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修生养息再见监正
唵!嘛!呢! 这三个大字放出金光,好似烧红的烙铁,深深印于灵符上,莫名有种浑然天成的大道韵味。「咦。」 纪渊行走的步伐微微一顿,眉心轻轻跳动。手掌一翻,就从牟尼宝珠内取出那物。 「五派当中,还有这样一桩隐秘?」 纪渊面露几许惊讶之色,好似没有料到,五派掌门的符印交融结合,竟会发生这样的异变。那半张灵符入手,颇有些分量,宛若铁石铸成,内蕴浓郁佛光,显得很是不凡。 「莫非与辽东那座五行洞天有关系? 我记得,五派掌门都曾得过际遇,从中收获灵物,而且功力大进。」纪渊眸光一转,思索明白,由于数劫轮转,沧海桑田。 玄洲祖庭天地,已然经历好几次大变。 那些覆灭的道统、崩塌的洞天、残缺的福地,渐成江湖人皆向往的「奇遇」。像是纪渊进过的坠龙窟,黑龙台的碧波潭,圣人坐关的封神台。 均是此类。 辽东亦不乏这样的地方。 诸如「灶王庙」、「出马堂」这些旁门路数。其中最为有名,莫过于「五行天」。 据说是底蕴丰厚的上古洞府,里面有着极大好处。 浣花剑池、碧水宫、赤龙府、移岳派、长春不老山,这五大派的前几代掌门,就曾结伴进去过。「原来是要五道符印合一,方才能够凝聚灵符 【洪福】生效得好快,此前这些掌门符印落到我的手里,迟迟未见动静。攫取命数之后,顷刻化为灵符。 既然如此,说明此物与我有缘,正好笑纳。」 纪渊淡淡一笑,顺势将灵符收进袖中,于心里打定主意,有空寻个机会探清虚实。目前来说,自己的气运命数如日中天。 应该不至于每一回下洞天,都能撞上千年老怪、万载大魔。 这般思忖着,纪渊走出浣花剑池山门,翻身骑上呼雷豹,前往城外。他离京之前,就与魏扬商定说好,让后者单独行动,自去收拢边关老卒。魏教头于朔风关厮杀多年,又曾是飞熊卫的精锐。 后来跟随谭文鹰,进到五军都督府,做过游击将军。 其人脉不俗,同袍众多。 最适合做这桩事! 「纪兄,天大的好消息!」 纪渊出城之时,恰巧撞见乘坐马车的洛与贞。 这位四处考察,购置不少产业的洛三郎不知何故,一脸大喜掀开帘子,跳下来道:「纪兄,我刚收到京城的风声,说是东宫要封赏你开府建牙之大权!」 纪渊坐在马背上,听到洛与贞前来道喜,眉毛不禁一扬: 「开府建牙?洛三郎莫要说笑,我区区一介千户,哪能当得起这样的厚赐。」洛与贞捏若折扇,仰头说道: 「纪兄是太子爷跟前的新贵,他有多器重,你难道还不清楚么? 本朝定鼎一甲子,除去几位藩王殿下,以及执掌半座兵部的谭大都督。再无人可得这份大权!」 纪渊眸光闪烁,要是洛与贞所言为真。 那么,他占住莽山操练兵卒,倒也名正言顺。往后就可杜绝被人拿住把柄,借此大做文章。 尤其开府建牙之后,便能敕封山水野神,使其立庙受用香火。「看来,此前递交上去的密报折子,得到东宫的认可。 圣人在位时,下令破山伐庙是肃清Y祀邪祭,扫荡魑魅魍魉。 而今情况又有不同,随着庙宇被捣毁,金身被打碎,那些野神十不存一。 反而是白山黑水,由于积年累月的厮杀征伐,加上阴阳交界,人鬼混杂,阴煞郁积,侵染草木,流入地势,生出 许多邪祟祸事! 重新敕封野神,赐下庙宇,有利于疏导风水,澄清地气。」 纪渊念头连连闪过,虽然道理摆在这里,可白含章还未登基,妄动圣人定下的规矩,却是需要极大地魄力与胆气。 「给这位太子爷当差办事,的确安心。」洛与贞眨了眨眼,挤眉弄眼笑道: 「纪兄,我还听说来辽东宣旨的那位,乃太子爷的义妹,南安郡主。」纪渊略微错愕,他是听说白含章有一个世外修道的义妹,受封为郡主。而且,还与秦无垢秦千户的关系深厚,常有来往。 「太子确实有心,我拿下莽山,遥望昙州。如此步步紧逼,说不得就把定扬侯惹急了。 东宫这时候派南安郡主过来宣旨封赏,乃敲山震虎。」纪渊参破其中用意,勾起嘴角问道: 「洛三郎,你商号办得怎么样?」 洛与贞摇头叹气,有些头疼道: 「安州、靖州的商路打通无碍,可惜只能掺和一下米粮、药材这些小打小闹。像漕运盐铁,军械战马那些,根本插不进去。 靖州城的生意场上,有一句话俗话,叫做「日进斗金的门道都写在景律里'。我最近细细思量,愈发觉得有道理。」 纪渊挑了挑眉,好似有些意外,没想到洛与贞玩闹之余,确实也做着正事。 「那些边军扎根辽东六十年,前后更替两三代人,这才养出将种辈出的高门大户。盐铁钱粮漕运军械,都是能够往朝廷钱袋伸手的好买卖,岂能留给你个外人。 洛三郎且先通商,操持米行、药行,我已经修书一封去万年县,让林大娘子把布坊、染坊分一批过来。 等声势大一些,我就开座衙门,把开矿专办之权,从董敬瑭手里拿过来。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徐徐图之,自然可期。」 洛与贞听罢,顿觉有理,边军把持盐铁倒卖军械,说白了,还是依仗定扬侯府的权势地位。只有这棵遮蔽辽东的参天大树垮塌,才有自己商号的出头机会。 「纪兄果然是智慧惊世,深谋远虑。」洛与贞由表钦佩道。 「洛三郎过誉了。」 纪渊轻笑一声,寒暄几句就扯动细绳,往莽山方向飞奔而去。..---- ...... 约莫丑时过半,纪渊回到浣花剑池。 魏教头收拢过来的边关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