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捡漏?冤大头
今天可真是面临了一场无妄之灾,也不知道后续怎样了。
稍作考虑后,他找来了一名护工,给他塞了20块钱,便直接离开了医院。
回到店铺,他就听说了林然带了一麻袋东西回来的事。
他和店员的想法不一样,见识过林然鉴宝的能力,反而非常惊讶,他怎么这么快就捡了一麻皮带东西回来。
他也心生好奇,想看看林然刚刚究竟去哪了。
其实,在鉴宝的时候,他就可以使用鉴宝秘术直接查看里面的文物年代。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担心副作用会导致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另外一方面,用鉴宝秘术来捡漏,反而会让他少了一些乐趣。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缺钱的他了,捡漏只是为了寻找乐趣,如果可以捡到的宝贝自然最好,捡不到就当是旅行花费了。
能够拿出1000多块钱赌一把,林然不知不觉也已经踏入了有钱人的行列。
正在他准备检查的时候,童杨推门进来了。
林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着童杨,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童杨立刻陪着笑脸,道:“林先生,你尽管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就好了,我只是过来看看你。”
“哦。”林然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童杨身为老板,应该不会做出敲闷棍的事。
而且让他先睹为快也没什么问题。
但麻袋里面的东西并不好取出来,他倒是废了一番力。
“话说……”童杨在旁边顿了顿,才问道:“林先生,我听店长说你不是去逛古玩城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还是比较好奇的,一般外地来古玩城的游客,往往都要在里面逛上一整天时间。
里面的商家数量多,小摊贩也不少,而且非常热情,几乎是不从游客身上扒一层皮不让走的那种。
林然从离开天下阁到回来,总共花了不到半个小时时间,竟然就带回来这么多东西。
要不就是被人宰了,要不就是...
他有别的企图。
可是自己的店里没有什么值得偷的东西,童杨才觉得很奇怪。
林然一边扯着里面的木头,一边笑着回答道:“找到了好东西,目的就达到了,没必要待那么久。”
“好东西?”童杨疑惑的看着眼前的麻袋。
这么脏的袋子,外面都已经破破烂烂了,而且还露出来几根黑色的木头,看起来就跟碳一样。
别说是花钱买回来,这玩意要是丢在自己店门口,肯定会被当成垃圾直接丢掉。
“林先生,要不我给你弄个剪刀过来吧?”看着他这么费力,弄了半天都没有把麻袋里的东西取出来,童杨才殷勤地问道。
“不用。”林然说道,“我还留着这袋子有其他的用处。”
就在这时,林然把一块黑色的木头终于扯了出来,长舒了一口气。
木头被扯出来的瞬间,掉了很多木屑在桌上,引得童杨一阵皱眉。
这玩意还不知道能不能打扫干净,真不知道林先生在想什么。
但他没有把话说出来,反而是走近了一步,盯着这块黑色的木头。
这黑色的木头从表面上看平平无奇,只不过有些厚,长也比较夸张,竟然有一米五左右。
放在农村当中,这就是从山上直接捡回来的小树。
这就是所谓的好东西嘛?
在两块木头被扯出来之后,里面的东西也暴露在了童杨面前。
他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因为里面就是一些破铜烂铁,看上去确实有些年代,但是这玩意,有人买就有鬼了。
他长叹了一口气,因为除了这些,已经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就是所谓的宝物吗?国文部的人也不过如此。
于是,他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站在林然身边。
刚好,现在是他讨好林然的时间。
“林先生,这就是你说的宝贝吗?”童杨笑道,“恕我眼拙,看不出这块木头的来历,不过你放心,如果你想退货的话,我会帮你安排好一切的。”
在他眼中,这两根木桩一样的玩意,说白了就是烂木。
连用来做木雕的价值都没有,只配当成碳来卖。
不过,林然就好像没听到他的话一样,拿着木头仔细检查了起来。
童杨此时的脑海中满是问号。
相比店长,他还是稍微懂行的。
难不成是这木头有什么来历?黑色的木头在历史上出名的并不多,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乌木。
但这玩意并没有失传,要多少有多少。
而且眼前的木头又没有经过特别的锻造,任何一个古玩行内的人,都不会对这木头有任何想法。
对方虽然是国文部的人,对青铜鉴定有一定水平,但在其他方面,还是差了点。
想到这,童杨的心态总算是缓和了不少。
要是他各方面都比不上眼前的年轻人,反而会心里存在芥蒂。
要知道他混到今天的程度,可是靠了大量的积累以及人脉,还有家里的关系。
从林然的穿着就能看得出来,他的家境应该很一般。
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穿着品牌的衣服,在他们的世界当中,就没有杂牌这个说法。
林然这次为了出门办事,只准备了一套正装,正放在酒店当中,准备晚上去取走。
他深深的懂得财不露富的道理,所以平时穿着极为低调。
有钱人想在市场上捡漏,简直是痴心妄想。
因为在有经验的小摊贩眼中,越是穿着华贵的人眼光越好,而越是穷人,看东西的眼光越差。
这并不是歧视,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先天的教育非常重要。
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一看法,林然才能从市场上不断的捡漏成功。
逆向思考能力。
童杨脑海当中闪过无数个可能,他忽然回想起了上次去京城,和陈诚聊天的时候,听说了林小大家以往捡漏的辉煌战绩。
甚至一分钱没花,就把郑学茗的富少杨建龙比了下去,还把他弄得心服口服。
本来想拜访郑学茗,但他当时在出席拍卖会,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