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信”
司徒信不是个擅长表达情绪的人,或者说他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真实的情绪。 像他脸上的疤,像他常常戴着的面具。 现在他脸上既没有疤,也没有面具,他的情绪也没有多加修饰。 他有一些害怕,沈鸣鸢感觉得到。 沈鸣鸢没有想到,她第一次从司徒信的身上感受到生动的、属于活人的情绪,竟然是恐惧。 有一些好笑,又有一些心疼。 他们两个的手依旧是轻轻搭着,是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 他们在坝上走了一截,司徒信却始终偏着头,不去看堤坝外面的黄河水。 水声滔滔,河水有节奏地拍打着河床 未到汛期,水位并不高,但溅起的水沫还是会扑到衣衫和脸上。 清清凉凉的。 沈鸣鸢听到司徒信的呼吸,一开始短促紧张,到了后来渐渐平缓下来。 沈鸣鸢才笑一笑:“你得庆幸我们两个不是仇人,不然我一定会一脚把你踢进河里。” 司徒信确实庆幸。虽然他们两个是仇人。 他放眼朝着堤坝左边望去,青青的麦苗在晚风中拂动,一层一层,像绿色的海浪。 他问:“你是来看这个的吧?” 乡间的农户,若是有几亩自己的土地,哪怕赋税再高,也总是不至于饿死。 可是民间土地兼并、土地侵占,类似的事情太多。土地被有钱人收归手中,再租给农户去种。赋税之上再拔一层毛,就捉襟见肘了。 有些卖了身去做长工,经手的粮食,根本进不了自己的肚子。 乡绅将粮食卖给粮商,辛苦种田的老百姓,还要用钱去买。 买粮则又要面对飞涨的粮价,没有官府干预,南鼓县的粮价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长此以往,吃不饱饭的民众,要么饿死,要么揭竿而起。 王朝兴替的规律,就在这一层一层的麦浪之中。 “介甫公变法,方田均亩,丈量土地,将贫农替土豪交的赋税重新分摊,于民而言,救之于水火。于万松乔三爷之流而言,却是眼中钉肉中刺。” 沈鸣鸢的目光停留在麦田的最远处。夜幕、苍山、田野相接之处,是一片幽暗。 她自嘲笑笑: “我读史书读到此处,常常扼腕,觉得可惜。现在想想,并没有什么可惜之处。这些势力盘根错节,千勾万连,已经固化到不可撼动的地步,并非一人之力可以抗衡。眼下我有办法改变一个南鼓,可是兖州有十二县,大盛有十八州,我又能如何去改变呢?” 司徒信偏过脑袋。 明晃晃的月光照在两个人的身上,他看到沈鸣鸢的表情有一些很伤感。 找到了恒源号藏粮食的地方,本来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只要沈鸣鸢想,她随时可以将这些粮食收走,分发给穷人。 可是明年呢,后年呢,她不可能年年来这里,不可能天天盯着这些作奸行恶的人。 那时,他们又该怎么办? 司徒信叹了一口气:“公主殿下,你若是想让自己活得久一些,就不要总想自己一时改变不了的事情。” 他停了一下,仔细看沈鸣鸢的侧脸,又说:“若是忍不住去想这些,就做一些事情,想办法改变它。” “帝王将相,高居朝堂,都无法改变……” 司徒信松开了沈鸣鸢的手。身后的黄河水依旧奔流不息,他却好像没有那么怕了。 他坐在堤坝的边上,拉了拉沈鸣鸢的衣角,两个人并肩坐在月光下。 夜色里,麦田摇曳,发出沙沙声响。 “若是三年以前,一介公主手无实权,确实无法改变这一切。但你既阴差阳错上了战场,又雷厉风行除掉卢孝文,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还不去试一试吗?” “可我到底只是个公主,我和我那些哥哥们,多少还是不一样的。” “一样的。”司徒信的回答斩钉截铁,“在我的眼里,是一样的。” 他坐在堤坝上,支着下巴看沈鸣鸢。 沈鸣鸢抬起眼睛,跟他对视,发现此时他的眼睛像一个深邃的洞,藏匿着蠢蠢欲动的情感。 “公主殿下,你信在下吗?” 这个问题有些耳熟,沈鸣鸢回忆起,在都察院的院子里,面对飞龙卫的时候,她曾经问过这么一句。 当时的沈鸣鸢开着玩笑说,若是不信也来不及了。 他们现在却都能静下来,好好思考信或不信的问题。 沈鸣鸢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彩和月亮,又低头看一看脚下的麦田。 她说:“信。” “南鼓之患,根在吏治。万松敢做得这么肆无忌惮,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人。你既然已与他们为敌,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千难万险。我若是你,我也会害怕。” “我没有害怕。”沈鸣鸢翻白眼,“你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似的,连一个小池塘都能把你吓着。” 司徒信:…… 有心情开玩笑,那就没有太丧。 他说: “你曾说留我在身边,是因为看中了我的脑子。如今我要告诉你,我这个人虽然一无所有,但也并不是只有脑子,我还有一颗心。” 他伸出手掌,摊在沈鸣鸢面前。 “殿下之心,与在下之心,同在一处。前路虽既阻且长,却也没那么难走,你说不是?” 沈鸣鸢看看司徒信的手。 他的手没有血色,甚至能看到皮肤下青色的血管。 就这样一双脆弱的手,却阴差阳错地,陪她走了这么长。 有时候他拉着她,有时候她拉着他。 如今他伸出手来,是告诉她,他愿意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