黑龙江已经聚集了数千人,一年捕捞的鲸鱼达到上百头之多,市场不可限量。 将军府一年仅仅依靠捕鲸业,就能收上十来万。 “黑龙江这三年来,赋税额度每日剧增,去年冰封前,征收的赋税就超过了五十万。” 布政使乐滋滋地道:“三七分成,咱们能拿到手三十五万。” “这么大一笔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花。” 王世国也乐了:“骑步兵五千,水师一千,加上官吏,一年就是十万块,剩下的钱就直接来建城吧!” “黑龙江的城池,还是太少了。” “建在哪?”布政使问道。 如今黑龙江三城,都在港湾方圆三百里处,可以说是与蛮荒相隔,其余的地方都是原始森林,以及游牧的大小部落。 农田,城池,乡村,港口,在这片海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奴儿干——”王世国沉声道。 “那里是奴儿干都司的旧城,虽然人烟稀少,也更寒冷,但到底是旧土岂能遗弃?” 奴儿干城,就是黑龙江的入海口,与库页岛对立,可以说是大明在奴儿干都司的象征。 王世国曾经去了一次,然后就回来了。 那里实在是严寒,把将军府设立在那里,自给自足都很难。 于是黑龙江城建在珲春以北数百里的海湾(海参崴),距离吉林够近,且与朝鲜不远,不仅能够随时的补充物资,还能招收移民,扩大人口。 事实证明这是个明智之举,黑龙江城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口上虽然追不上吉林,但赋税却相差不远。 所以早在三年前,那个就要求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缴纳三成的赋税入京,留用七成。 财政富裕,人口增加,各种物产也很丰富,这就为建立奴儿干城铺垫了条件。 对此,布政使犹豫了一下也就同意了:“奴儿干城不必修得太大,驻扎千来人就成了,主要是通知那些部落朝贡。” “我明白。”王世国点点头道:“如除此以外,北琴海(兴凯湖)地区,也要修建一城,扩大黑龙江的耕地范围。” “如今黑龙江府人越来越多,对耕地的要求也更多了。” 设置垦荒区,先让军队大规模的砍伐树木,清除危险之后,再让百姓们进行开荒。 等到耕地和人口充足了,就设村、镇,这是常规套路。 “对了,冰海解冻之后,我得回京城一趟述职。” “不知不觉,已然过了十载,再待下去我人都生锈了。” 王世国摸了摸鬓角的白发,感慨万千。 四十六七岁来到黑龙江,转眼间就过去了十年,劳心劳力建立黑龙江,也算是没辜负朝廷的厚望。 当然了,这里物产丰富,将军作为一把手,捞取的好处数不胜数,仅仅是上等的皮草,那就得到不下千件。 虎皮,人参,貂皮,鹿茸等等,市价超过了百万。 光是这一个好处,就足以抵得过10年光阴了。 武将当到这个份上,足已。 吩咐完布政使留守后,他就坐船,自北南下至天津,然后坐上了铁轨,抵达北京城。 而几乎与他同时出发的吉林将军辛文成,则比他晚了半个月。 海陆比陆路快多了。 同时,带的东西也就更多。 两大将军回京叙职,皇帝颇有欢喜,一同进行接连。 “陛下,吉林如今共有吉林、长春、舒兰、宁古塔、双城、官街六县,百姓超过了六十万,达到了六十七万之巨。” “步骑两万人,其中骑兵拥有万人,都是一人三马,格外的精锐……” “同时,这些年来末将攻破不服部落三百余个,俘虏超过万人,以吉林为中心,方圆六百里以内,都是臣服的部落,其数超过千人……” “开垦的荒地也不计其数,大概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亩……” 辛文成一桩桩一件件地述说着自己的政绩,虽然秉持着一向的低调,但眼眸之中的得意却怎么也甩不出去。 十年时间,治下的人口翻了一翻,这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成绩。 虽然这里面有开荒建设军团的功劳,但饷钱,物资供应等,都是由吉林负责的,户部根本就没拿一分钱。 况且建设军团虽好,但开荒、养熟一片耕地,最少需要三年的时间,等到变成熟田后再让其回家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