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条件
入城后,酒席上,风尘仆仆的张容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只见那木桌上,摆放着十六碟菜。 鸡鸭鱼肉,羊狗鹿獐,应有尽有,虽然说不上豪华,但却架不住齐全。 最中间,一条十来斤重鱼头,带着辣椒,红彤彤的,看着就充满着食欲。 “青桑湖方圆四百里,物产丰富,若是论奢侈,自然比不上内地,但算是种类,却也不下于其。” 夏鹤年作为城守,笑着解释起来。 张容虎微微颔首。 虽然边境距离青桑城还有两三百里地,但青桑城却也是安西最北边的城池。 其周长十里,城高三丈有余,民户五百,驻军千人,管辖着大小部落也有近三千帐,在内地也是一县之地。 据他所知,去年青桑城汇报,其地已经开垦近两万亩,都是上好的水浇地,亩产两三百斤不在话下。 为了养牛羊等牲畜,青桑城甚至开拓了三千亩的苜宿草场,专门收割牧草。 “青桑城乃北疆重镇,这里的民户还是太少了。” 张容虎一边吃着羊腿,一边道:“朝廷那边只能给你安排百来户,剩下的都要你去努力,尽量让那些鞑子们归化。” “如今你作为青桑城守,只有正七品,若是能达一千户,某就会启奏朝廷,将青桑城晋为州,跃迁正五品。” 一瞬间,夏鹤年的呼吸急促了:“您放心,我保管三年内,将民户达到一千。” “记住,社会耕地的民户,而不是放牧的蒙古人。” 张容虎沉声道。 安西的地界太大,故而南北分治。 同时,南疆由于是沙漠地区,大绿洲设州,小绿洲为县,分设指挥使、都指挥使坐镇,配合流官统治。 北疆也是一般,没有设府,只是在人口较多,适宜耕种的地方筑城,屯田和管理牧民。 不过,北疆的民户较少,一半以上都是军属,故而更加集权一些,军民一体,称之为城守使,并没有文官来掣肘。 毕竟被蒙古人包围,需要的权力集中,而非分散。 所以北疆的赋税分成很低,地方上能截留七成,只须上缴三成即可。 安西的赋税大头,却在南疆。 虽然绿洲贫瘠了些,但沟渠发达,农业自然兴盛,这也导致手工业发达。 而且由于绿洲的集中性原理,导致赋税征收更为容易,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夏鹤年忙笑着。 随即他见张容虎吃的差不多了,又道:“不知道下官需要准备什么?” “就是我将北上札萨克,你给我找一些向导,换乘的马,顺带解决粮草问题。” “是!”夏鹤年应下。 张容虎带着军队在城中歇着一夜后,第二日留下五百来人,仅带五百人,一人三马,携带大量的粮草北上。 一路上,因为有向导的缘故,倒也勉强通畅,大明降服卫拉特蒙古,威风依旧。 而到了札萨克图汗部的范围时,附近盯梢的眼睛就多了。 张容虎也不理会,他知道这些是附近部落想要某去好处,正在犹豫能否投资。 他们五百人一人三马,虽然背部的物资,但速度却是极快的,再加上铠甲、火枪,等闲的小部落参与进来就是等死。 然后那些中大部落,则也要磕掉牙。 至于是否得罪大明,这群人这不在乎。 毕竟是札萨克图汗的辖地,明军怎么也不能找来。 再者说了,草原如此的辽阔,就算是札萨克图汗,也找寻不到一个想要躲避的部落。 所幸,抵达昌吉斯台地区时,碰到了阿勒坦乌梁海旗,这是札萨克图汗部麾下的重要部落。 其辖牧民,超过了三千帐,部落头领也是黄金家族出身。 明军的到访,让其惊诧莫名。 待听闻其要拜访札萨克图汗时,倒是也没拒绝,先是派人通知。 获得批准后,张容虎一群人才抵达据昌吉斯台近千里的汗达垓图,也就是乌布萨诺尔湖附近。 这还是札萨克图汗特地西迁的缘故,如果在以往,汗部据其近两千里的乌苏里台地区。 显然,昔日一战,让札萨克图汗胆寒,不得不采取避战。 而且,为了获取外援,也就是罗刹人的支持,尽量往西北去也是应该的。 待到张容虎见到札萨克图汗时,其音容相貌据描绘的相差十万八千里。 诺尔布年逾六十,眼前这个四十来岁,精神旺盛,浑身充满干劲的大汗,着实没有记载的那样老态。 “诺尔布先汗已经回归西天三年了,去年的先汗旺舒克也已经病逝,如今是我成衮大汗统治札萨克图汗部。” 成衮露出笑容,脸上的得意怎么也掩盖不住。 张容虎一瞅,立马明白了个大概。 这位成衮大汗,肯定不是旺舒克的儿子,很有可能是诺尔布的弟弟,正是壮年,才能直接夺取汗位。 “大汗。”张容虎倒是不慌张,他从容不迫道: “不知大汗是否还归顺我大明皇帝?” 成衮面露犹豫。 “贵使难道是来册封我的?” “是,也不是。” “我虽然心向大明,但架不住旁边有个饿狼啊。”成衮并没有直面回答: “盘踞在贝加尔湖畔的满清,对于我札萨克汗部虎视眈眈,故而我部不得不与罗刹人交好,避其锋芒——” 一旁的通译倒是精准的翻译了其自然,用词遣句也比较讲究。 张容虎则一笑:“满清不过是冢中枯骨,在贝加尔湖苟延残喘数年,那是我大明皇帝懒得搭理他。” “如今大明国势如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