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天道军想要什么
三个主将全跑了,手里的武器也没了,等冷静下来,他们才发现留给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投降,要么死。
但对他们来说,其实只有一个选择,因为要是甘心等死,他们又怎么会因为被抛弃而向逃跑的木筏发泄?
从大营撤退过来的一千多人,刚跑过来便听说主将全跑了,顿时士气丧尽。
又见留守河岸的军卒们两手空空,不由也纷纷丢了兵刃。
前军战败,跑回去的几十个人都被斩首,自己又何必徒劳挣扎,回去送死?
河岸上的两千多名鄂州驻军心灰意冷,等孙正、余德带着天道军赶到,他们毫不犹豫,直接选择了投降。
原以为会有一场恶战,见此情况,孙正、余德等人感觉很意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这可是鄂州精锐驻军啊!
但看到他们手里兵器尽失,似是早已做好了投降的准备,才相信对方真的投降了。
二人稍一商议,当即决定接受他们投降。
不用多时,两千多人便被他们带回驻军大营。
刘安得到消息,大喜过望。
原以为攻占敌营、击溃敌军就已经是难为孙正了,不想余德也领兵赶来,不但抓住了监军何亮,还俘获两千多精兵,这等胜利,完全在意料之外。
董宪、赵秉渊、郝晸三人并不是庸才,听闻天道军袭营竟然不战而逃,他们三人的表现跟在北方与金人作战时差别太大了,这是刘安难以预料和想象的。
鄂州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刘安并不能窥知全貌,也难以知晓他们心中所想,自然难以理解他们为什么毫不抵抗,转身就走。
刘安很快渡河,先见了投降的两千多将校军卒,当场承诺:“愿意加入天道军的,一视同仁,待遇与天道军一样。不愿加入的,自行离开!”
离开?
他们还能回咸宁吗?
回去不是找死!
前军的前车之鉴,早已传遍全军,咸宁城里也是老少共知,真回去,就是死路一条。
这两千多人是被统兵主将抛弃的人,心中已有芥蒂,哪里还肯回去?
他们几乎没有犹豫,纷纷表示愿意留下。
这些人个个都是骄兵悍将,虽然愿意留下,真要混编进天道军里,就天道军目前这些尚未真正成长起来的将官们,恐怕很难管得住他们,一旦闹出问题来,那就不是小问题。
看着眼前的两千多人,刘安稍一思虑,高声道:“既然你们都愿意留下,那么从今天起,你们便独成一军,暂定为天道军第六军!”
独成一军?不是混编进天道军?
这是绝对的信任与尊重!
降兵降将听到这话,心里的顾虑顿时去了几分,不由对眼前这个年轻的统领多了几分好感。
他们未及多想,便听刘安接着喊道:“现在,请所有将官出列,集中议事,其他人原地休整!”
既然已经投降,生死便掌握在对方手中,不管对方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将官们都懒得多想了。
所以,他们几乎没有过多考虑,纷纷出了列队。
而后,刘安独自一人将他们引至大营外的一片荒地。
原本孙正想带人跟上去,怕有人不安好心,突然暴起对首领不利,但见刘安示意他不要多管,便留在了原地。
“首领有些冒险了。”余德望着远去的刘安和一众投降将官,有些担忧。
孙正提醒道:“统领久经战阵,不会有事。”
余德不由皱了眉头,刘安不是首领吗?何时变成统领了?首领还能换人不成?
孙正低声道:“前线,都称军职。”
余德了然,而后好奇道:“统领确实胆识过人,但不知本身实力如何?”
“这么跟你说吧,天道军建立之初,兵将不足,统领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一人单挑对方全部。”
孙正回忆道:“统领先是单挑了宋家的十多个护院,后又单挑了第二军高统领的几百人,之后又接连单挑原潭州兵马督监陈知远的部队,生擒了五个将官。还曾带领一千护卫队员挡住了一千多敌军的攻击,而敌军全军覆灭。”
余德不由心惊,他从没见过刘安出手,没想到竟然会如此勇猛,难怪敢独自一人带着几十个将官远离大营!
跟在刘安身后的几十个将官并不知道他的实力,只觉得这个统领太年轻,这么容易就相信人,心思太单纯了。
不过转念一想,贼寇都是乡间农民出身,本就没见过什么世面,心思简单也很正常,心下顿时释然。
刘安想着自己的事情,引着他们一直走到营外,到了四下无人处,方才停下脚步。
“围成一圈,随便坐吧。”刘安说着,便双腿一盘,坐在脚下的草地上。
众人不明所以,但很快找了位置,就地坐下。
“你们可能奇怪,我为什么单独带你们离营来到这里。”
刘安环视众人,“带你出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告诉你们一些其他人暂时不能知晓的秘密!”
众人不由好奇,一个小小统领,看起来尚未成年,能有什么秘密?
看着众人脸上疑惑的神情,刘安笑问:“你们谁能告诉我,天道军为什么造反?”
众人不由一愣,造反的理由多了,谁会关心天道军为什么造反,况且他们还没正式加入天道军,哪里会知道原因。
见他们不说话,刘安道:“那我换个问法,古往今来,造反的人那么多,他们最终是为了什么?”
“我们随便聊聊,大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任何顾忌。”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有一人开口道:“推翻暴政。”
见众人朝他望去,那将官急忙解释:“我也是听故事说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造反,就是为了推翻秦朝暴政。”
刘安微笑点头,“不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造反是因暴政而起,但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推翻暴政。”
“不说远的,大家就说说本朝造反的事吧。前有宋江、方腊,后有钟相、杨幺,他们造反最终是为了什么?”
刘安说的这四人,多数人都知道,其中杨幺他们还颇为熟悉。
于是马上就有人回道:“宋江造反最终是招安当官,方腊是想自己当皇帝,钟相、杨幺也都称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