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隔岸观火
“曹子恒此人,统略知之。” 庞统看着认真倾听的孔明,心中终于舒服了一点。 “曹贼征伐张绣之前,多携子同征,建安二年张绣先降后叛后,使曹子脩身死,曹子恒乘马逃脱。” 张飞插嘴道:“军师你这说的,啥叫先降后叛啊,那曹贼干的是人事儿吗?” “三弟,休得多言。”刘备斥了一声防止跑题,并示意庞统继续。 “曹子脩身死后,曹子恒便被养在许都至今,此前孔明与我概述其权斗之事,此子不经军阵,不知兵。” “主公孤行夷陵,然北方非遍历战阵的曹贼,仅一孺子,孙侯假言拖之,朝中再有腐儒夸夸其谈,其人必隔岸观火。” 庞统说的含糊,但张飞听得明白: “军师意思是说这个曹丕是个宅里横的?” 众人点头,归纳一下不就是这个意思? 【刘关张三人兄弟之情,举世皆知。 220年十月底,曹丕正式篡汉称帝,在一次朝会上曹魏就提出过一個议题: 刘备是否会因为关羽之死而兴师伐吴? 曹魏朝臣意见很快达成了统一: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魏延目光有点崇敬,曹贼之臣虽然言语不逊,但至少也是承认了关将军的强悍,名将! 张飞倒是呵呵一笑:“大哥,看来这曹贼的乱臣颇为自信。” 刘备不说话,只是看着篡汉两字发怔: 在后世看来,后汉这便亡了? 嘴上倒是嗤笑一声:“行逆乱之举,反倒不敢认?称汉为蜀,自欺耳。” “此事容易。”关羽淡淡道: “等兄长陈兵许都,我定然立马执刀问此公卿,吾等是蜀还是汉?” 【但这时候唯有刘晔跳出来不同意,此人对于刘备性格看的非常清楚。 首先认为刘备此人性格刚强,从不服软且不够圆滑。 这个说的倒是没错的,毕竟刘晔乃光武之后,阜陵王刘延后代,正牌宗亲。 我一个正牌皇亲都应天顺民了,你说你一个八百杆子打不着的宗亲你拼什么命?】 刘备已经对皇叔的身份并不执着,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但更多的还是可惜: “子扬胆识过人,然曹贼与其有恩,甚为可惜。” 蒋琬既不服气也有点愤然: “世祖之后以身奉贼,主公微末起家反而行光武之事。” “曹贼之恩,比得过汉室之恩?” “自是不如。”孔明摇头:“扬州之乱时曹贼救他于乱军之中确有恩情。” “然身为宗亲,失大义全小节,殊不智也。” 张飞比较实在,叫道: “嘿,姓曹的当着他面刨祖坟,他还能不闻不问,倒是好臣子!” 【性格上刘晔认为,刘备越是绝境越会采取激烈手段,以显示自己还游刃有余。 其次,刘备和关羽的感情,名义上君臣,实际上感情比父子之情都要牢靠。 如今关羽新丧,若刘备不能兴兵为其报仇,那要如何给关羽一个交代呢? 刘晔将刘备看的很清楚,而后来西晋名臣傅玄同样对刘晔分析的很清楚: 以刘晔有的明智权计,要是居有德义,行有忠信,古之大贤也就这样了。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骂刘晔空有一个贤者的脑子,既无德义,又无忠信。 但再换个角度来说,那便是如此名臣也需要承认,刘晔的脑子真的很好使。】 “这到底是在夸人还是在骂人?”张飞蒙圈了。 孔明摇晃着羽扇笑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忠信德义乃是立身之本,此般全无,空有其才又有何用。” “军师这么一解释俺就懂了!”张飞以拳捶手: “这人是在骂这刘晔不算人!” “这刘子初倒是有识人之才。”庞统还挺佩服: “三言两语便能断定主公必然兵出夷陵,但后世如此之评,恐怕刘子初不得善终矣。” 【不同于如郭嘉孔明这样能一策安国的谋士,刘晔在历史上知名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超世之计没有被采纳。 其一是曹操拿下汉中之后,刘晔劝曹操得陇必须望蜀,需要趁着益州不稳,挟大胜之威,益州之民必然望风归附。 如若现在不打,刘备帐下文有诸葛亮法正,武有关羽张飞,等安定了益州之后人家占据天险就没得打了。 面对刘晔的劝谏,曹操做出了那个著名的“得陇不能望蜀”的决定。】 “一策安国倒是过誉了。”孔明不赞成: “若无主公坚韧,以及诸位将军死战,隆中对亦不过榻上虚谈而已。” “曹贼退兵俺记得是因为碧眼大舅哥去拿那孙十万的头衔吧?” 曹操不取汉中紧接着就是宕渠之战,张飞记得清楚: “若曹贼知晓张八百之名,怕不是便要强攻益州了。” “此策亦有纸上谈兵之嫌。”关羽在脑中细细推敲了一番道: “关中攻益州有褒斜道有水路运粮草,然进益州,金牛道难行。” “且曹贼帐下无益州降将,不通地理,如何速攻益州?” “其才不如军师矣。”蒋琬总结。 孔明庞统不由点头,然后对视一眼再看蒋琬:你说的哪位军师? 【其二便是夷陵之战,刘晔在朝堂做出刘备必然出兵的预测的七个月后,刘备果然出兵。 孙吴面对蜀汉进攻,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主动遣使者投降称臣。 孙权主动服软了!这可是大事情,朝臣皆贺,曹丕也很高兴,这可是他老子一辈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