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饥民
两千年后,你的史法官的墓被挖开,出土了“云梦竹简”。
那迷人的秦字让我诚惶诚恐。
拜读两千年前的环境保护法心里不是滋味,拜读全世界两千年前的独两份家书,泪流满面。
可是让我不淡定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和孟姜女哭长城。
秦律写道,士兵征召,延误五天口头警告,再次延误会被罚款,因下雨和天气原因延误不追究。
陈胜吴广说,因为下雨延误,到地方也是死,我们反抗暴君吧!于是有了陈胜吴广起义。
按照大秦律,陈胜吴广一行,走到地方,口头警告都不会有。
然而,这最恶心的一笔,是农民起义,还不是别的政权。
历史把秦始皇一下子推到了农民的对立面。
秦律还写,没钱交税的百姓可以劳役抵债,即使是犯人劳役也是发钱的。
孟姜女哭长城,真不知道她在哭个啥。
历史记载,周朝就开始修长城,春秋战国一直没有停止,山东还有齐长城遗址。
秦的长城只是修修补补。
焚书坑儒,反倒是坑了始皇帝两千年,烧死几个妖言惑众的江湖术士,竟然成了坑儒?
是人都会犯错,但是,张口闭口,骂暴秦的绝不能原谅。
这不是错,这是抹黑。
直到现在的阿拉伯人喊中国人,还在喊秦。
就像有些人,他一直仰望外人的高大,殊不知他在跪着看。
但凡他能站起来,就会发现,其实他比外人还要高一头。
朱雄英也会犯错。
反正朱雄英就要为今天的错自己买单,楼英抬头望天,说停车扎营,朱雄英道天色尚早,再行十里。
没用十里,风云突变,天降大雨,路滑难行,匆忙扎营。
刚立,遇洪流。
幸亏常森机灵,背着朱雄英就跑。
都是兵士,腿脚麻利,等人马平安,回头看看,粮草用具马车,都没了踪影,只剩下咆哮浑浊的泥河,和无尽的倾盆大雨。
朱雄英被淋成落汤鸡。
兵士心有余悸,笑着,骂着,找避雨之所。
朱雄英把一本书顶在头上遮雨,楼英担心道:“快找地方生火,世子身体虚弱,不可淋雨。”
蓝玉脱下大氅,熊大四人站在雨中,拉起四个角,给朱雄英挡雨。
楼英也钻了进来:“我来照顾世子爷,你们快点找取火之物。”
朱雄英指着楼英,冲蓝玉笑道:“看看,多读书可避雨也。”
蓝玉咧咧嘴,这书不读也罢!丢人。
楼英像是没听见,拉了拉大氅衣角盖住脸。
朱雄英望着大雨,看着奔腾的泥流,眼睛里有着深深的思念。
还是忘不了那个晚上,多么相似的一幕。
猛的站起身道:“快,往下游走,搜寻百姓,不要管我。”
蓝玉皱眉道:“世子,百姓有县令他们管,这不是我们的事。”
蓝玉可不认为大明的治安有多好,黑灯瞎火的,万一有个闪失,这罪过就大了去了。
朱雄英无语,楼英道:“世子不用担心,以前行医时我走过这里,我们现在镇江府地界,往东30里是丹阳,前50里都是恶地并无人烟。”
朱雄英一百个不信,骗鬼呢?
真拿我当小孩子耍啊。
不过楼英说的也有道理,听话听音,这话里还有一层意思,要想找落脚的地方,最近到丹阳还有三十里,往南还要五十里之外。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世子爷,我们还是别找不自在了。
听人劝,吃饱饭,朱雄英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天已经黑了,雨天路滑,大明的夜,能照明的东西,在大雨里几乎没有,现在更没有。
黑灯瞎火的,救不了百姓。
一转头,常森已经高举火灯招呼众人冒雨赶路。
朱雄英有些发呆,一个小小铜炉,一个玻璃罩,里面有个油灯。
这样的油灯不断亮起,一盏一盏像星星一样在大雨中朦朦胧胧。
大明的马灯。
朱雄英强压心里的激动,忍不住吐槽道:“大明有玻璃?”
熊大在马身上一摸,也点上一个:“世子爷,这是琉璃,省着用,能顶一个时辰。”
玻璃杂质有些多,并不透亮,马灯昏暗,也就亮几步远,在雨中也只是光亮如豆。
蓝玉把朱雄英背在身上,大氅罩着:“出发,丹阳县城。”
朱雄英叹口气,即使有马灯,依然路难行。
到丹阳鸡都叫了,雨也停了,拍开驿站的门,众人这才有个落脚地。
朱雄英困得不行,在蓝玉背上已经睡着了。
熊大给朱雄英换衣服,摸摸自己得额头,在摸摸朱雄英扯着嗓子喊道:“侯爷,不好了,世子爷发烧了。”
蓝玉还没出屋,听到头也不回,跑到隔壁拎着楼英的领子就来了,一脸紧张道:“快看看,是不是烧了?”
楼英摸了摸,点点头道:“偶感风寒,无碍。”
楼英衣服没换亲自去抓药,等朱雄英醒来已经傍晚。
吃了东西,喝了些水,身体还是虚的不行,熊二推门而入道:“丹阳知府刘辰拜见世子。”
朱雄英摆摆手:“丹阳水灾,安民为主,不用来见我,我有人照顾。”
在丹阳停了三天,
蓝玉,吴影,常森三人无聊,饮酒三日,日日买醉。
也许这就是古时候男人唯一的乐趣了。
往南行了一日,这次朱雄英再也不说哪里停留,都交给蓝玉。
一夜无话,第二天拔营,朱雄英看到营外一群百姓衣衫褴褛,或坐或卧。
朱雄英第一次看到难民,甚至一度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朱雄英心里的难民是什么样子?
衣服虽然破,但是也只是吃不饱的样子,山上野果,林间野兽,怎么也能充饥,不至于饿的走不动路。
难民只是可怜,大水去后,过不了一些时日,就可以收拾家园恢复生产。
然而现实是,这些百姓已经超出朱雄英的想象。
他们动