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捉摸不透的侄儿
明和殿。
“朕在问你话,你看他作甚?!”
看着犹豫不决的王德发,朱元璋皱了皱眉,沉声问道。
“回禀陛下,三皇孙殿下的确没有大碍,除了殿内器物破损严重,有些凌乱之外,还...还被秦王殿下给...给打了...”
“不过伤的不重,只是断了鼻梁,老奴当时已经立即传太医去给三皇孙殿下治伤了。”
王德发缩了缩脖子,急忙恭敬地答道,一脸苦涩。
“老二真的动手了?!”
“这个混账?!跟一个孩子置什么气?!朕又没有真把他怎么样!”
“你们两个是干什么吃的?!朕不是让你们跟着去了么?!”
朱元璋听完愣了一下,紧接着一脸不满的说道。
王德发和郭英急忙行礼,一时间是有苦说不出,这种事,他们哪敢随便插手。
“允熥当时有何反应?没闹?”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继续问道。
“闹了,当时满脸鲜血,把老奴都吓坏了,哭着要到陛下面前告状。”
王德发有些无奈的说道。
“哭了?!”
朱元璋听完有些错愕,哭笑不得的问道。
他原本很期待这个孙儿究竟会怎么面对盛怒之下的二儿子,是反击还是赔礼,没想到没有反击,也没有赔礼,反而真的像个孩子一样哭着要告诉长辈。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又是失望,又是有些无奈。
“罢了罢了,好在这件事已经到此为止了,既然受了伤,你再准备一些补气益血的食材送过去,再挑选一些奇珍异石,代朕去看望一下。”
接着,朱元璋摆了摆手,苦笑着说道。
“遵旨。”
王德发答应了一声,立刻借机退出了大殿。
郭英也急忙行了一礼,小心翼翼的退下。
原本他们二人还以为会受到责罚,没想到朱元璋并未责备,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文武百官都在等着这场明和殿的对峙,可是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以秦王、燕王安然无恙的离开,以及秦王大闹流离宫这样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至于当时父子三人在明和殿中究竟说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
...
燕王府。
侍卫统领朱能两手恭敬地捧着一张纸条,快步走进了正厅。
正坐在椅子上细细品着茶的朱棣一看,双眼之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期待。
“殿下,有消息了!”
朱能来到近前,一边将纸条递上,一边笑着说道。
“念给我听吧。”
朱棣迟疑了一下,收回了刚准备伸出去的手。
“是。”
“秦王殿下到了流离宫之后,大闹了一通,把后殿能砸的东西几乎都砸了个遍,还把三皇孙给打了,鼻梁都给打折了!”
“秦王殿下的贴身护卫和那个叫红鸢的婢女也交了手,连羽林卫都惊动了,太监总管王德发也去了。”
朱能一边看着纸条上的消息,一边忍俊不禁的说道。
“没了?!”
朱棣听完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
“没了。”
“之后秦王殿下就离开了,三皇孙还吵着要去陛下面前告状,看样子这次他们之间是彻底结下梁子了。”
朱能点着头,幸灾乐祸的说道。
可是朱棣听完却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殿下,有什么问题吗?”
朱能发现了朱棣的神情,忍不住有些疑惑的问道,他本以为朱棣听到之后会和他一样高兴。
“没有。”
“本王只是觉得,这么轻易就结束,似乎太便宜了那小子!”
朱棣迟疑着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
“可秦王殿下这么大闹流离宫,陛下真的不会生气么?毕竟最近这个三皇孙正是得宠的时候。”
朱能犹豫了一下,好奇的问道。
“不会。”
“本王这个二哥,向来莽撞,做事不顾后果,否则也不会时常受到父皇的责罚。”
“他闹得越过火,反而越正常,父皇知道之后也会更放心,他要是不去闹这一场,父皇反倒要生疑了。”
朱棣摇着头,认真的说道。
“那看来光是把鼻梁打断的确是便宜了他。”
朱能点了点头,附和着说吧。
“罢了,至少他们之间结下了梁子,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此事一了,恐怕父皇很快就会下旨让我们离开京都,返回封地了,我们一直留在京都,他老人家会睡不好觉的。”
“只有我们老老实实的回到自己的封地,他才会安心。”
朱棣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道。
“咱们真的就这么走了吗?”
朱能愣了一下,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也该回去了,留在这儿只会被人掣肘,本王的布局,不在京都。”
“京都的这场戏,本王不想唱,更不想看,还是回本王的封地去吧,与其牵扯其中,不如隔岸观火,待将来坐收渔利。”
朱棣眯了眯眼睛,若有所思的说道。
朱能点了点头,拱手行了一礼,缓缓退出了正厅,接着立即开始准备返北事宜。
朱棣背负着双手,在正厅中踱起了步子,微皱的眉头中间,隐含着一丝淡淡的失望之色。
而同样失望的,还有远在锦绣宫当中的二皇孙朱允炆,不过他失望的并不是秦王没有对朱允熥施以更严重的惩罚,而是秦王和燕王这么容易就过了争储夺嫡这一关。
...
秦王府。
朱樉坐在桌前,手里捏着一只酒杯,眉头微皱,一副满怀心事的样子。
“殿下,明和殿之行可是有什么不顺利之处?”
庞松站在一旁,犹豫着问道,他已经看到秦王殿下这样坐了许久了,不由得有些担心。
“不是。”
朱樉回过神来,摇着头说道。
“那殿下是有什么心事?”
庞松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