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称帝之路 被抛弃的洛阳
在燕绥在属下的帮助下将好不容易带回来的人才们好生安置, 让他们各司其职时,洛阳众诸侯们也已分赃完毕,准备启程回各自的属地扩充地盘了。 刚清扫战场时, 诸侯们发现汉室陵墓都被掘了,分不清究竟是天子还是后妃的骸骨混在一起, 泡在脏水里, 那画面带走的不但是汉室尊严,还是他们几百年来苦苦维持的“受命于天”形象。 若汉室是真龙天子,怎么连骸骨都庇护不了? 重新掩埋陵墓还是孙坚亲力亲为带着部下做的, 其他诸侯都没动手帮忙。 只是孙坚做完就倒下了, 高烧不起。 洛阳的皇宫, 是最先被董卓付之一炬的, 即使燕绥水淹也救之不及,现在只有断壁残垣。汉室倾颓,大势已去。此情此景,让许多诸侯都产生了异样的想法。 首先是袁绍,迫不及待要回到冀州去和冀州牧韩馥争地盘。 他还想着拥立刘虞,这样就能占据冀州、幽州两地,扶持软性子、不擅长军事的刘虞当天子, 届时将袁氏的门生故吏、自己的亲随们安插在天下十三州,自己像董卓一样把持朝政,呼风唤雨。 再者便是兖州刺史刘岱和他下属东郡太守桥瑁,桥瑁跃跃欲试想要弄死刘岱自己上位, 准备在回程的路上发动攻击。 诸侯们各有想法,但在保留实力、不去追击董卓方面达成了共识。 此时,真正的爱国热血青年曹操追击西凉军阀大败而归,自己辛辛苦苦招募和培育的兵士损伤了九成, 要不是有夏侯渊、夏侯惇、曹洪等人拼死护着,他差点成了郭汜李傕的刀下亡魂。 狼狈不堪回到洛阳后,曹操却发现诸侯们在一华丽的宅子里举行庆功宴,言笑晏晏,没有一丝为汉室痛心的模样。 因为燕绥水淹,许多房子火势被扑灭,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诸侯们就在董卓的国相府里大设宴席,袁绍作为盟主一直笼络着众人,希望大家和他一起拥立刘虞上位。 诸侯们都是人精,就算是不赞同也没明面上反对盟主。比如陶谦,觉得天子就算是被挟持去了长安也是天下之主,他打算派人去长安,表达自己的忠君之心。再比如兖州刺史刘岱,既不打算管少年天子刘协,也不想拥立刘虞,就想守住自己的一州之地,小算盘打得很精。 酒过三巡,狼狈不堪的曹操闯了进来。 袁绍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孟德这是怎么了?” 只见曹操整个人都灰头土脸的,身上的铠甲也是破破烂烂的,还沾有血迹。 袁绍让亲卫递上帕子,让曹操把脸擦一擦入席。 平时进退有礼的曹操也不说谢,一声不吭地坐了下来,埋头大口喝酒。 气氛一时十分尴尬,众人面面相觑,看他这个模样,倒是将事情猜到了七八分。 肯定是被西凉兵教育了! 好几个诸侯非但不同情,反而幸灾乐祸。 当初言之凿凿要把天子救回来,现在失败了吧! 也幸亏失败了,不然他们情何以堪? 袁绍叹了口气,一副为你好的模样,语重心长地说:“孟德这次是冲动了啊,但不管怎么样,平安回来就好。” 听了这句话,曹操的怒气一下子就被戳爆了。他借着酒意跳了起来,指着诸侯们的鼻子骂道: “若是诸君听我的计策,以顺诛逆,夺回天子,驱赶董贼余孽,天下立定也。今各怀心思,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我深感耻辱!” 明明董卓已经死了,只要诸侯们齐心协力,西凉余孽哪里能成气候! 曹操痛心疾首,觉得众人错失良机,以后想要夺回天子就难了!郭汜、李傕又是下一个董卓,到了西京长安会继续生乱。这纷乱的天下格局,还不知道几时才能终结? 袁绍面子上挂不住,劝说自己的发小:“孟德,你醉了。我们此次讨董大胜,怎么能说让天下大失所望呢?” “我们世食汉禄,就是这么匡扶汉室的吗?眼睁睁看着天子被俘虏却不追击,就连斩杀董卓都是豫州刺史的功劳!” 曹操大手一挥,这次一点都不给袁绍面子,继续大声喝道:“竖子不足与谋!” 然后就愤愤不平地走出了帐篷。 诸侯们都是一方大员,十分不服气: “早就说了追击无用,怎么吃了败仗就耍起酒疯来了!” “若不是我们攻破洛阳,豫州刺史也不会趁机捡漏啊?” “将西凉军逐出洛阳,给关东安宁,这功劳还不够吗?” 陶谦连忙打圆场:“孟德也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他年轻,性子急躁,也能理解。” 桥瑁不耐烦说:“罢了罢了,我们继续喝!” 这时候的曹操并没有实际的官职,他能招募到五千人带兵讨伐董卓,还是在自己好友陈留太守张邈的支持下做成的。 现在残兵败将只有五百多人,虽然在气头上痛斥了诸侯们,但曹操酒劲儿下来,发现自己能做的,依旧是依附袁绍和张邈。 “天下之大,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处!”曹操难过地叹了口气。 想到不仅损兵折将,而且还差点把自己折了进去,而袁绍他们只动动嘴皮,还在大设宴会,曹操就觉得一腔热血错付了。 他越走越快,心也一点点地阴沉下去。 突然,一人从身后追了过来:“将军请留步。” “谁?”曹操拔出了贴身宝剑,一脸警觉地看着来人。 “请您不要惊慌,我是豫州使者。”豫州使者恭敬地向曹操递出书信,带来了燕绥抛出来的橄榄枝: “燕府君早就听说您治理郡县的才能出众,希望您能够到豫州来担任鲁国相,治理鲁国。” “豫州刺史燕绥?”曹操一脸莫名地接过了书信,一目十行地看完了,却一声不吭,只盯着使者。 使者也不催促,耐心地等待着曹操的回复。 半晌,曹操问:“听说陈宫在豫州很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