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辩
“瘟疫?!” 咸京上一次有爆发瘟疫,还是建和十四年,暴雨引发洪水过后,产生的疫+情。 可当时太医也查明了,那是暴雨过后天气骤冷,造成的风寒,外加喝了不干净的水,洪水中死亡的尸体处置不及时等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才会引发疫病。 如今明华台上,应当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 萧懿龄起身唤道:“陆酒!” “主人,陆酒去查探瘟疫之事了。”陆旗代替了陆酒,出现在屏风外的外间。 “让她查到便立刻来见我。”萧懿龄一边吩咐着,一边更衣束发。 而此时,临川院中的侍女也过来通传,道临川公主相召。 · “五娘!你快来看看陆离!他是不是快不行了?” 萧懿龄还没踏进主屋,便听到萧容照的呼喊声。 “二姐稍安,这是怎么回事?”她扶住萧容照的手臂问道。 萧懿龄这么一问,才知道,原来今日一早,便有好几处院子的下人来报,说自家主人昨日参加中秋晚宴后,回去便开始发热。可明华台的郎中却不知所踪,只好来请临川公主做主,另寻一位郎中看病。 中秋宴会上的都是咸京各权贵家的小郎君小娘子,若是在明华台上出了意外,别说是那些下人,即便是萧容照怕也吃不消。 正在萧容照焦头烂额之时,却听到下人来报,陆离也在发热。 萧容照这下才真的慌了。 而此时又听一个侍女道,听说昨夜平阳郡王家的那位贺六娘也发了热,后来是荣惠公主身边的一个懂医术的侍女给医好的。萧容照这才急急忙忙请萧懿龄过来。 “五娘就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定要帮我救救陆离啊。”萧容照拉着萧懿龄的袖子道。 美人蹙眉心伤的样子甚是动人,只是萧懿龄此时无心欣赏。 治病救人的是陆酒,可陆酒不单是她的暗卫,更是昭肃君的人,若非迫不得已,萧懿龄是万万不想让陆旗陆酒现身在众人面前的。 可眼前萧容照步步紧逼,萧懿龄只得吩咐文杏道“将人带来。”寄希望于身边人能有些默契,也希望陆酒此时已经找到了“瘟疫”的来由。 过了约一盏茶的时间,文杏便回来了,而她身后跟着的女子,萧懿龄一见便笑了。 竟然是赵云袖。 赵云袖走上前道:“荣惠公主府典言女官赵云袖,给二位殿下请安。” “这就是昨夜救下贺六娘的那位?早就听说过赵典言能干,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高超的医术。”萧容照问道。 “云袖,你先去给那位陆郎君看看。”萧懿龄没有给萧容照多问几句的机会,直接将她打发去看病了。 转而对萧容照笑道:“二姐谬赞了,云袖不过是略通岐黄之术,难当二姐如此夸赞。不过说起这病,来得实在古怪,二姐可有何想法吗?” 萧懿龄本以为此事出在萧容照的宴会上,她好歹会红颜震怒下令一查到底,谁知她竟垂眸叹气道:“自然是要查的。只是如今连陆离也染了病,我实在是无心料理这些事情。不如就由五娘代劳了吧?” 萧懿龄虽不喜她推卸责任,但她心中仍忌惮于观音骨,想要亲自将事情查清。所以只象征性地推拒了一下,便答应了。 是的,其他患病之人的症状,听起来也与昨夜的贺知盈相似,萧懿龄由此猜测,很有可能是有其他人也误服了观音骨。 换言之,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瘟疫”,而是有人将毒下给了所有人! 知道了这一点,她自然没有什么不敢去查的。只是观音骨的事现在还不能说出来,否则便是告诉所有人,荣惠公主早就在知道观音骨了。在目前敌暗我明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所以目前,她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证明,这次众人生病,并不是“瘟疫”,而是有人下毒。 · 萧懿龄正式从临川处要到察查此事的权力,师出有名之后,便直奔南边的大厨房。 而在路上,陆酒也现身,向她说明了调查的情况。 “目前生病的一共有十六人,其中八人为明华台的粗使仆人。十六人发病时间不同,但均为轻症,喝几日药便可。八个中毒的下人则是同住一屋的,其中有两人在厨房做事。” “好,我知道了。” 陆酒隐去暗处后,赵云袖也上来解释道:“方才文杏过来同我说,奴婢知道殿下的意思是尽量不要让陆酒现身人前,正好当时陆酒回来了,同我说过大致的情况后,奴婢便顶了上去。刚刚也只是给那位陆郎君留了个普通的清热解毒方。奴婢此番擅自做主,还望没有误了殿下的事。” “没有,你做得很好。”萧懿龄笑道。 随后又马上吩咐韩彬,立刻将那八个中毒的下人控制住,分开关押。 走了大概一刻钟,一行人便到了大厨房。 自昨日贺知盈中毒,她便下令到厨房,令人不必急着收拾,先将宴会上所有吃食全部留存。 此刻,所有的杯碗盘碟和残羹冷酒都还在。陆酒已经去一一查过,只有各桌的酒壶中,有观音骨的黄色粉末。其中,萧懿龄的酒壶被下毒最多,除了她的,其他人桌上的酒壶都没有壶口处的黄色粉末。 显而易见,萧懿龄的酒壶被下了两遍毒。 但是这两遍是同一个人,还是两拨人所为,还有待考量。 若是同一人所为,用那样的分量下第二遍毒,必定是要确保自己中毒身亡;而若是有第二人下毒,那么他很有可能是知道了另一人的计划,所以才会在酒壶中下毒,妄图混淆视听。 只不过,无论是那种情况,针对萧懿龄的意图都十分明显。于是便又回到了昨夜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要对她下毒? 带着这样的疑问,萧懿龄亲自到了下人房中。 八个人被单独关押在八个房间中。 萧懿龄没有犹豫,随便进了一个房间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