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舅舅的下落(求订阅求月票)
如此一想方云平就安心多了,毕竟初来乍到,想要融入一个地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们人多不会跟别人的村子合并,肯定是要另行建立一个村子的,可是如果去县衙那边登记的时候给他们批一个土地贫瘠的地方。那也是有苦说不出。 如此,他们就先跟着一起去了南岳城。 众人在城外的空地上等着,方云平和方有为带着几个人进到城里。 既然来了南岳郡城,当然是要采买一些东西。 粮食还是其次,因为他们下了山以后,到了这南岳郡,只要手里有银钱,基本上就不用再愁粮食了,县城镇上都能买到。 他们进城是采买之后过年用的年货。 等找到地方安顿下来,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但是年总是要过的。 就算住在帐篷里,只要众人都在一起也能算是团圆,到时候在吃点好的,就算是个好年。 方云平他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去钱庄换银子。 之后用银子的地方肯定越来越多,在县城不敢换太多,怕引起歹人的注意。这郡城大的很,钱庄也不是一两家,完全可以多换点。 他们兵分几路,两个人一组,去钱庄换银子,每组换二百两,一共换了一千两。 这些银子除了买东西,大部分是准备交地税用的,到时虽然会分配宅基,良田还是要交地税的,除非自己开荒。开荒的话头三年不交税,三年后同样也是要交税的。 郡城的东西齐全,价格也没有贵很多。 几人又买了一些棉花和布匹,做棉被和新衣。 然后又买了六头牛,因为那五匹马他们已经卖给了邵阳,拉车的不够了。当然也跟他说了这马的来历。 邵阳高兴的很,这可是塞外战马,体型健硕耐力强,而且训练的特别听话,遇事不易被惊到。 之前他就觉得方家的马比他车队的马要好,没人赶着都知道跟在驴车后面走,还走的特别平稳。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人家缴获的战马。 这马卖给别人有风险,给邵阳完全没有问题,他直接就可以上交给自己的父亲扩充军备,实在不行用来配种也好啊。 如此邵阳也不让方家族人吃亏,给了他们二百两银子! 几人买了牛又买了几辆架子车,之前那些架子车经过长途跋涉加上一路修修补补,已经不成样子了。估计等安顿下来,也只能当柴烧。 还买了一些农具和家伙事儿。这些东西他们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在路上又铲冰又凿石的,早就已经崩的不能用。 等他们采买完准备出城,正好被邵管家找到。 邵管家递给方云平一封书信。“这是我们郡守大人的亲笔信,你们拿着这封信,想要去哪个县落脚,就把它交给县令就行,县令自会知道怎么做。” 至于郡守为什么会写亲笔信?方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面子?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一是替儿子还个人情,二来又不是让他们做官,只是给他们找个落脚地,不让人难为而已。 信中写清楚就行,只要县令不是傻子,就会知道要怎么办。 不说和郡守搭上关系,至少和郡守相识的人他也不敢得罪。 方云平等人对邵管家深深一揖,表示感谢,还让他带为感谢邵二公子。 邵管家回了一礼,就同他们告辞了,刚刚回府他也还有很多事要忙。 等他们出城的时候,天已经有些晚了,已经到了申时。 众人也知道,今天肯定是没办法去找定居的县城了,只好先行找个地方休息。 方有为走之前在城门口的茶棚打听了一下。问茶棚老板有没有从祁阳郡的难民来过这边? 茶棚的老板回忆了一下,告诉他们,几个月前确实来过一批难民,不过知道不能再往前行后,很快就都散开了。应该是分散在了南岳郡 至于去了哪个县镇,他就不清楚了,毕竟那么多人呢,而且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 他能记住,还是因为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来那么多难民。 他们南方也经常有洪涝,可是最多都是到山上躲躲,等水退去又会回到原址继续生活,很少有像这种逃这么远的。 为此,他还问过为什么不在上一个城郡,或者是比较近的郡安定下来。那些人都说,怕那越人继续南侵,如此他们刚刚稳定下来,又要迁徙。所以老板才会如此印象深刻。 方有为听了这话有些发愁,也不知道舅舅他们是去的哪个县城或是镇上定居了。 至于为什么说舅舅他们不会去找村子定居,那是因为舅舅不像他们,整个村子的人迁徙,定居的话,肯定是找一块地方再重新建村子。 而舅舅他们本来是从镇子出来的,再在一路扶持也最多就是老乡的关系,不可能组成一个村子的。 而且他们做生意做习惯了,应该都会选择城镇,继续租个铺子做生意。 如此的话,他只能走到哪儿就顺便去打听一下了。 等安定下来以后,他再专程出去找,总要知道他们的下落才行,要不然自家老娘一直放不下心来。 要说他为什么不怀疑舅舅他们一家人在路上遇难?那是因为自家舅舅那人非常精明。看他们提前就已经跑路就知道了,之后肯定会更加的小心。 而且当时都是大批的难民一起往这边跑,因为人数太多,估计那些山贼都不敢轻易动手。 他之前也问过许红她们,土匪有没有劫掠难民。 许红几人说,他们几家是因为怕越人追来,没走官道选了小路,才会遇到土匪被杀害的。 他们也都很后悔,如果他们跟着大家一起走官道也不会遇到土匪,家人也不会死了。 而至于舅舅一家路上会不会挨饿,方有为就更不担心了,想想那些被拦在封城外的人。他们说过,路上基本上没有被饿死的。 因为他们走的时候正是夏天,只要走过祁阳城外那片平原,进入山林基本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