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不留遗憾
为了给镇北军一个交代,也做给那些武将看,甚至是让大魏的历史不出现瑕疵。 魏无央还可以砍了刘忠的脑袋,后宫心腹之人啊,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谁不得赞叹一句,魏无央是个明君了! 大概真的是应了那句窃据之人,得位不正吧,魏无央原本不理解先帝的惶恐。 但知道真相之后就完全感同身受了,他们做了多少事都没用。 镇北王的功劳不大吗?这是魏无央最不愿意的去想的,但又不得不承认。 肯定是大的,第一代的镇北王,开国之功都不提了,就说老王爷,可是打回来大魏的半壁江山。 又一直挡在御北城,这才换来京师繁华,让那些文臣可以享受歌舞升平。 他难道就真的不明白? 但镇北王是臣,他父亲是怎么得到的天下,人一旦有了那个能力,还是在唾手可得的情况下。 谁能真的忍得住? 尤其是当年的真相,镇北王是知情人啊,在此人心里,对他这个皇帝还能剩下几分畏惧。 魏无央不敢去想,被说赵长春这种小人,没错,哪怕是魏无央,其实也看不大上他。 只是很多脏事需要他去干,但是高文麟不同,那是阳春白雪的国之重器。 也一直主张让他能跟镇北王和睦相处,还是有一次魏无央实在愤怒,透露了一点曾经干过的事。 高文麟至此才不再多言,他没有办法,魏无央担心了好几天。 但后来发现,高文麟不但帮他费心绸缪,还赞同他弄死镇北王世子。 为什么? 是因为高文麟在讨好他,还是畏惧皇帝之怒?当然都不是,说到底是在顾虑那些老百姓。 为了维护大魏正统,而他这个皇帝,在高文麟看来自然就是正统。 魏无央挺直了腰杆,梁侯已经没有了,只要镇北王一脉也没了,就没人再知道当年的事。 事情是先帝做的,他根本不知情啊,这些人喊了先帝一辈子的皇上,就是心甘情愿的认同了。 凭什么还来质疑他,魏无央觉得很愤怒,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真正从先帝手里接过的皇位。 不容许任何人说三道四,镇北王也不行。 刘忠想了很多,他现在后悔的厉害,还什么跟镇北军的将军们谈谈。 谈什么?看看是镇北军的刀子快,还是他的脖子更结实吗。 他错了,刘忠想着,回去就剁了那个小太监,还有那些御林军,都是这些人误导他啊。 他是被骗的,刘忠是被御林军将军甩到马背上,一路颠簸着离开的,他看见身后刘三和康成的表情了。 这些人根本不会背叛镇北王,都是些脑袋有反骨的啊,刘忠胃里翻腾的厉害,眼前一阵阵发黑。 双手无意识的摆动,他想让御林军将军停下来,至少让他好好坐在马上也成啊。 但张不开嘴,他刚才试过了,不死死咬着牙,马上就会吐出去。 刘忠的眼中有泪,但还哭不出来,他现在希望的已经不多了,念头也是一降再降,就想着等出了御北城。 御林军这些人总该停下,喘上一口气了吧,他得下去走走,不然刘忠怀疑他是活不到京师,见不到陛下的。 之前脑袋里想的那些,得跟御林军想想说辞之类的,现在全都淡了。 他只求能活着,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只有一炷香的功夫啊! 门房在陈平刚刚发话的时候,就在地上插了一根,手法熟练的厉害。 据说这件事,最早是三爷干的,后来被刘大壮刘将军抢去了,看看,这说明什么? 门房心里燃烧着一股力量,说明这是个有前途的任务,如今是他的了。 刘三其实没怎么期待了,这么久的时间,就看御林军那些人玩命跑的架势,怕是留不下了。 没看就连刘忠那个废物都带走了? 心里是清楚的,但人总还是会下意识期待的,所以刘三还是使了个眼色,让心腹之人追过去看着。 就连康成都动了,默了默,招手让人跟着,还不死心的叮嘱了句:“到了一炷香的功夫立刻动手。 把人给本将军拦住,不能让他们再多走一步,就算有人离开了,剩下的也不能放过。” 他想的就很全面了,万一到了时间,趁着没人注意跑了怎么办。 哪怕是他的人看到了,但斩杀一旦在御北城外进行,事情就不太好说了。 康成可不怎么在乎颜面,但事情是镇北王亲口交代的,还是在准备反了朝廷的时候,这就不太好解释了。 能避免还是避免,甚至他都周到的想着,御林军将军的武艺不错,没准能逃走。 但是人数太多啊,那些跟随在后的人呢,王爷可没说一个人可以代表所有。 一炷香的功夫就是一炷香,多一点都不行。 谁没离开就砍谁的脑袋。 刘三听的一个哆嗦,这跟他一直以来认识的康成不一样的,但是好解气。 隐晦的看了一眼,刘三什么都没多说,前几天唐青山喝多了还提起,当年这些兄弟多好啊。 后来康成做错了事,他们都是愤怒的,每个人都在指责,不能代替那些死去的人原谅。 但是如今仔细想想,要是换成自己呢?袍泽是情份,家眷又如何不算呢。 说到底也是康成命不好,被人给算计了,他们之前也都没察觉到。 刘三默默叹了口气,好在现在一切都还不算晚,用唐青山的话来说。 错肯定是错了的,但只要有了邯城外的那一次大战,他们就又可以坐在一起喝酒了。 刘三当时没听明白,但回家跟女儿说过之后就懂了,刘家女眼神很深。 悠悠说道:“王爷真是细心人,什么都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