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都是你们逼我的
庄舟很快就做(抄)好了一首词。
“马三,把这首词放到篮子里去。”
“哦!好的。”
马三会识字,算数,可不懂吟诗作词。
可在他看来,这玩意需要时间酝酿。才能出佳作。
然而。
就刚才。
他看见庄总握住毛笔,就笔走龙蛇写完了一首。
字虽然写得不堪入目。
可架不住速度快啊!
生怕是不写快点,后面的都记不住了!
难道灵感涌现得这么猛吗?
至于胖虎和瘦猴。
更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
所以在他们看来,对于庄总这样的文化人,那简直就更加佩服了。
这位庄总,不仅人长得帅,年轻又多金。
关键是……他还有才华。
眼看着已经有人把诗词放进了篮子。
文人骚客们就更加激动了。
或者说压力更大了。
“怎么会有人这么快就做出一首来了?!”
“做得快死得也快,没什么好说的。”
“好了别说话,我又想到一句,绝妙!”
“……”
庄舟又已经喝着茶水了。
就看着各位骚客们,紧蹙眉头,绞尽脑汁的在想。
也真是难为你们了!
“庄总,你刚写那首诗词红玉姑娘能瞧得上吗?”
马三这时有些担忧的问道。
庄舟沉吟了一会儿,说:
“如果这姑娘真是个有才学的,就绝对瞧得上。”
这话不假。
好的作品,肯定只有懂的人才知道价值。
一个门外汉,你就算是把质能方程式草稿递给他。
他可能只会拿来擦屁股。
时间悄然流逝。
很快便陆续有人把作好的诗词放进篮子里。
然后一个个都是信心十足的喝茶闲聊。
等待着红玉姑娘的垂青。
共赴巫山云雨。
不多时,能写出诗词的都已经交卷了。
接下来就等着红玉姑娘阅卷。
待到那位丫鬟再次出现在阁楼时,大堂里一下子轰动起来。
“诸位公子,这首诗乃是一位林公子所作,且听了……”
随后丫鬟把手中的诗作大声念了出来。
场下又是一阵闹腾。
“这首诗却是佳作无疑,难怪也能入了红玉姑娘之眼,难得难得。”
庄舟听了也觉得刚才这首词诗不错。
说来即便是古代大文豪,所作诗词,也绝非是一蹴而就。
他也得讲究个押韵和平仄音。
而这押韵反倒最简单。
难的更是在平仄音上。
所以在诗词创作上,往往都会咬文嚼字。
逐句逐词斟酌。
慢慢修改出来的。
如果一首诗词只讲押韵,不讲平仄。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歌词了。
尤其是现代流行音乐,只讲一个流畅上口。
外加一点押韵,便可以算是一首不错的歌词。
可现代人已经缺失了这种文化底蕴,已经只把押韵作为评价一首词的优劣了。
丫鬟接连念出了三首关于离愁的诗。
每一首似乎都是可圈可点。
可每一首,似乎又差了那么点问道。
就在众人一时难以评价出榜首之时。
只听,那丫鬟又开口说道:
“姑娘这里还选了一首词,词牌名曰‘雨霖铃’,诸位且听!”
堂下众人一听,居然是一首词,便再无多少雅兴。
所谓唐诗宋词,并非是说唐朝只有诗没有词。
词这玩意,其实就产生于唐朝。
只是在宋朝盛行起来,而且达到了巅峰。
而唐朝则恰恰是诗作发展的巅峰。
所以这才有唐诗宋词的说法。
算是古代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如此庄重场合,居然还有人写词?”
“是啊!还真有不怕死的。”
“只是这红玉姑娘如何会看上这首词?”
“且听听看!”
“……”
众人正议论开,就听阁楼丫鬟已经念了出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词念罢!
全场哑然。
良久。
一个中年男人忽然拍案而起:
“好!”
这猛然一拍,竟把他旁边那人吓了一大跳。
“这首词当真是离愁别绪之大作!”
“最是那一句‘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妙哉!妙哉啊!”
这位中年男人一开口,很多人也就陆续跟着开口。
这些人虽然都是以写诗为荣。
少有写词的。
即便有也只算是涂鸦之作。
可对于刚才这首‘雨霖铃’,却没有一人不称好。
气氛一下子就被推向了高潮。
众人都是在私下点评这首词的精妙。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
庄舟倒是不以为意。
这首词出自于柳永,这哥们本就是烟花柳巷的常客。
最善于写词,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